丹迥活佛关于缘起论的开示(2)

如果错误地理解性空义,认为一切皆空,可以任意而行,这是属断见的危险思想,因为性空不碍缘起,因果是井然而有序。同时佛陀也不承认,人除了仰赖五蕴之外,还有神我和灵魂的常见义。 由此可见,缘起的本质便是非有


如果错误地理解性空义,认为一切皆空,可以任意而行,这是属断见的危险思想,因为性空不碍缘起,因果是井然而有序。同时佛陀也不承认,人除了仰赖五蕴之外,还有神我和灵魂的常见义。

由此可见,缘起的本质便是非有非无,真空妙有的中道实相。因此,只有通达缘起,才能通达性空,缘起与性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佛陀为受教弟子们总结出的缘起法颂:“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就是讲缘起性空,称为佛教的法身舍利偈。佛像佛塔装藏置法身舍利偈,佛殿内梁柱上书写和僧俗信众的日诵皆有法身舍利偈。

佛教在古印宏传一个六百余年,此间可分三个阶段,释尊住世期间和他灭度后的百年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原始佛教也称根本佛法;其后至一世纪的二百年间,佛教内部形成二十部派,称为部派佛教时代,相对于后来的大乘佛教亦称其为小乘佛教时期;公元一世纪以后,是以大乘佛教成为主流的时代,其中包括后期的密乘佛教。也有人将其分为:佛法、大乘佛法、大乘密宗佛法三个时期和原始佛教、一味和合的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大乘密宗佛教五个阶段。十三世纪初,佛教在印度销声匿迹,而在周边国家继续宏传。可以说,大小乘显密各派的任何理论都是对佛陀缘起论的开展论述,各有千秋,这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等。藏传佛教大德将大小乘诸多宗派归纳、总结为小乘有部、经部和大乘中观、唯识四宗。小乘佛教讲诸法缘起论,这是将原始佛教业感缘起推演开来,去解释宇宙万法的存在现象,又担出了“假必依实”的实有论观点。大乘中观宗讲中道缘起论(或八不缘起论;)唯识宗为阿赖耶缘起论(又叫分别自性缘起论)。还有大乘如来藏系的真如缘起论(又叫净心缘起、如来藏缘起论等)和密乘的六大缘起论。大乘中观宗将缘起的道理进而扩充解释整个宇宙的观象,相对于小乘的实有论,龙树的《中论》以此成立一切法空,发挥得极为出色。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1357—1419)称赞中观应成派代表人物月称论师(600—650),认为他继承的缘起性空中观见地才是龙树的正见,并极力弘扬月称学说。

中共十六届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全国各行各业都积极投身其中,为之努力奋斗,我们佛教界也不例外。我们佛门弟子依佛教理论基石—— 缘起论,以及在缘起论基础上形成的核心性的哲学范畴,诸如多边合作、和谐共赢的缘起观、善恶有报的因果观、远离爱恶亲疏的平等观、和善待人的慈悲观、没有偏执的中道观、世出世间法的圆融观、上下和同的互敬观等等,作为推动我们在心灵深处树立“正见”,发扬历史上佛教寺院曾在国民心目中的信仰活动中心、道德教化中心、慈善事业中心、民族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等的优良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推动经济繁荣,发展国国际友好、构建和谐世界等方面,发挥积极而有益的作用。

最后,让我们以“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而共勉,虔诚祈祷祖国繁荣富强,世界持久和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