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讲《一函遍复》: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四(2)

当然印祖在这里变通了一下,就是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与很多娑婆世界众生都有缘份,而且观世音菩萨名号确实也具足这样的功德,观音名号人人皆知,所以专门念观世音菩萨就可以了。 第九条原则:女子

  当然印祖在这里变通了一下,就是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与很多娑婆世界众生都有缘份,而且观世音菩萨名号确实也具足这样的功德,观音名号人人皆知,所以专门念观世音菩萨就可以了。

第九条原则:女子礼诵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念佛诵经,均当照常。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及焚香也。佛法,法法圆通,外道只执崖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这一段讲关于女人礼诵的情况。
  也是在印祖的那个时代,有些外道的观念没有什么道理,却很有市场,讲得很多人都相信。所以在这里就得要把它驳正,让很多女居士端正自己的知见。
  这里提出的就是女人月经期间能不能礼拜持诵的问题。首先谈到女人从十二三岁到四十八九岁,这段时间属于生理上的现象,皆有月经。有的人说当月经来的时候不可以去拜佛,不可以去念佛,不可以去诵经。那有的人说了以后,很多女众她就相信了,她真的就不去拜佛了。
  这个观点在那个时代非常流行,印祖就在《一函遍复》里面谈到这个问题,就要把它辨正。
  所以印祖说:这个话语很不通情理。
  不通情就不能够以众生的情况来看待问题。
  不通理,就是对佛理不通达。
  女人每个月有月经,月经短的两三日,长的可能有六七日方止。这是女人的生理现象。但是修行呢?
  修行佛法之人要净念相继,要功夫不间断,你不能由于这么一个生理现象,竟然就使自己的修行中断了,你就间断了,这一间断可能损失就很大的。修行要有滴水石穿的精神,你的水老是在一处滴,它才能够把这石头滴穿。
  修行最怕一曝十寒——修行一段时间她就停下来,停了以后就荒废了,再捡起来就很生疏。所以一定要发长远心,不能随便去中断。
  那么正确的态度就是:女人当月经来的时候,她的身心可能不安宁、不舒服,可以少一点礼拜。少礼佛,但不是绝对不礼佛。你念佛号、诵经都要照常进行,不能中断。
  之所以有人说你这期间不能礼拜持诵,是因为你这段期间生理上问题不干净。不干净,你就得小心处理,常常洗换秽布。如果手接触了秽布,你要在做功课的时候把手洗干净,不能用不干净的手去接触佛经,包括焚香,这些你都要注意。
  修行佛法要有恭敬心。对这一点,印祖在《给徐福贤女士书》这封书信里面,第一次提出来这个著名的名言,说: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或了无恭敬,则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矣。”
  在《印光法师文钞》很多地方都出现过这段话。为什么很多地方很多文章会出现这段话?
  有的人读《印光法师文钞》有一种感觉,觉得《印光法师文钞》有很多话都是重复的。不错,是有重复的,甚至有的话语重复了很多次,但是这个重复不是啰嗦,它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要体会祖师为什么会重复,不断地说,就在于,这些话语很难落到我们这些众生心里去。而这一段话又非常重要,所以就得不断地说,才能够让你听进去,变为自己的行为方式。这是祖师的大慈大悲。
  为什么我们会听不进去呢?似乎很简单的道理,似乎很直白的语言,但是我们众生是做不到的。末法时候的众生都是没有恭敬心的,这是这个时代众生的一个特点。
  礼仪的精神是为了体现恭敬。古时,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常常带着学生在杏树下演礼(演习一些礼的仪轨)。而今,中国包括海内外对这些礼的一套懂的人却微乎其微了。听说韩国还有一些儒家的团体,还按照古礼来演习演习,能够演习一下,有那么一个形态、形式,都是好的,因为他是表达恭敬的。所以,这个时代是没有恭敬心的。
  佛曾经说过一部经叫《佛说正恭敬经》,谈一个什么问题呢?
  一个人对自己的老师、和尚、阿阇梨要恭敬到什么程度?每天要到那里去请安,如果师父不想见,他都必须在门口顶礼三拜。
  如果要请法,要跪在那里请法。师父讲话你不能坐,跪在那里听,听完了之后再顶礼出来,然后再退着走,走到快看不到的时候,再向师父顶三拜礼,徐徐离开。
  侍奉师父,不能和师父并列同行,甚至不能踩着师父的影子,一切事情都要禀白同意后才能去做。
  自己的师父有什么毛病缺点,如果徒弟在背面说了师父的坏话,哪怕只说了一句,都要到地狱里面遭受六十小劫的苦报等等,就说了这部经。
  这部经典一说,阿难尊者就哭了,因为末法众生没有一个人能够依照经典做得到的。由此阿难尊者就发了大愿,我来做个示范,我依教奉行。
  末法众生都难做到这样的恭敬,那么做不到,就得受不堪设想的后果,印祖在这里是没有把它的后果说出来。这个后果就是下地狱啊!
  那么这个阿阇梨,什么叫阿阇梨?
  给你说过四句(就是一首偈子)佛法的师父都是你的阿阇梨。
  你想想,这个时代我们的徒弟对师父的恭敬程度会到哪里去呢?所以我们修行佛法之人,要对佛法僧三宝,发出至诚的恭敬心。有恭敬,你才能得到利益。
  恭敬即得利益,还可以讲一个例子: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优婆夷(女居士),她对三宝很恭敬,每半月就要到僧团请一位比丘到她家里来应供。每到那一天就会准备精美的食物,来供养比丘师父。一般按照仪规,居士作财供养,衣食供养后,比丘就得作法供养。
  有一天她到寺院请到,就是按僧次来请,不能自己想请谁就请谁,按照僧团去安排,戒腊一个一个排下来,这时排到一个老比丘过来了,那位老比丘没有什么水平,不会讲法,开始不想来,但那个执事僧非要他来不可,说轮到你了,你必须去。他就去了。老比丘在那里接受完供养之后,优婆夷就端了一个矮凳(小床),就坐在那里打坐。局面一摆就很清楚了,现在应该是你老比丘进行法供养的时候了,老比丘一看她闭上眼睛在那里打坐,他想我也不会讲,趁她闭眼的时候,他就偷偷地溜回了寺院。
  优婆夷是很恭敬地在那等听法,她就在内心思惟:身无常、心无常。这思惟,一下子证到初果了。她就很欢喜,以为今天能得到法上的利益是这位老比丘师父的恩德。所以她就来找这位老比丘要报恩。老比丘一看优婆夷来找他,他就到处躲,觉得“是不是我偷偷跑了她来找我的麻烦”。那优婆夷就到处找,非要找到他不可,最后没有办法,只得跟她见面。见面之后优婆夷就向他顶礼,五体投地地顶礼说:师父,我太感恩你了,太感激你了,由于你跟我讲法,我得到什么利益。老比丘一听,真的他生起惭愧心了。你看人家一位女居士都证到了初果,自己出家这么多年,什么都没有,没有消息。所以他由这个大惭愧心生起大精进心,精进修行,三个月以后,他也证到了初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