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论佛教文化传承与发展有效途径--汪祖民(3)

这就要求能够有效地进行文明对话,求同存异,和合共赢,进行深层次交融。 (五)、与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相适应 面对大调整、大变革的世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明确了与各国

这就要求能够有效地进行文明对话,求同存异,和合共赢,进行深层次交融。

(五)、与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相适应

面对大调整、大变革的世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明确了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长远目标。这一理念和目标的提出,从根本上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今后走向的普遍关切,从根本上回击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世界,以及怎样构筑这样的世界这些中国和国际社会所共同面对的重大命题。

和谐世界是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和谐世界要求各个国家、各种制度和各种文明之间不仅仅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井水不犯河水,还进一步发展为和谐共存,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一些新的内涵。换句话说,增加了各类国家和各种力量之间积极互动的新要素。

“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如今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从“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到“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展示了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唯有佛教的哲学思想最为丰富、最成体系,对东西方哲学思想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缘和合,如何弘扬佛教的优良传统,更好地为构建和谐世界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弘扬正法,化育众生”,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探讨佛教面临着的重大历史机遇与现实问题

中国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渐深入,借助佛教智慧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构建和谐世界理念,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成为一个时间的重要任务,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燕尾服面临着重在历史机遇与现实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重大历史机遇

1、和谐社会建设成为解决国内错综复杂问题有效途径。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国内有繁荣富强的经济基础,同时社会上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加剧,不同阶层的矛盾激化可能性加大,确定国家发展方向的思考迫在眉睫。这要求借助宗教智慧,特别是大乘佛法来思考和谐社会建设问题。

2、和谐世界建设成为显示中国发展形象的特殊需要。我们要正视外国对 “中国威胁论”的担忧,必须回答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的问题,这就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外在原因。为此,国家已经从多方面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构想,尽管还只是一个框架,但是这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推进和谐世界建设成为势在必行。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丰富的和谐世界建设智慧经典,是一个有待深入开发的智慧宝藏。儒释道三家关于和合文化的论述汗牛充栋,也是我们“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特别是已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佛教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佛教是国际的宗教,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除传统的在汉文化圈影响的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中日韩”佛教文化的“黄金纽带”,近代已经影响欧洲与美国。这为推行大乘佛法的和谐理论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5、中国恢复已经初具规模。寺院建设经过近20年恢复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庙宇庄严,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佛教道场;近10年来佛教寺院大部重视文化内涵建设工作,许多寺院流通佛教经典,而是创办免费索请的期刊,开通网站,开拓了弘扬佛法的途径;特别是僧才教育已经起步,这些经过正规化僧才教育的弘法人才已经成为佛教弘法人才的中坚力量,僧才教育质量逐渐提高,为弘扬佛法提供了人才保障作用;对外交流以文化艺术为载体,正在探讨有效的弘扬佛法的途径。

正视现实问题

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清醒的认识,包括中国化了的佛教,要有扬弃的勇气。

对于传统文化在有扬弃的精神。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久远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五千年文明史,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要珍惜这笔财富。然而,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笔财富又可能成为沉重的包袱。尤其是精神遗产,无论曾经何等辉煌,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就说伟大如孔子吧,他的思想且不说诞生之时的原生态就有的局限,就说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浸染,它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岂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今天还有人在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想一想,旧中国早就有了一部《论语》,也早就有人“独尊儒术”,可有谁真正把天下治好了?尤其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统治阶级把儒家思想作为压制革命维持统治的工具,所以革命者才会高呼“打倒孔家店”!即使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可以批评当年的先驱们一棍子打死孔子的做法有点过激,但是无论如何不应该再重开“孔家店”吧!

“国学”基本上是属于思想史、哲学史、训诂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应该是比较深奥的学问。通过专门家的研究,可以从中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作为思想资料为我们的创新思维服务,而主要不是直接用来作为广大民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科书。

对于佛教文化也存在扬弃的现实问题。由于佛教是宗教性的色彩,对于佛教经典有着不解的情节,不允许进行通俗化的注释。否则,就会对佛陀的大不敬。特别历史上曲解经义,让佛教蒙受不白之冤。佛教当代中国化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为此,当代高僧大德们要认识到佛教当代中国化问题的重要性,特别要树立起扬弃的勇气,让佛教能够实现当代中国化。

深入研究佛教当代中国化问题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为契合本土众生的根机,使之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历代高僧大德亲历躬为,在各个时代做了大量本土化、当代化的诠释和发展,方使慧灯永续,法水长流。做好佛法的研究与弘扬工作,将文言译成白话、外文,让佛法的智慧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佛教服务社会发展大局,为共建和谐世界作贡献。

我们能够看到的佛教典藏,就是最近出版的,也是老式板本,繁体字,没有标点符号,不能够让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当代人连句逗也不能够识别,也不能责怪他们善要太浅,只不过学识不精。尽管如此,也要寻找出版这样书籍人意识。这不仅仅与佛教教理不相适应,也与现实政府法令相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推行简体字,推广普通话,是有语言文字标准。为了落实中华文化语言文字的纯洁性,颁布了有关行政法规,还每年开展“语言文化周”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我国寺院竞然熟视无睹,公然不理会政府的法令,这与爱国爱教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当然,这些出版物是内部刊物,免费结缘的,有的期刊只是有一个内部准印证号,不太规范化,这也是一个问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