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涅槃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以四念处为住。《佛遗教经》记载世尊的教导:“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波罗提木叉,梵语,意为别解脱戒)戒律就是佛的法身,戒律住世,就等于佛陀住世。 戒的本义是防非止恶。止恶的戒称为止恶戒,亦称为律仪戒,又分为世间的有漏戒和出世间的无漏戒。而有漏戒中的欲界的戒,称为别解脱律仪,色界的戒称为静虑律仪。出世间的戒称为无漏律仪。别解脱律仪又分为在家戒和出家戒,其中在家戒有优婆塞、优婆夷的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戒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弥及沙弥尼十戒,正学女六法戒。以上是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说法。大乘佛教里,戒不仅是止恶和行善的利行,而且更强调利他行的一面,所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的十善戒以及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的三聚净戒。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为本质是罪恶的,因此称为性戒。不饮酒是佛教五戒中的特色,虽说酒的本质无罪恶,但饮酒容易引起世人诽谤,容易诱发其他性罪,因此称为遮戒。五戒是一切善法的基石,三世诸佛皆以五戒为根本。不杀生而护生,不偷盗而布施,不邪淫而守礼,不妄语而诚信,不饮酒而清心,这才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鸡鸭、蟑螂、蚂蚁等都是杀生。此外,浪费时间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与此戒律相对应,佛教要求佛弟子不得食肉。《涅槃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戒杀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意识。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不应杀生,还要心存仁爱,以宽容之心待人接物。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产。偷盗有直接的、间接的,有形的、无形的。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徇私舞弊是间接的盗。简单地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不应偷盗,还要勤行布施。布施的功德不在数量的多少,一分钱,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只要能利益他人的都要布施。善行不见得要惊天动地,重要的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并持之以恒,变成自己习惯的一部分,从别人的快乐之中体验到快乐。 所谓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爱欲行为。如强奸、嫖妓、一夜情、同性恋、外遇、强迫别人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是犯了邪淫戒。一个人犯邪淫,不但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麻烦和痛苦。不邪淫,能使一个人克制自己的欲念,忠于自己的伴侣,有助于建立幸福的家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杂秽不正的绮语。不妄语就是要避免说假话,即不刻意夸大事实或掩盖实情,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获得他人的信任。 饮酒使人思想迟钝,神智迷乱。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个人可能做出许多粗心、危险甚至不道德的事。凡是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海洛因、摇头丸等,都属不饮酒戒之范畴。佛云:“若以我为师者,凡是诸酒不得自饮,亦不与人,乃至不得以茅端滴酒而著口中。”饮酒是恶趣之因,放逸之源。佛经里记载了这样一个公案:迦叶佛时代,有位贤良的五戒居士,口渴难忍,便把家中的酒喝了,结果酒醉失去理智。这时,邻家的鸡跑到他家来,他又杀鸡下酒。不一会,邻家女主人跑来找鸡,他又一时性起将女主人强奸。事后被邻家告上官府,他又在庭审中百般抵赖,其结果是这位居士连犯偷盗、杀生、邪淫、妄语等罪,可谓教训深刻。故说酒是一切过失的根本,连草头许也不能饮用。 在浩瀚如海的佛教经典中,记载了许多佛陀告诫弟子以戒为师的谆谆教导。事实上,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无非是戒定慧三学,其中戒是手段,是一切善法的唯一阶梯;慧(所谓“慧”者,觉也)是目的,是一切修学佛法者的终极所在。要修成佛道,明心见性,成正等正觉,必须得首先学戒,故《涅槃经》说:“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由此可见,无论修学什么了义佛法,都必须以持戒作为基础。 《百喻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从前有一位国王,种了一棵又高又大的上好果树,结出的果子香而甜美。时有一人,来到王宫,国王对他说:“此之树上,将结鲜美的果子,你能吃到它吗?”那人说:“此树高大,虽然想吃,怎么吃得到?”于是,他们将果树砍倒,希望这样就能吃到果子。结果砍倒了树,果子却还没有长成。懊悔之下,又想重新把树种起来,无奈大树已枯死,无法再生。 如来法王有持戒树,修善修德,严持戒律,就一定能结出许多功德圣果,心生愿乐。我们欲得如来佛果,首先就应当持戒,修诸功德,就如“如来法王有持戒树”一样,不假方便。我们当中有不少学佛人,想成就法身,却又不能严持佛戒,老实做人,到头来终是一无所成。就像这个国王砍果树一样,果子未熟而伐树,未得果子又想使大树重新生长,结果两者均不可得。 《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我们学佛,修行,首先就是要具足众戒,要持戒修正自己的三业,从起心动念做起,从现在做起。 “戒”“律”二字,虽然通用,但却各有所指。“戒”者,止也。“戒”就是严格禁止佛弟子作恶造恶,即“诸恶莫作”。“律”者,持也。“律”就是要求佛弟子积极行善,即“众善奉行”。比如该做的善事必须去做,若不做就是犯戒。“戒”“律”合起来,就是“止”和“持”——止恶和持善。不少人对佛教戒律认识不够全面,只知其消极的防非止恶,却不知其积极的众善奉行,失之偏颇,就无法契入佛教的真正精神本质。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戒律中最基本的含义,也是世间为人处事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