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无眼派的真髓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佛教在线讯 从前,日本有位名叫友町无格的剑道高手,常常四出游访同道。

有一天,他信步入深山。一路观赏风景,竟然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断崖边。往下一看,天哪!下面竟是万丈深渊,隐隐传来湍急的流水声。

友町无格心想:这座名山,我才走了一半,就此回头,后面更幽美的景色就见不到了。那么遥远的路程,好容易才来到此地,岂可半途而废?一面沉吟着,一面举目四望,发现不远处有座独木桥,一直通到深谷的彼岸,当下便决定过桥去。

可是,他一脚才踏上桥头,膝盖便不听使唤地抖起来,接着两腿都开始发软,再也迈不开步子了。俯望桥下的奔腾激流、尖利岩石,再加上山风飒飒,实在令人胆战心惊,万一不小心滑倒了,必然粉身碎骨无疑……这么想着,这位剑道高手一时竟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冒险走过去?

“走过这座木桥的胆量也没有!万一被人知道了,岂非传为笑谈?”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但是,这位平日威风凛凛的剑道高手,再度尝试时,双腿仍旧不听指挥。就在进退维谷之间,身后却传来了清晰的脚步声。

回头一看,原来是位两眼皆盲的老人,拿着木杖缓缓走来,到了桥边之后,居然一点也不迟疑,很熟练地找到桥头准备到对岸去。

从他的动作来看,显然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对地形已经相当熟悉了。于是,无格放弃了出声警告的念头,只是静静地望着他,倒要瞧瞧,这位失明的盲者如何渡过这道天险?

只见这位老人家熟练地脱下木屐,用木杖串了起来,然后荷在肩上,一步步从容而稳健地向前走去,很顺利地便到了对岸。

看到此情此景的无格,忍不住由衷地赞叹道:啊,原来如此,真是了不起的启示!

于是,他动手将剑解了下来,再把木屐串上,就像平日佩剑那样斜插在背上,然后闭上双眼,仅任双脚的触觉缓缓走去。惊心动魄的深谷、激流再也扰乱不到他的心神,就这样,果然也非常顺利的走到了彼岸。

通过独木桥之后,友町无格若有所悟,拍拍膝盖说:“这办法实在太好了!”从此之后,他在剑术上再创新招,并且很高兴地将之传授给弟子,告诉他们说:“剑道的极致便在于此,只要自己功夫踏实,对外界的一切应当视而不见——甚至根本不看,要尽情发挥自我。”而他后来所创的新门派,也称之为“无眼派”。

在这段经历中,无格悟出了:在剑道中,剑客们无论是学习或对招时特别依赖的“眼睛”,其实也是一大障碍!尤其是比赛时,如果一直看对方的剑,心里难免产生恐惧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自己应变的能力。

相反的,如果只看着自己的剑,而不断思索应当从敌人那个缝隙刺入时,同样也会令原本迅速无比的“意志”,落在眼睛和手的后面,使速度变慢,而降低了应有的威力。

除此之外,对手魁梧、凶猛时,心底很可能产生怯意,若是对手其貌不扬,不免又会有些轻敌的倾向……人总是人,谁也无法百分之百控制自己的心态,因此,也就是很难做到不受客观环境干扰了。

因此,剑道的极致便在于“无眼”,也就是说不用眼睛所间接传达来的讯息,以免影响到“心手合一”的最高境界。唯有如此,也才能超越眼睛——超越人体的某部分的限制。

断崖边的独木桥下,当然是万丈深渊、激流狂奔,但是,一旦将眼睛闭起来,这些景象立即就“不见了”。脑海中所剩下的全部世界,便是那座独木桥,以其宽度与我们平常走路所需的空间相比较,其实还是绰绰有余的,自然能够轻易地走过。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千仞绝壁、深谷危桥,一个渺小又单薄的人在山风激荡中高悬于独木桥上……一切惊心动魄的影象,都随着眼睛闭紧而不见,于是,天地均在“我”之中!此刻,所倚赖的是自己的“心眼”。

总之,视觉能够给人带来很大的干扰,吃菜时要讲究“色香味”,做朋友时要“以貌取人”,平时人们还喜欢“以管窥天”……眼睛左右了人的好、恶,同时好恶也限制了它原本应当具备的更大、更好的功能,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的。

其实不只是眼睛而已。佛家称“眼、耳、鼻、舌、身、意”为“六识”,也就是动物用来辨识周遭环境用的六种知觉,从倚赖它而维生,并且习以为常,久而久之,便忘了它们的功能其实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所提供给人们的资讯也仅是局部的、片面的。“六识”虽然提供了色(物像)、声(诸音)、香(各种气味)、味(酸甜苦咸等)、触(软、硬、粗、细等触觉)、法(自己为这些感觉到的一切所定下的名目),但都是一些外在的东西,换言之,并非真正的事实。

怎么说呢?例如人的眼睛看到了水(眼的作用),便明白了那是可以饮用、洗涤、载舟……的东西(意的作用)而事实上,它是氢氧化合物。

世界万物的本质(实相)和人们对它的认识(知见)未必相符,因此,人们便有许多(自以为是)的错觉不断累积。故而佛家认为六识功能所辨识出来的一切并不可靠,所以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亦即蒙蔽人们“心”的东西。

眼睛正是六识之首,所以视觉对人们的干扰也最多、最大。但是,如果能活用它的“错误”,亦未尝不是修心养性的莫大助益。

例如,看见对自己无益的物质诱惑,大可用“视而不见”对付它。一位女士在出门前刻意地装扮自己,从头到脚地忙个没完,但是到了街上,才发觉行人摩肩接踵、灯影五光十色……人们看她的机率实在少之又少,那么,下次出门时,是不是能够少花些打扮的时间?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修身则是比较严肃的课题。如果能做到对于别人的错误、缺失视而不见,完完全全地宽恕他,那么“无眼”的妙用也就能发挥到极致了。(信息来源:《成佛之道》)


 

编辑:明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