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闻思修到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头(2)

刚趋入修行之道的人,即使有一些信心,但只要稍稍有所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有些人虽然是对上师三宝有一点信心,自己也觉得暂时有一种力量,但是一旦松懈,那么所有的功劳、功德就都全功尽费了。 那些年

刚趋入修行之道的人,即使有一些信心,但只要稍稍有所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有些人虽然是对上师三宝有一点信心,自己也觉得暂时有一种力量,但是一旦松懈,那么所有的功劳、功德就都全功尽费了。

那些年轻的僧人们,个个都看起来兴致勃勃、趣味盎然、干劲十足,但他们的修行与对治,却如同海螺上的浮尘一般,稍经擦拭,就会荡然无存、原形毕露。”

有些刚出家的修行人,看起来个个兴致勃勃的,就像春天万物盎然、蓬勃向上。尤其是刚来的时候智慧、信心都不错,但是如果没有长期修行,对治和修法就像海螺上沉积的微尘一样,只要稍微现前一点点违缘,一经擦拭,原来的微尘就会全然不剩,现出海螺的本性。这是从反面来阐述的。

我经常想,在学院呆了十几年、二十年的人,以后遇到什么样的违缘会堪缘,也就是说遇到违缘的时候有对治的能力,而依止一两年,或者是只依止几年,暂时信心、修行各方面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对治、善心和修行一直浮在表面,稍微遇到一点点违缘,原来所有的功德全部像海螺上的浮沉,荡然无存。

所以,要长期修行,在这里呆一年、两年,或者几个月或者听一两堂课,根本解决不了你无始劫以来的烦恼,稍微有一点修行和境界,这种境界就像智悲光尊者说的,即使你证悟大圆满,初学者证悟的境界就像云间的日出一样很快就被云雾遮住。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前的一点点境界时间太短了,习气串习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对治法和修行的境界会在很快的时间中消失无余、荡然无存的,因此一定要经过长期的修持。

博朵瓦仁波切云:“因此,应当根据(暇满难得等法的)每一句言辞的支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细致周全地加以思维。而不是蜻蜓点水般地思维一次两次。

博朵瓦仁波切:每一个法应从不同的角度经常思维,不能蜻蜓点水一般,稍微接触一下水面就飞走了。比如说今天去听《四百论》,明天也没有什么感觉,就算了。哪个上师都是一样的,自己没有耐心,不管是哪一个法,哪怕是能令即生成就的大圆满法,听一两次,修一两天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五六年,十几年一直不断地修持大圆满,在你的相续中一定是收获颇深的。

我总觉得有些高僧大德的弘法也好,有些居士在别人面前听课也好,就是种下一个善根而已,算不上是真正的学佛和修行,真正的学佛修行人活到老、学到老、修到老,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如果即生当中没有成佛、没有殊胜的验相,发愿来世也一定这样做。

如果能在此法义没有完全在相续中生起之前,都锲而不舍地思维,那么,其他所有的法都会自然而成。

一定要斩钉截铁地去思维。如果对一个法生起兴趣,其他的境界会自然而成。

另外,在助伴、善知识以及住处三种顺缘均具备的条件下,方能进行思维。否则,要想思维就会感到举步维艰。”

如果我们具足道友、善知识、住处,在这三种顺缘条件下一定要努力地闻思修行。很多道友具足正知正见,除了个别野蛮的以外,山谷里面毁谤三宝的是几乎看不到的,这里的住处也算是具足修行的地方了,不像繁华的大城市里面的人真的很可怜,每一个人都有手机,一刹那安静的时间也没有,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之中,很多人的感触比较深。

因此,上师和道友因缘都不错,此时一定要好好地修持、好好地思维,以后没有这些顺缘的时候,寸步难行。现在上师虽然已经离开了,对整个佛教界来讲是巨大的损失,但上师发心力的威力非常强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学院的闻思修行一如既往,昨天喇嘛的分班情况也是比较正常的,每一个班的人数比较多,觉姆这边,听说大家对闻思修行的兴趣也日益高涨,这也是我们的上师老人家在世的时候说的:如果我圆寂后,学院在两三年中最好不要变成废墟,这是我的希望。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