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鸾大师与阿弥陀净土(禅慧)(3)

昙鸾强调依佛本愿力,其思想主要根源于《无量寿经》。他在《往生论注》卷下说明阿弥陀佛本愿力的殊胜和修五念门以自利利他,可以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要点在以阿弥陀佛为增上缘。因此,凡往生净土者,以

  昙鸾强调依佛本愿力,其思想主要根源于《无量寿经》。他在《往生论注》卷下说明阿弥陀佛本愿力的殊胜和修五念门以自利利他,可以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要点在以阿弥陀佛为增上缘。因此,凡往生净土者,以及菩萨,声闻人天所起诸行,皆仰仗阿弥陀佛的增上缘而证得。若无弥陀愿力的加被,以阿弥陀佛为中心的四十八愿中即同虚设。就中,昙鸾特别指出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一、第十八、第二十二,此三大愿来论证。依次可往生净土,可得不退转地,可得正定聚,乃至速成佛道。他讲: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愿(第十八)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缘佛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愿(第十一)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致灭度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致灭度,无诸回伏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愿(第二十二)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致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在这里,“本愿”与“力”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东西。他说:
  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
   当年阿弥陀佛尚是法藏比丘时,所发四十八愿,就是今日阿弥陀佛的自在神力。本愿是力,力是本愿之力,故称本愿力。
  昙鸾传承了龙树菩萨的不退转之原意,而更发挥速成正觉之深意。因此特别引证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又因此等皆为往生净土以后,方得受益,故举出第十八愿,为其前提。以此三大愿为中心,而唱说他力本愿论。谓 “生净土者,如迦楼咯虫,得不退转,毕竟成佛!”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对弥陀净土教之真正价值,作了有力的阐发,发挥了弥陀净土教义的蕴奥。后来道绰继承了他的这一思想,在其所著的《安乐集》卷上,就对他力本愿作了生动的譬喻,有七种,即:(一)如百人聚薪百年,其高纵然千仞,火焚半日便尽。(二)如船载人,因风帆之势,一日可达千里。(三)如贫者获一瑞物,以之贡王而得重赏,顷刻致富。(四)如病弱者甚至无法上于驴背,但若随从轮王而行,却可凌空飞腾。(五)如巨大粗索,千人不制,而童子持剑,挥斩即断。(六)如鸩鸟入水,鱼蚌皆死;犀角触泥,死者还活。故知性命虽断,若凭不可思议之力,犹可再生。(七)如子安于坟下千年,黄鹄唤之,竟然还活。用以喻显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之力,犹如上列七事之不能以常情衡量一样。这一思想,到唐代善导就更发扬光大,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无量寿经》早在南方粱地流通。僧传中记述有栖霞寺之法度法师、灵味寺之宝亮法师等,常常讲说此经。可他们并没有著书立说,对弥陀本愿也没有任何新意发表。只是到了北方弘传此经,才由昙鸾极力倡导。昙鸾实为愿力论之嚆失。
  3、五念门的修行方法
  如上所说,昙鸾认为阿弥陀佛的愿力强大,故众生得以往生净土,得不退转,早成佛道为净土教之纲领。但其中不退转、早成佛道、佛力住持,必得由净土行人自身的努力修持才可。这就关乎到弥陀净土所摄的根机。世亲菩萨认为释迦佛所说净土法门,旨在为真正发大乘菩萨心者安立宣说。因为大乘的要义,在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庄严净土,摄受众生往生净土就成为菩萨必须要履行的重要职责。因此净土法门乃是大乘的一个特色。若以凡夫避苦趣乐之心,二乘自了之心以求往生净土,则不与净土的旨趣相应,虽也能往生,但非佛说净土之本意。至于菩萨发菩提心,为何一定要往生西方净土,这在前面已经很详细地讲过了,此不赘述。世亲菩萨在其《往生论》中,详细地阐述了净土行者所应修行的方法,即修行五念门,菩萨若能如是修行,自利利他,则能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五念门是: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作愿门,四观察门,五回向门。这五门,世亲菩萨有很详尽的阐述,但昙鸾更加广说,特为详解,多加阐发。
  第一礼拜门,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因为诸佛如来,德有无量,德号也有无量,而菩萨之法,常以昼三时,夜三时,礼十方一切诸佛,不一定要有愿生净土之意,现在心中常起愿要生净土,因此礼拜阿弥陀佛。
  第二赞叹门,《往生论》讲: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昙鸾解释说:佛的光明是智慧相,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而阿弥陀佛的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并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然虽称名忆念,而无明尤在,不能满所愿的,是因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什么叫做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呢?即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又有三种不相应:一信心不淳,若存若亡。二信心不一,无决定性。三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杂。反之,名与实修行相应。在这里,口业赞叹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对阿弥陀佛有真实而清醒的认识,即要知道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众生身),这是建立在正信的基础上的,并非象后世一些信众,一切无所知,单单一句阿弥陀佛了事。且昙鸾特别强调信心的重要性,没有信心则诸事不办。他认为信心要淳、一、相续。他论证这三者的关系说:
   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可见信心是首要条件。而这信心则是要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因此必须对阿弥陀佛的名号所含的意义明白。另外昙鸾引世亲菩萨提倡的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认为这样才能暗合道妙。强调一心的重要性。一心的意思,即《往生论注》卷上“(称)念阿弥陀佛,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所以,若能如实修行,一切志愿无不满足。认为阿弥陀佛的名字具不可思议威力。昙鸾的这一思想被唐代善导继承,大加弘仰,以此为净土往生之正因。有人诘难说:“名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暗。若指月之指,不能破暗,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昙鸾答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