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奘法师:佛法与身心关系问题的解决

佛法,明奘法师

佛法与身心关系问题的解决

2010.2.6

——2月5-7日明奘法师主持灵山静悟团禅修开示


  你们有没有听过和尚讲课?在电视里的也可以。有一次我们聊天,聊如何让和尚也能上电视去讲课,好像没有办法。曾经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要办一次十二集的节目,由我专门讲中国的禅学,将面向全球华人,尤其是面向海外华人播放。现在交上去审批已经十一个月了,至今还没有批下来。但奇怪的是,我们真和尚不可以上电视去讲,可是电视剧里--比如戏说乾隆,康熙王朝等电视剧里--总会有和尚出现,甚至充当主要角色。所以就有人说假和尚可以上电视,真和尚,不行!就是这种状态导致了大众对佛法认知的缺失,对佛法知识的缺失,以及对佛法实践者的彻底的无知!一次我到德国的科隆,那边的小伙子看到我,就冲我做了个:嗨!希特勒!的手势,然后说:“功夫!”外国人对中国和尚的认知就是功夫。我说:“No,我不是功夫,我是Chinese monk.”没有用,他们不懂的。而我们现在却在大讲特讲国学的复兴,儒释道的复兴。
    一百八十种诸子百家经过历史的筛选,经过文化的传承,经过与时俱进的缘起,有的适合时代就兴盛起来,比如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文景之治”时期,实行的是“内用黄老”,黄老就是黄帝和老子--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这是道家的思想;隋文帝是被尼姑在寺庙里抚养成人的,所以他从小就是个准和尚;梁武帝自称“菩萨皇帝”;唐代十几个皇帝里面只有唐武帝用了三年四个月的时间彻底地反佛灭佛;武则天则利用佛教巩固了她的统治;顺治皇帝更甚,他曾作诗云:朕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他最后的结局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死了,有的说他出家了。
    佛教是在公元前2年传到中国的,弥补了我们中华文化的两大不足:一个是“宇宙”的概念:往古来今叫昼,八荒上下叫做宇,这是讲时空关系的。儒家讲身心是修身;齐家讲治国平天下,叫修齐治平;道家讲吾有大患惟吾有身,若吾无身,复何患。自他关系呢?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敬鬼神而远之。这里只能看到人天合一,只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但是人类精神的、信仰的、宗教的、未知的呢?儒家说:敬鬼神而远之,不是没有鬼神,而是有,但我们不与之打交道。而我们很多人就从这里判定说孔老夫子是无神论者。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因为他还说了:敬神若神在。这个未知的东西存在,我们就是不理你!

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六道包括地狱、天堂、恶鬼、畜生、修罗,人。佛法对三世、六道的解释是时空交错的关系,并不是那种狭隘的、机械的、恐怖主义的宗教法西斯。那些狭隘的、恐怖的,被歪曲了的关于三世、六道的解释不是佛法的,可是就是这些东西常常招致没能真正理解佛法的人们对佛法的误解甚至怨恨。实际上佛法是积极的、进取的从时间、空间上告诉我们在哪里,在做什么。这就是佛法来到中国后丰富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两个方面。

所以现在再要讲儒释道的分流,分家很难。大家可以看下王阳明的心学或《明朝那点儿事》,里面有讲到: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种思想就是菩萨精神在儒家的入世的承担上的修齐治平的具体体现。那是彻底的在佛教禅宗才有的这样一种心学。所以今天再有人想把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分开、分清楚,是不可能的。儒释道三家已经融合成一体了,也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最根本的东西,并得到了彻底的普及。

我们的国策――科学发展观;哲学呢,过去学习哲学出来是要当官的,现在要说学哲学都会被认为没出息。我的很多佛教徒弟子常来问我:师父,我的孩子以后学什么好啊?实际上他的孩子才只上幼儿园。真是杞人忧天!北京现在出现了各种文化节:有桃子文化节,西瓜文化节,大枣文化节,什么都有文化。大家知道文化与武治相对,文化不及以武治之,出自《尚书》。而墨子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上策攻心,中策攻交,下策攻城。都强调要以文化的方式来进行化导。但我们现在的泛文化现象已经把“文化”的原生意义给歪曲了,有的用了他的衍生意义,有的就完全是在“戏说”文化了。

科学呢,要解决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但是科学究竟能否解决所有的人和自然的问题呢?300年前,全球战事不断,但那时的河流没有污染,土地没有过分使用,地下水也没有枯竭,300年后的今天,自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导致了这些自然的问题。不可否认,是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对自然深层的开发与利用,从而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人类不能做主的现象面前――如地震,海啸,泥石流面前――我们的一切科技都还是束手无策的。所以正确的科学观应该是运用科技去解决人与自然相互合作,和谐共处的问题。而不能是帮助我们人类无限制、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灾难!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