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钦巴大士的《三十忠告论》里也讲这些,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这些都非常重要。在《六种危险》里,龙钦巴大士也强调了这种危险。为什么?因为如果有这样的习性,会断送自己的慧命,会失去解脱的机会!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对一个真正渴望解脱的人来说,多危险啊!但是我们根本没有感觉到。学习《六种危险》时,大家一点感受都没有。我们以这样的一个状态,以这样的一个信念,能成就吗?我觉得很难。
我不是只说你们,也说我自己。真的,我们说得都很好听,在丰衣足食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在茶余饭后的时候也会诵诵经、修修法。藏区有一种谚语:“肚饱被暖的时候像个修行人”。肚子饱了,冻不着、饿不着,比较舒服、顺利的时候都像个修行人,看着都很有修行。一旦遇到了违缘障碍,就露馅了,就是一个普通的凡夫。 我不是在说你们,真的是在说我自己。在这样舒舒服服、顺顺利利、丰衣足食的时候,对上师三宝的信心非常具足,很多时候还会泪流满面,在内心深处对众生的悲心也有一点。但是真正遇到对境的时候,真正遇到违缘障碍的时候,能保持这种信念,能保持这种心态吗?真的,我怀疑啊! 刚才那句谚语,我铭记在心!好好的时候都像个佛,都像个修行人,这个不正确啊!真正遇到违缘障碍的时候,你能够坚定信念,能够保持同样的状态,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有修行没有修行,有成就没有成就,在对境当中才会发现,在对境当中才能露出真面目。 前几天学习《三十忠告论》,我体会很深,里面讲的都是我这样的人。在表面上、形式上,确实是在学佛、修行,是在帮助他人、利益众生。但是坦白地说,是不是没有自私自利,也很难确定啊!“贪着自利非菩提”,不管是为了暂时或究竟的利益,只要是为自己,哪怕是求解脱也不行。 前几天在万盏法会的莲花灯会上,我领大家共同发心: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求解脱,也不求成佛,只求利益众生。向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学习,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娑婆不尽誓不成佛。这种心量,广大无边;这种心力,无以伦比。 不能有丝毫的自私自利,不为自己而追求暂时或究竟的利益。为自己求得暂时的利益,是下士道的发心;为自己求得究竟的解脱,是中士道的发心。在这里讲的是上士道的发心,为自己不求世间的福报,也不求究竟的解脱,那才是无私,才是不自利。 现在很多人都是为自己求解脱:“我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时候阿弥陀佛要来接引我。”很多人都在忧虑、担心:“我学加行,学大圆满,到时候阿弥陀佛会来接引我吗?我能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这种人没有菩提心,他是为自己求解脱的,是中士道的发心。在这里讲的,“贪着自利非菩提。”贪着暂时的利益,不是菩提心;然而贪着究竟的利益,也不是菩提心啊! 第四,贪着实执非正见。 这里讲的是证悟空性的智慧。“正见”指的是无我的智慧,证悟空性的智慧。 我们有没有把自己视为真有、实有?若是把自他一切法,视为真有、实有的话,就是没有正见,没有般若智慧。若是没有般若航船无法能够到达彼岸。你有没有把他人视为实有真有?有时候他人对你好一点了,有一点感情了,就生起贪心了。有时候他人对你有点不好了,产生点矛盾或冲突了,就生起嗔恨心了。这就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你没有正见!因为你把这些视为真有、实有了。若是你没有把这些视为真有、实有,怎么能生起贪心,怎么能生起嗔恨心,怎么能生起嫉妒心和傲慢心呢? 现在有些人分别心、执着心太强了,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的时候,也会生起贪心或嗔恨心。但你能转成道用也行。比如:他在电视画面里对你翻脸的时候,你心里不会生起嗔恨心;他对你微笑的时候,你也不会生起贪心;他在那里发财了、成功了,成为世界首富了,成为最大的官员了,你也不会生起嫉妒心。因为你没有把他视为真有、实有,你心里知道这是一种假象,是一种变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