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们再学修五内加行。什么是五内加行?就是皈依、发心,除障法消业,曼茶罗积福,上师瑜伽。这是不共同的五内加行。 皈依是菩提心的基础,四无量心是生起菩提心的方法。菩提心和般若空性智慧,这两个都是菩提心。一个是世俗菩提心,一个是胜义菩提心。在这里是分开的。这里所讲的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就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们通过皈依和发心,才能在相续中生起真正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最后就是般若空性智慧。通过逻辑,通过推理也能生起般若空性智慧,但是这是假似、相似的,不是真正的般若空性智慧。所以,若是想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不是比量的,而是现量的,那就要消业、积福,然后通过上师的窍诀,最后能证得大圆满的境界。 智慧有很多,有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也有十地的智慧。一地到十地,每一地的智慧都不同,但都不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大圆满是佛的境界,那才是真正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 我们要想在相续中生起这种智慧,就要靠消业、积福与上师窍诀。业障小了、福报大了,对上师生起真正无伪的信心了,通过上师的窍诀,能够真正体会,证得大圆满境界。这就需要除障法、曼茶罗、上师瑜伽这三个修法。佛在很多续中讲过,若要证得大圆满的境界,就要靠消业、积福和上师的窍诀。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证得大圆满的方法。这是唯一的方法! 只有消业、积福、培养对上师的信心,最后对上师生起无伪的信心的时候,才会真正证得。为什么呢?因为上师可以面对面的,直指你的自性、佛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自性也好,佛性也好,就在面前,就在当下。但是因为我们有业障,被遮蔽了,所以我们就见不到佛性。什么叫见不到?其实见性不是用眼睛来看,是用心来看。我们就是认识不到,我们就是不相信。 《大圆满愿文》里讲:“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现在对我们来说,自性也好,佛性也好,是个很秘密的东西。为什么这样秘密呢?因为我们都不相信,所以难,所以就见不到。人哪,就是福报小,业障深重,对上师也生不起信心。要是生起信心了,让你开悟,让你见性是很简单、很容易的一件事。我们看好多大德高僧最后都是怎样见性,怎样成就的?不是每天讲、讲,最后见性的;也不是每天灌顶、灌顶,最后见性的。就是偶尔说了几句,偶尔做了一些动作,就开悟了。 其实当下就是。上师就可以直接告诉你,当下、眼前,这就是佛性。你把自己的心安住在当下当中,你就行了。用不着去绕圈子,但是人都不相信。“自心简易”,自心、佛性,又简单、又容易,最最容易开悟、证悟,但是“难信之秘密”,就是难以相信。就像眼睛看不到眼睫毛一样。为什么?就是因为它离你太近了,我们为什么见不到自心呢?因为他离我们太近了。佛不在远处,就在眼前;净土不在远处,就在当下。这不就是净土么!但是,我们都不明白。 若要证得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就要消业、积福,然后通过上师的窍诀。你看,这些方法我们都有,通过四外加行、五内加行,出离心、菩提心、般若空性智慧都能修成,都能成就。若是真心想学,真心想修,就好好地学,好好地修。 加行要修,早课、晚课也要修。但是上早晚课不要那样糊里糊涂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很多人,早课、晚课坚持时间长了,有的上了一年、两年,就开始没有兴趣了,好多时候都当成是一种任务。今天任务没有完成,还得做,做还没有兴趣。其实我跟你们讲,修行,上早晚课,是一种最大的享受!你真把自己的心静下来了,你的心真正进入到了那种境界,那是无比的快乐,无比的喜悦啊! 如果你没有喜悦,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有麻木、疲惫的感觉,就是修学不到位。第一个,就是不明理,加行学的不好。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出离心、菩提心、般若空性智慧,这些油没有加;第二个,就是身心没有调整好。身心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后面还有几个加行,也可以说有三个特加行,都是调整三门的方法。这个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身心没有放松,身心没有打开,然后那样做课,肯定没有感觉。这就相当于窗户、门没有打开,都关闭了,关得死死的,里面装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阳光怎么能照进来,上师三宝的加持怎么能进来啊?身、口、意三门要调整好,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收到真正的信息——加持。你身心没有调整好,就相当于手机没有打开,怎么能收到信号呢?真的,你们身心没有放松,身心没有打开,然后学啊、修啊,念啊、做啊,就像个疯子。就等于手机没有开机,还往这、往那打电话,自己还说没有信号,打不通。能有信号,能打通吗?不可能的! 上师三宝的加持是永恒的!上师三宝的卫星才是最最坚固、恒常的,不可能没有信号,是自己的手机没有打开。别人劝你,把手机打开吧,你还不相信,还非得这样打电话,还非得这样说话。你看正常吗?就是疯子!除了疯子,谁还会这样?真的,我们现在学佛就是这样。一个明理的人看,一个有修有证的人看,就是一群疯子,然后还不听劝。机器没有打开,怎么能收到信号?把心胸打开,让身心放松,才能收到上师三宝的信号,才能收到上师三宝的加持,之前是不可能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