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弥勒菩萨所问经要义(8)

第十三:“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所修善本不自矜伐。所行罪业惭愧发露。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这是‘断恶修善’。所做的恶业要发露忏悔,所修的善法要能保持。菩萨法中,布施、持戒是修善,忍辱是能保

第十三:“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所修善本不自矜伐。所行罪业惭愧发露。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这是‘断恶修善’。所做的恶业要发露忏悔,所修的善法要能保持。菩萨法中,布施、持戒是修善,忍辱是能保持。修学善法不须宣扬,不须大众赞叹。赞叹也是福报,积了一点小善,这人赞叹一句,那人赞叹一句,福报就报尽了。而所造的恶,总是想尽方法隐瞒而不让人知道,恶愈积愈深,后果不堪设想。

世出世间的善人、圣人,教我们要懂得忏悔的真实意义。恶业尽量让别人知道,这人骂你一句,那人骂你一句,恶业就报掉了。所做的好事知道积阴德,就是不要让人知道,如此,善愈积愈厚,才能得到大善报。愚痴浅见之人,其想法与做法恰恰相反,他能欺骗现前一切愚痴的众生,而无法欺骗果报。果报不可思议!这些菩萨听佛说明自己过去直至今生,因果报应的事实,于是发了十三条大誓愿,真正改过自新。

“尔时世尊赞诸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说如是觉悟之法。善发如是广大誓愿。能以如是决定之心。安住其中。一切业障皆悉消灭。无量善根亦当增长。”

这是世尊赞叹这些菩萨,能发真诚之心忏悔改过。由此可知,业障重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悔改。其实改过就在一念之间,将念头转过来。凡是造罪业的念头,都是起于‘我执’,就是‘身见’。《金刚经》说四相,著了‘我相’,于是与我有利的就起贪心,与我不利的就起嗔恚心。贪心、嗔心都造恶业,都是从此身见而来的。如果知道这个身见是假的,身不是我,即是高度的智慧。《大般若经》正是说明此事真相,这才将此身及生活环境的事实真相看清楚明白,不再为身造业了。如果明了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就能大行菩萨道,清净心、平等心就现前,即是大善。此处全是从事相上而言。

佛告诉弥勒菩萨,假如菩萨想获得清净心,消除业障,应当学习本经这六十位菩萨所发的大愿。世尊对弥勒菩萨说,实在就是对我们讲,我们的业障与经上所说,的确没有两样。我们应当多多读诵这十三条,常常反省,将它变成自己的誓愿。这些誓愿归纳,就是四弘誓愿之‘烦恼无边誓愿断’,这十三条说的皆是烦恼。

弥勒菩萨代我们向佛请法:“世尊。颇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护持此愿。当得圆满不退转耶?”不退转,非常之难。如果能不退转,修行证果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观无量寿佛经》说,下品下生之人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只需十二劫。一般修行证果需三大阿僧祗劫,与十二劫相比,西方世界修行就显得太短了。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退缘,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所以成就快速。世间修行,进得少,退得多,所以很难成就。弥勒菩萨看出这桩事,所以向佛请教,佛很肯定的答覆他:‘行菩萨道的人能护持如是大愿,宁舍生命也不肯退转,便能成就’。

弥勒菩萨又问:“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末世五百岁就是指现代,与《金刚经》上的‘后五百岁’是同一个意义。“法欲灭时。成就几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这正是我们所希求的。‘安’是平平安安,‘隐’是稳稳当当,没有烦恼,而能成就。佛教弥勒菩萨要修两种‘四法’,归纳成四条,就是纲领中的纲领。

第一、“于诸众生不求其过”。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示,特别要记住,不论一切众生犯什么过失,都不要管他。这正是六祖大师在《坛经》所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修道人且自顾不暇,怎能顾别人的过失?天天想找别人的过失,这是极恶的念头,就是造作极大的罪业。

佛法教人修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好好的修自己,外面一切境界都是诸佛菩萨,纵然似有过失,也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是一个自己、一个善人、一个恶人。善人教我学他的善行,恶人教我不可学他的恶作,都是我们的老师。

在中国历史上,大家都晓得岳飞是忠臣,秦桧是大汉奸。西湖岳王坟上塑个秦桧铜像,跪在岳飞的坟墓旁,其实这两位都是我们的老师。岳飞教我们尽忠报国,秦桧教我们不要作奸臣,否则像他一样的下场。一位从正面教导,一位从反面教化,皆是民族的老师,皆是善知识。明白这个道理,对岳飞尊敬,对秦桧也尊敬。他提醒多少人不可做坏事,给多少人警惕,当然是老师,我们应以清净平等心看待。‘于诸众生不求其过’,确实是非常重要!

第二、“见诸菩萨有所违犯终不举露”。此菩萨是指弘法利生的大德。若举发他们的过失,必然使听众及跟他学的人丧失信心,果报即是前面所说一千八百万年的地狱苦报。第三、“于诸亲友及施主家。不生执著”。正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住’就是执著,‘无所住’是绝不执著,这才能在境界里得清净心、平等心。

第四、“永断一切粗犷之言”。平常我们接触大众,言语要真诚、柔和。下文四句偈就是说明此事,“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举’是举发,‘悭吝’是于施主家不生执著。这是佛说的第一种‘四法’。弥勒菩萨问,‘果能修此四法,在末法时期就能得安稳、无烦恼,而得解脱’。接著佛又说第二种四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