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弟子规》3(2)

所以,你们如果关心父母,最好以佛法来引导他们。藏地的很多老人,临终时一直念观音心咒、念阿弥陀佛,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他们是极其的快乐。而一个人如果不学佛,老年时会很可怜、很无助。 当然,有些道友也不要

所以,你们如果关心父母,最好以佛法来引导他们。藏地的很多老人,临终时一直念观音心咒、念阿弥陀佛,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他们是极其的快乐。而一个人如果不学佛,老年时会很可怜、很无助。
当然,有些道友也不要觉得:“我以前劝过父母一两次,但他们刚强难化,实在没办法,以后我再也不管了。”不应该这样。对于父母,第一次劝不成功,要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要第三次……慢慢地,他们不但会学佛,还有可能会出家。不过,有些老人出家的话,威仪不一定如法,毕竟一辈子穿在家衣服,到了迷迷糊糊的时候,才穿上出家僧衣,所以可能不太整齐。但即便如此,他们看起来也很慈悲。
因此,对父母关心很有必要。听说有些人不但不关心父母,还恶狠狠地骂父母,要他们跪在面前,甚至拿绳子捆起来,用脚踢。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真是这样,你肯定没办法修菩提心,更不用说密法了!菩提心要求将一切众生当做母亲,而你现在把母亲捆在面前,那对一切众生怎么发菩提心?再怎么修,阿底峡尊者的七种教言 也没办法生起!
这是天生的吗?不,是教育的问题。自从传统文化被“革”了“命”,长久以来,虽有一部分有志之士想将其恢复过来,可因涉及面太广,谁也无法力挽狂澜。因此,现在与我同龄的人,大多数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自己所学的都是西方科学文化。但西方的有些东西,对很多民族来讲,危害性还是比较大。
像我们藏族,本有非常好的大乘佛教理念,但很多年轻的藏人却把它抛弃,去学汉族现在的行为。而汉族人也可怜,在民族传统中,虽不像藏地这样,大乘佛教的慈悲已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儒教思想所强调的为人处世还是很好,可如今也被完全抛弃,去向西方学习。那西方怎么样呢?不过是数百年的历史。所以我们从西方学来的东西,说实在,许多并不是很有价值。
现在一些学者将东西方的文化对比之后,认为:西方以自我价值为中心,因为过于自我,进而导致竞争、斗争、战争、世界末日。从年龄上看,西方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战场(西方竞争激烈,确实很像战场,成家立业之后非常辛苦);老年是坟墓(由于人们彼此没有仁爱、关怀,人老了就被送进养老院,虽有物质上的照顾,但精神上非常空虚,跟进了坟墓没有差别)。而在中国古代,童年是积福;中年是造福;老年是享福。汉地本来有这样的传统文化,可如今却被统统舍弃,反而认为西方的文明很先进,自己的文化消极落后,是封建糟粕、教条主义,进而加以践踏。结果到了后来,他们自己也非常迷茫,虽然物质发展跟得上时代,但精神上已完全失去了自我,这就是全盘西化的弊端。
其实,看到藏地的大乘理念被抛弃,藏人纷纷效仿汉人的生活习惯,种种现象惨不忍睹,我们很悲伤、很难过,但也没办法。你们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平时除了吃饭穿衣,也应该看看当今的世界,看看身边亲友的行为,看看古德先贤的教言……只有看了、对比了,才会发现:佛法是全世界唯一的如意宝,它所揭示的真理,任何宗教都无法同日而语。现在我们也正在学儒教思想,从中也看得出来,这里面有时虽有利他,但范围很小,不管从时间还是空间,都要由大乘佛法来补充才完善。这并不是自赞毁他,事实就摆在眼前,谁都可以看得到。
你今生就算没有因缘学佛,也应当掌握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在儒教思想中讲得很清楚。然而遗憾的是,即使是这些,现在人也一再践踏,更不要说落实到生活中去了。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忡忡、牵肠挂肚。《大圆满前行》里讲过:孩子生了重病,父母宁愿以死相代。而父母最大的期望,无非是孩子将来有一番成就。如果我们非但做不到,反而还有品德上的瑕疵,一定会让父母蒙羞受辱,甚至活不下去。
“身有伤,贻亲忧”:孩子的身体是父母给的,父母把孩子的身体执著为自己的身体,所以为了父母,我们也应该保重自己。《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我们的身体、头发、皮肤,皆为父母所赐,必须要珍惜它、爱护它,不能轻易毁伤,这是孝的开始。
有些人喜欢跟别人打架,但你不考虑自己,也应该考虑父母,一旦你损伤了身体,甚至离开了人世,父母肯定特别伤心。世间上常有人说:“我为了你而活着,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那我怎么办?如果你掉了一个指头,那我怎么办?”——那你就吃下去嘛!(众笑)这些语言表面上关心你,但能不能做到也不好说。可是父母的话,不管孩子怎么样,都特别特别地执著。
所以,我们为了父母,或按大乘教义来讲,为了天下一切老母有情,也应该爱惜自己的身体。诚如《中观四百论》所言 ,身体虽是不净的臭皮囊,但为了利益众生、为了个人修行,还是要保养它,应该好好地吃饭、睡觉,生活上要有规律,平时也要活动活动。所谓活动,是想“活”就要“动”一动,不动就活不了。有些道友始终不愿意动,这样不行。最近我们要求每天磕一百个头,从佛教角度而言,此举功德不可思议;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样活动对身体也有好处。这一点,很多道友应该深有体会。
同时,平时吃饭、睡觉要有规律,除了特殊情况外,包括发心人员也不要熬夜,否则,为了工作熬一次夜,三四天都补不回来。因此,有智慧的人,吃饭、睡觉都会有规律。尤其是睡觉,从医学角度来讲,童年要睡八九个小时,因为身体、内脏正在成长,睡久一点很有帮助;中年睡六七个小时就够了,这也是国内外医学机构所证明的;老年人一般睡也睡不着,五六个小时就可以,应早起念佛,不要一直睡懒觉。所以,在小的时候睡得最多,然后越来越少……到一百岁可能就不用睡觉了。
每个人睡眠习气不同,有些人特别爱睡懒觉,有些可能有另外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不应一味贪著睡眠。有些人把事业、修行等有意义的事情全部放下,每天就是吃饭、睡觉:早上醒了,爬起来吃顿饭,吃完后再睡一下;睡到中午吃点饭,之后又躺一会儿;到了晚上,吃了饭就更不用说了。萨迦班智达曾说,人的一半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但极个别的懒惰者恐怕还不止。
总而言之,为了父母、为了天下众生,我们要保重身体,不能让它有缺损。否则,一旦你真的病了,刚开始还有人关心,看望的人也多,但若病个一年半载,看的人会越来越少,两三年后谁也不管你了。所以,为了自己也要爱惜身体,平时的保养很重要。当然,我自己就是病人,给你们讲这些道理,可能很多人偷偷讥笑:“您若真有这种常识,为什么不用?”其实我身体也不算很差,还可以,我对它还是充满信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