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死无常(7)

所以,一切断和修发起的根本就是这个无常想。由念死无常,就会为了来世能成熟悦意果,而断恶业修善法。 而且,一旦认识到死时除了正法其它都没有利益,就会从耽著今生的亲戚、饮食、财物等行为中彻底出离。 而且,

所以,一切断和修发起的根本就是这个无常想。由念死无常,就会为了来世能成熟悦意果,而断恶业修善法。

而且,一旦认识到死时除了正法其它都没有利益,就会从耽著今生的亲戚、饮食、财物等行为中彻底出离。

而且,如果按这么想:到我死时除了三宝之外没有别的求救的地方、没有别的救怙主,就能从内心深处引发对三宝的信心和清净观。

同时想到一切众生也和自己一样需要死亡,能由衷地生起慈悲心等等。所以念死无常有不可思议的利益。莲花生大士说:“一切黑的过失根本是常执,一切白的功德根本是无常。”所以需要恒时不离无常想。

不修的过患

就像农民认为还有很多时间而拖延、懈怠,不迅速做完农活一样,如果不忆念死亡无常,认为寿命还有很多,所导致的过患是:最初心不入于正法;假使最初入了正法,中间不忆念死亡无常,也不会以大精进来修法。这样最初不入正法,或者趣入之后并没有以大精进来修持,当然没办法到达究竟而获得光明法身。所以,以不忆念死亡无常的缘故,修不了善法,即使能做一点善法,也只是为今生而已。

先德这样说过:“没有去念死无常,享受今生五欲的心就不会退;没有退五欲的心,做任何善法都对后世没有利益,也不会趣入菩提正道。”帕当巴尊者说:“即使具足一百个三种戒,贪著五欲的心没有退失的话,那跟俗人没有差别。”

贝诺扎那曾请问莲师:“知道很多所知法对行善法有没有利益?”莲师回答:“心不入法的话,知道很多也没有利益。修善法,对轮回不贪著,了知这是无常幻化的,心对轮回的法彻底厌离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知道法的内涵了。不然,心不厌离轮回,而只是以词句傲慢,反而会变得更坏。”

总而言之,修习无常有种种利益,没有修无常就有跟它相反的种种过患(要按这样去认识)。

心中生起的量

就像喀喇共穹格西他住的山洞门口长了荆棘。有一次他从山洞里出来,衣服碰到荆棘,准备要把荆棘拔出来扔掉,马上以正念摄持:“哦!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回山洞?”在他回来时衣服又碰到荆棘,他又以正念摄持:“哦!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出来?拔这个干什么?”因此他没有动它。据说这些荆棘一直都保留着,从没有被拔过。我们忆念无常要达到这样的量。

真正来讲,我们要生起觉受和认知合一。也就是说,虽然是得了人身宝,但对它是无常的自性,要有认定、断定、远离疑惑的通达。在这样得到通达的基础上,再变成自己心里真正的思想,也就是一起念就是想:“唉!我决定要死亡!死的日期是不定的!死时什么也没有利益!那现在我该做什么呢?”要生起像发心脏病坐不住那样的恐惧。

像这样,如果达到了觉受和认知合一,修的外相是感觉外境的显现一片暗淡;内相是心会一下子变短(就是追求现世的心、计划现世的心会越来越缩短);密相是斩断一切对世间现世法的贪恋,在舍弃一切琐事后修持正法,能发起大勇猛、大精进,这就是念死无常在心中生起的量。乃至心中没有达到这样的量之间,持续修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不是生起一次就够的,需要长期依止无常心,极为重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