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法师:我对缘起法的感悟(2)

在北京生活的十五年里,缘起法对我的修行起到了支柱的作用。遇到很多逆境我都用缘聚缘散的观点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并且觉得非常有效,这药方我乐于奉献给大家,尤甚是那些比较固执的人。但是,有很多人不这样想,他

    在北京生活的十五年里,缘起法对我的修行起到了支柱的作用。遇到很多逆境我都用缘聚缘散的观点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并且觉得非常有效,这药方我乐于奉献给大家,尤甚是那些比较固执的人。但是,有很多人不这样想,他们认为你这样做很傻,甚至是自欺人。缘聚缘散的法则,不在于你说与不说,做与不做,它是既存的规律,既成的事实。违背这一法则,实际上是自寻烦恼。你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烦恼,你离开这个地方,烦恼本来已远你而去,可你却还在心里自己烦恼自己,实际上这才是最愚蠢的。

    我常常劝大家,作缘起观,这个观是观想、观照之意。缘起并不是要你消极、虚无、回避问题,它是一种非常和谐的、友好的、智慧的、和平的方式。事实上,,并不是你作了缘起观后就一事无成,你还是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因此,缘起观的当下就是解脱,而决不是书本上的、口头上的解脱。

    在现实生活中,缘起法最能体现在婚姻上。很多人领会不到男女之间的婚姻是一场缘的道理,往往因为过于强求,而产生烦恼和痛苦。有一个母亲领着她的女儿来找我,说有个男青年,是她女儿的同事,苦苦地追求她女儿,三年不舍,但她女儿却对他不感兴趣。最后发展到她女儿下班的时候,他就到路上去拦截,强行要她女儿答应婚事。她女儿在家的时候,他就守侯在家门口,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女青年的父母明确告诉过他,这是不可能的事。但他本人坚信,只要对爱情忠贞不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问:他这是从哪学来的理论?女青年告诉我,可能是从电影和书本上,因为他爱好文学。男青年的这种行为,对这个女青年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因为男青年扬言,如果不和他结婚,他就杀了女青年的全家,然后再自杀。他认为,女孩子是同意的,只是她家里人在反对。如此一来,女青年家人惶惶不可终日。男孩子还对女孩子扬言:如果你不嫁给我,我也杀了你。这个在常人看来狂妄、变态、不可思议的现象,却在生活中屡有出现。问题出在哪里呢?除少数心里有障碍的人外,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不知道男女之间的婚姻本身是一场因缘。平常老百姓都会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有缘,横看竖看都顺眼,如果无缘,就会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是结了婚也不会幸福。人和人之间,有缘的时候要惜缘,无缘的时候不要攀缘,缘散的时候,作缘散想。就是当我们确实志不同道不合,没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分手也用不着互相伤害。

    可喜的是,现在自由婚姻和自主婚姻已经比较普遍,很多青年男女,即使分手也不过像过去那样大吵大闹,打得头破血流,然后再离婚。现在人们都非常理性非常文明了。好聚好散,也是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这种和平的方式,在文明社会和法制社会里将会越来越普遍。

    从大环境说,大多数中国人的生存、生活观念正在由斗争哲学向和平主义转变。他们都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生活中表现为一种友善的生存状态。面对不同观点和矛盾,人们的态度也和平多了。凡是作缘分想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活得很潇洒,人与人的关系不在处在一种胶着状态。

    因此,在生活当中,不管你是否认识到缘起法,你实际上都生活在缘起法当中,并且在实践它、应用它,如果你能在主观上接受佛教的缘起法的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作缘起的观想,那你的生活就会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安详与平静。

    爱情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很多的社会学者和文学作品都关注着这一问题。比如说《红楼梦》里,贾宝玉的爱情和他家族的变迁兴衰,就是典型的缘聚缘散。大家如果用心领悟,就会发现,因缘这个道理在婚姻上体现得最为彻头彻尾。

    我平时喜欢打羽毛球,有一次,我认识了一个打羽毛球的老者。初识时,我发现他的精神很忧郁。我们一起打球,闲谈的时候,便发现他的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后来慢慢地熟了,我约他喝茶,他向我倾诉了他的痛苦。三年前,他和他的外甥一起做汽车配件生意,经过艰苦努力,申请到配件的专利,并打开了市场。而做这个生意的起因是他看到他外甥没有职业,在社会上不务正业混吃混喝,他希望通过这一件事能让他改邪归正。当生意越来越红火的时候,他外甥便对他说:“老舅,你年岁大了,这件事就让我一个人干吧,我每个月给你一些零花钱。”他听了这话之后非常气愤,心想,我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那么辛苦打开市场,你现在就想一脚把我踢开。但是转念一想,你是晚辈,不懂道理,那我就找你爸,他总该讲理吧。于是便找了孩子的父亲。据他自己说,当时孩子的父亲见到他理都没理,当他说完这件事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回答他说:“你都这么大年龄了,弄那么多钱干什么,你何必那么辛苦?你交给他办就是了。”他当时一口气上不来就晕倒了。送到医院以后,花了五六万元钱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才保住了性命。

     通过这件事,他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心里的痛苦并没有化解。因为它没有找到合理的说法,或者说没有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于是,想通过运动来转移一下情绪,调整身心。他这样做从心理学上来说是有效的,转移可以使人渐忘痛苦。事情虽然过去有一年多了,但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脸涨得通红。我担心它过于激动,再犯病,于是劝他说:理性地讲,你的做法和动机是好的,但好事情要有好办法,才能达到好的目的。最忌讳的使用自己的亲戚朋友,这在松下幸之助这些成功人士的管理经验里都有总结。做生意用了自己的亲戚,一旦发生矛盾,金钱和感情的关系就不容易摆平,这是世间的一种经验。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成功的管理经验之一。问题就出在这里。按佛教的观点来说,叫做“因地不正,果招迂曲”。你种的因不对,结果自然就不会好。第二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你以恶因此招致了一场大病,就应该做缘生缘灭想。已经过去了,就不要让自己太痛苦。因此你现在的痛苦,除了可以获得一种经验之外,造成的是身心的伤害,而于事无补。而且你已经十七十多岁的人了,应该健康第一,保全性命。看他心里的疙瘩一直没有解开,我就说,这在佛教叫缘聚缘散。虽然他辜负了你,但是你应该自己解脱自己,自己开导自己,自己释放自己。要不然的话,你赔了钱、赔了精力,最后还得把命赔上,这可划不来呀!同时不论对于错,是与非,原谅别人就是解脱自己,不原谅别人,就适合自己过不去。经过这次交谈,几周后,我发现他的脸色有了好转,情绪也好了起来。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的开导仅仅是外在的,我叫他做缘起观,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这幅药吃下去能不能生效,还完全在于他自己的悟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