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法师《佛教与人生》(2)

佛教自由平等慈悲博爱的思想,不但可以针对人类的自私,还可以扩展人类的爱心;如果世间人都肯学佛,都能够了解佛教自由平等的真义,都能够学习佛教慈悲的思想,实行佛教博爱的精神,自然可以解除人间的疾苦,取消

佛教自由平等慈悲博爱的思想,不但可以针对人类的自私,还可以扩展人类的爱心;如果世间人都肯学佛,都能够了解佛教自由平等的真义,都能够学习佛教慈悲的思想,实行佛教博爱的精神,自然可以解除人间的疾苦,取消人生的灾难,还可以止息战争,导致和平。

(三)佛教的精神

佛教的精神,是以无我大悲为出发,以积极救世为目的。因为人们所执著的自我,其本性虽然真实,但其色身的形相却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原非真我。可惜世人不知,妄执此四大五蕴所组合的假我为我,妄执由因缘条件聚合而产生的物质,为我所拥有;时刻都在为我设想,甚至为了我的财富,我的幸福,我的名誉、我的地位,我的权力,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一切一切,而抑人扬我,损人利我,薄人厚我……。人皆如此,自然形成人与人间的嫉妒与仇恨,导致国与国间的对立与斗争;人生的苦恼,遂由是而生。

学佛的人,从佛教所启示缘起性空的真理,了解四大五蕴所组合的身体,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不应该为了此短暂色身的享受与占有,而损人利己,作诸恶业,招致生死轮回,饱受忧悲苦恼的煎熬。所以能够寡欲知足,安贫乐道,扩展德性,净化身心。从不断克制自己,不断持戒修定,不断体悟真理的过程中,断烦恼,了生死,亲证我空真如的理性,获得真理生命的归宿;自此,破除三界凡夫的我执,进入无我的解脱境界。但无我的解脱境界,只是小乘圣人修学的结果,不是学佛的终点,更不是佛出世教度众生的本怀。所以佛在方等会上,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使小乘圣者,耻小慕大,进而回小向大,修学大乘法门,悲心救苦,自利兼他,这就是:‘无我与大悲’。

但真正无我大悲,入世救世的精神,是指大乘菩萨,行菩萨道时,能够深入诸法空相,知理性平等,生佛一如,但因为怜借众生无知,枉受生死轮回的苦恼,所以兴慈运悲,入世教化众生,平等拔苦与乐。在菩提道上,并不急于寻求个人的解脱,而著重于利他的事业;时刻都以众生之苦为己之苦,以众生之乐为己之乐。长时期在生死苦海中,为众生而出生入死,为众生而勤劳忍苦,使自己作为乱世的暮鼓晨钟,苦海慈航。救济人之不幸,鼓励人之向上,爱护人的生命,加强人的意志,惊醒人的迷梦,使人自觉自奋,努力向上,勤求佛道。

由于菩萨理解诸法空性,虽然终日度众生,但内不见有能度之我,外不见有可度的众生,于其中间,亦无拔苦与乐的方法与财物。所谓:三轮体空,度无可度;但基于理性平等,生佛体同,应救应度。是以,虽然不见有众生可度,不妨终日度众生。如是长住世间,无相利生,无住布施;永远担当‘觉世益群’的使命,这就是无我大悲的精神。

因为大乘佛教之目的,并不止于小乘的修证,而是在于无上菩提的证得;所以身为菩萨,必须本著无我大悲的精神,舍巳为人,入世救世,实践六度四摄等大乘法门,利益众生。希望从利他的事业中,开发智慧,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希望从利他的事业中,长养慈悲,饶益众生。如是福慧双修,直至福慧具足,因圆果满,自然证得佛果无上菩提。是以真正学佛的人,不应该但求个人断烦恼,了生死,还要深入社会,普度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达到我与众生,共成佛道的愿望。所谓:‘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萨从此初发心。’这才是佛教无我大悲,积极救世的精神。

二、何谓人生?

何谓人生?我们欲想确定人生的意义,实在不容易。因为一般人对于人生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古人说:‘人者仁也’。这个仁字,是由二人组合而成,正表示人与人之间,含有互助合作的意义。生是生起,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死。人有了生命的生起,便要生存,生活,甚至有生必有死。但人应该如何去求生存?如何去生活?又应该如何始可以避免生死?真的是人言人殊。由于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同,所以其求生存的手段,以及其生活的方式,也就互相各异。

(一)一般人的人生观

有人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世间更是冷酷无情。以其生存在冷酷无情的世界中受苦,毋宁一死;于是想出种种办法来结束生命,致使社会悲剧,不断重演,社会新闻,跳楼,投海,服毒,吞枪,无日无之。这种悲观思想,愚痴行为,非始自今日苦难时代,而是自有人类史以来,便威胁著人的生命。如中国汉朝的贾谊,战国时代的屈原,以及欧洲大哲学家的叔本华,皆是悲观思想的典型人物。悲观的人,只能看到人生苦恼的一面,无法从痛苦的现实中,透视快乐光明的另一面。因此,不但抵丑人生,讨厌人生,而且引导人生,走上自暴自弃的方向,自毁前程。

有人认为人生是快乐的,只要懂得追求与享受,实在欢乐处处,何苦之有?因而抱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玩世不恭,沉迷酒色,混混噩噩的生,混混噩噩的死,只知有物质,不知有精神,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往往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不惜损人利己,甚至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形成举世熙熙,皆为利来,举世攘攘,皆为利往的趋势,制造人间的争执与混乱。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无所谓真理与正义,更无所谓道德与责任,不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便是:‘宁可我负天下人。’结果,使大好人生,变为害群之马,社会公敌。

亦有人认为人生,自然有其生存的价值,只要敢于面对现实,加上苦干,肯干,敢干,实干,使自己从黑暗中找寻光明,从艰苦中找寻快乐,从失败中找寻成功,从消极跨进积极,必然可以建立人生理想,享受理想人生。但人生理想究竟是甚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根本就缺乏认识。结果,由奋斗争取来的名利,由勤俭积蓄所得的财富,一旦无常到来,终归于空:‘家财万贯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王。’实在是美中不足,遗憾之至!

当然,也有人对人生抱著乐天知命的态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提倡仁义,推行道德,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理想,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责任,希望推己及人,达到世界大同。可惜人生苦短,岁月无情;倾刻一声锣鼓竭,不知何处是家乡,唯有随业流转,沉溺生死。因此,百千年来,人类始终无法解决人生的问题。

(二)佛教对人生的看法

佛教对人生的看法,不外是‘缘起性空’的真理。缘是因缘,助缘,起谓生起,发起。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生起,无不是仗因托缘。在主因与助缘各种条件配合下,诞生人生的正报色身,也在因缘条件组合时,产生人生依报的宇宙万有。例如:一粒种子,所以能够萌芽,开花,结果,除了种子本身的主因外,还需要配合外在水土、阳光、空气、肥料,以及人工护理种种助缘。人生亦然,人由过去生命的善或恶行为,所凝结成善或恶的业种子,蕴藏于八识心田中,作为引生现在生命的亲因,加以目前外在环境的种种助缘,而发生现实生命或苦或乐的结果。但人之苦乐,固然是由宿世所作善恶业的种子所引生,但亦可以由现实种种助缘来改变。除非是五逆十恶的无间重罪,不可转变外,其余恶因,皆可以由今生的善缘来改变其结果。所以,人必须亲近善知识,止恶行善,以消宿业,以长善因,以补给善的助缘;若果善的助缘殊胜,就可以改变人的不幸,增长人的福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