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讲《百业经》里的一些公案。今天讲《一只雪蛙——以血肉施八万蚂蚁》。这个公案讲的是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前世。看看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是怎样学修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不断地积累资粮,最后才成道的。没有那么容易就能成道的。
有一天,佛祖释迦牟尼佛从嘎西城出游鹿野苑,在鹿野苑林中,遇见了乔陈如等五比丘。世尊以前也是跟他们在一起苦修的,后来在菩提树下成道了。佛祖成道以后,又回到鹿野苑的森林中,就是为了度化这五比丘。
五比丘正在苦行,他们看见世尊远远地向他们走来,就商量道:“沙门果达玛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一刹那都不应对他恭敬,不得起身迎接礼拜。就这样坐着招呼一声‘你来了,请坐’,就可以了。”
本师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出家的时候,他们就在苦修,到此时他们已经苦修了好多年了,但是因为没有方法,没有窍诀,所以一直没有成就,还是原来那种心态。心中的傲慢、嫉妒等烦恼都没有消除,烦恼依旧,习气依旧。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也是如此,虽然念佛、学佛了好多年,但是没有一点点的改变。没有方法,没有窍诀,就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讲要有传承,要有窍诀,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方法呢?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表面上修行的再精进、再努力、再刻苦,也是白费,不会成就的,没有用。所以,如果要解脱、成佛,一定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式、方法,这个非常重要。
现在好多人学佛学得很辛苦,虽然每天都做好多功课,念好多东西,但是没有一点点的成就。我们学佛、修行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就,就圆满,但是也要有所改变,有一点点的变化吧?虽然烦恼、习气不能彻底断掉,但是也应该有所减少吧?真的,不能糊里糊涂,这样不会有成就的。
现在好多人学佛,真的很迷茫啊!我不是说净土法门、禅宗法门不好,这些法门非常殊胜。但是很多人选择这些法门,不是因为真正明白它们的殊胜之处,而是因为懒惰,觉得越简单就越好。其实表面上、词句上越简单,它的内涵、意义就越深,它的要求就越高。
念一句佛号,也要有出离心的基础,有菩提心的摄持。但是有的法门并没有讲,怎样依次去修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样你怎么能成就呢?如果你有出离心的基础,有菩提心的摄持,念一句佛号,也能成就。
无论是你修净土宗,念一句佛号,还是修禅宗,打坐,还是修密宗,念咒语,修本尊,如果没有出离心的基础,没有菩提心的摄持,不可能成就。现在很多人只会念咒语,根本没有仪轨。有些人有仪轨,先是皈依、发心,然后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最后念咒语、修本尊。发菩提心是前行,是基础,你有菩提心吗?
你可以念佛,但是你得会念佛;你也可以打坐修禅宗,但是你得会打坐,会修禅宗。你根本不懂佛理,不了解佛法,觉得越简单越好,其实就是懒惰,不愿意念那么多,不愿意观想,认为这样修行容易。什么见解也没有,什么也不想,在那边糊里糊涂地坐着,认为这样舒服、省事。
有些人还问:“念那么多咒语干什么啊?念一句佛号多省事啊!学那么多法干什么?学一个法多省事啊!”是省事,但是你有那么大的根基和悟性吗?通过简单的佛号和咒语,你能开悟、证悟,能解脱、成佛吗?
念佛号、念咒语都可以,但是你必须要有出离心的基础,有菩提心的摄持。如果没有这些,念也没有用。念佛,念咒都念了不少,但是对你有什么好处,你有什么变化?对治邪知邪见要有正知正见;有正知正见了,才能对治邪知邪见。有空性无我的智慧,才能对治我执,对治法执。
我执和法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一切烦恼都是从这两个执着中产生的。没有断掉我执、法执,烦恼是不会被消灭的。烦恼没有断,业不会消,还会造业的;造业了,就一定会有轮回的。
佛祖在《俱舍论》里讲得很清楚,先讲轮回,轮回是怎么产生的?轮回是由业力——善业和恶业产生的。业是怎么产生的?是通过烦恼产生的。烦恼是怎么产生的?是通过我执——人我执和法我执产生的。所以,当初的无明就是我执。
你念佛号,“阿弥陀佛”是无我、空性的意思,你悟到了吗?证得了吗?你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咪吽”也是无我、空性的意思,你悟到了,证得了吗?别的什么也不用,一念阿弥陀佛,一念观音心咒,就证得了空性、无我的智慧,就行了,你可以不修其他的法。这个时候是不会有分别的,学不学都是一样。学也行,为了表法;不学也可以,无所谓。哪有这些分别?
有的人不愿意学那么多,修那么多,就是因为懒惰,没有别的。若是你真正懂得了净土法门、禅宗法门、大圆满法门,对这些法门的殊胜之处生起了信心,是好事。但我们不是,都是迷信。听人说好就觉得好,想走捷径,越简单越好。不明理,一点都不懂。九乘次第的佛法都有不共同的作用之处,八万四千法门都有共同的作用之处,都不明白。
五比丘在佛祖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出家修行的时候,就在山上苦修,已经好多年了,但是都没有成就,烦恼依旧,习气依旧。他们在商量,果达玛来了,大家不能对他做过多的侍奉、供养、恭敬、礼拜。因为他原来与他们一起苦行,后来自己走了,现在不是知足少欲了,每天吃的是饭菜、酥果、芝麻等许多甘美丰盛的食物,还用热水沐浴。他们是苦修者,认为这些行为都是不如法的。
佛祖知道,仅仅这样苦修是不可能有任何结果的,于是就离开了他们。那个时候他的身体特别虚弱,接受了别人供养的食物以后,才逐渐好起来,然后到菩提树下打坐,最后成道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