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武则天与佛教—邓来送(2)

出宫迎义净。义净俗姓张,齐州(今山东历城)人,14岁受沙弥戒。他于高宗咸亨二年(671),从长安出发,远赴印度,历时25年,游经30余国。证圣元年(695),义净返回洛阳,带回梵本经、律、论近400部。武则天听说继玄奘之

出宫迎义净。义净俗姓张,齐州(今山东历城)人,14岁受沙弥戒。他于高宗咸亨二年(671),从长安出发,远赴印度,历时25年,游经30余国。证圣元年(695),义净返回洛阳,带回梵本经、律、论近400部。武则天听说继玄奘之后又一位西行取经的高僧满载而归,亲自来到洛阳城东门外迎接,垂问赏赐,礼遇甚厚。在武则天安排下,义净一度参加大遍空寺"华严经译场",先后翻译佛教经、律、论61部、239卷。

武则天时,还曾召见过东渡传法高僧鉴真的师傅弘景律,请他入宫,作授戒师,于唐宫弘扬佛法。

(2)建寺造像,广积"功德"

建寺造像的沉浮起落,与帝王个人的好恶、政治风云的变幻是密切相关的。佛像雕塑,在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高潮,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就是当时造像精品的代表之作。对武则天主持雕凿的龙门奉先寺,古人曾称:"正教东流七百余载,佛龛功德唯此为最。"郭沫若也赞誉说:"一寺灵光号奉先。"奉先寺大像即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造像。奉先寺大像的开凿同武则天有着密切的关系。武则天曾为大像的开凿"助脂粉钱二万贯",并主持工程落成的"开光"仪式。

有趣的是,那座卢舍那佛像很有些像武则天本人。本来,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意思是光明普照,而且是华严宗的教主。值得注意的是,这座佛像的头部圆满而秀丽,既有男性的庄严,又略带女性的慈和。这已不像普渡众生的佛教偶像,而是大唐帝王的化身。据考证,武则天"方额广颐",卢舍那大佛的头部形状和女性气质,显然有她的影子。武则天为了替自己歌功颂德,试图以佛像来美化自己,进而把自己比作佛。武则天是因为《大云经》把她说成是弥勒佛化身,格外欣赏,令全国各州和两都都要建置大云寺。武则天的这条谕令得到全面执行,据考古资料可知,远在帕米尔的碎叶镇和海南岛,当时也都设置了大云寺。

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在武则天时成为她御用佛寺。白马寺在唐朝东都洛阳市郊。武则天派令她最宠信的僧人薛怀义住持该寺,薛怀义同时兼任新平道行军总管。武则天常居东都,不时来到白马寺拜佛,这里几乎成为武则天专用的宫廷寺院。

唐高宗时,为保存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曾在长安慈恩寺建起5层高的大雁塔。武则天称帝后,她本人带头,朝中王公响应,施舍大量钱财,将大雁塔重加营建,增至10层。后经兵火,仅剩下7层。大雁塔至今仍是西安的一大景观。

武则天也曾有恩香积寺。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位于长安南郊神禾原,高宗时建造。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著名的诗篇《过香积寺》中描绘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幕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唐高宗和武则天曾分别向香积寺赏赐舍利和国宝。武则天晚年突出地表现在佛教上。据《通鉴》卷207载,她建筑兴泰宫等寺宇,"功费甚广,百姓苦之。"

小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