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释尊与释尊的教诲(3)

佛教的实践方法 释尊教诲的方法论与其宗旨完全一致。最具吸引力的一个特点是强调依靠自力,这与其心理上的定位密切相关。对释尊来说,解脱的关键是净智与正见,因此他反对那种众生可望依靠外力而获得解脱的说法。释

佛教的实践方法

释尊教诲的方法论与其宗旨完全一致。最具吸引力的一个特点是强调依靠自力,这与其心理上的定位密切相关。对释尊来说,解脱的关键是净智与正见,因此他反对那种众生可望依靠外力而获得解脱的说法。释尊从不把自己视为神明,也不承认自己是救世主,他宁愿称自己是引导信徒走上修行之路的引路人和导师。

由于智慧或真知灼见是获得解脱的主要原因,释尊总是教导其信徒基于自己的理解来追随他,而不是出于盲目的顺从和绝对的信任。他请求求道者研究他的教诲,并根据自己的理性和智力来判断这些教诲。佛法或佛教是经验性的,只有通过实践和证悟获得,而不是仅仅要人相信的口头教义。要是有人一旦开始身体力行,他将感受到不断增长的欢欣与安宁,当他以清晰可见的足迹向前迈进时,这种感觉将不断扩大、不断加深。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释尊开示的佛法像水晶般明晰透彻。佛法开放而又易懂,简明但却深邃。佛法将道德纯洁与逻辑严密融为一体,将崇高理想与忠实履践融为一体,直至成为验证的实相。通过不同阶段对真理的直接参悟,佛法会即刻按其本原显现,只要我们用之作为修行的准则。如果每一阶段都成功地把握,便会自然而然地引向更加深入的觉悟。因为释尊论述的是痛苦这个最具人类普遍意义的问题,释尊的教诲便成了针对全人类的训诫,因为人性基本相同。释尊向古代印度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打开了通向解脱之门,摄受僧侣、王臣、商贾、农民甚至流浪汉。作为普遍性摄受教化的一部分,释尊还向妇女们打开了接受佛法之门。正是佛法的这种普遍性,纔使其在印度以外的疆域得到传布,并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有些学者将释尊描述成其它世界的神秘人物,全然对世俗生活问题漠不关心。但是,只要不带任何偏见地阅读早期佛教教规,便会发现这一说法根本站不住脚。释尊传授的不仅是一条僧尼的修行之路,而且还是一部崇高理想的法典,用以指引世上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上,释尊在弘阔的印度宗教舞台上取得成功,可部分归因于他面向在家弟子的新的教化模式,使得世上的男男女女能够将他们繁忙的家庭生活和社会责任,与对佛法固有准则的持守和坚定的信仰结合起来。

释尊规定在家弟子遵守的道德规范由五戒组成,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道德上的良好表现,取决于与这些戒律相应的内在品质:即对一切众生的怜爱和同情,诚实地与他人相处,忠实于自己的婚誓,实话实说,以及头脑清醒。除个人道德规范以外,释尊还制定了父与子、夫与妻、业主与从业人员之间的道德准则,以期促成一个在各个层面上都显得和谐、安宁、亲善的社会。释尊还向君主们阐述了他们对其臣民的职责。这些开示表明,作为一位敏锐的政治思想家,释尊完全懂得,只有当权者将人民大众的福利当作自己的个人利益一样去对待,国家和经济纔有可能繁荣昌盛。

涅盘及其以后

卫塞节庆赞的第三件大事,是释尊的涅盘。在《大般涅盘经》中,载有释尊入灭前最后几天里发生的生动而又感人的故事。在积极行化四十五年以后,于八十岁时,释尊意识到自己即将舍寿。临终之际,释尊拒绝指定任何继承人,而是告诉所有弟子,在他入灭以后以戒为师。对那些过度悲哀的弟子,他一再重复开示『诸行无常』这一无可怀疑的真理,即便是觉者的肉身也一样。他请求弟子们提出有关佛教教义与修行方法的问题,并勉励他们为成就解脱而努力精进。随后,释尊右胁吉祥而卧,安详地灭度,进入『灭却烦恼、不滞生死的涅盘境界』。

释尊灭度三个月后,已证解脱的五百弟子在王舍城(Rajagaha)举行佛典结集,以汇集释尊的教诲以流传后世。结集成的三藏,给后代留下了系统的佛教法藏,使其能有法可依。在释尊灭度后的最初二百年间,佛教依然慢慢地不断传布,尽管其影响仅限于印度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到了公元前三世纪,发生了一件改变佛教命运的事,把佛教推向成为世界性宗教之路。在经历了一场千百万生灵惨遭杀戮的血腥战役之后,孔雀(Mauryan)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Asoka)转而如饥似渴地信奉了佛教,以抚平他痛苦的良心。他从佛法中得到灵感,决心以正义而不是武力来建立社会秩序。他在法令中宣布了这一新政策,并将法令刻在遍及整个王国的石碑和石柱上。在阿育王本人皈依佛门的同时,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强加给别人,而是把他所理解的佛法的基本观念作为正义的准则来弘扬,佛法给日常生活带来幸福与和谐,命终之后亦会有好的归趣。

由于阿育王的护持,佛教僧侣们召开宗教会议,决定向印度次大陆及其周边地区派遣使团传布佛法。从佛教史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最见成效的是阿育王之子摩哂陀(Mahinda)比丘为首的使团在斯里兰卡的弘法活动。不久后,阿育王之女僧伽密多(Sanghamitta)比丘尼也尾随而至。这对王室兄妹将上座部佛教传到了斯里兰卡,至今依然兴盛。

佛教在印度本土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从而形成了佛教史上的三个体系。第一阶段经历了原始佛教的传布以及由于教义上次要观点的不同而分化为大约十八个部派。在这些部派之中,流传至今的只有上座部佛教。在更早一些时候,上座部佛教就在斯里兰卡、也许还在东南亚的一些地区生根发展。在这些地区,由于相对远离印度次大陆上那些导致佛教转向的地区的影响,佛教反而得以繁荣。如今,作为早期佛教的后代,上座部佛教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

大约自公元前一世纪开始,一个新的佛教体系逐渐形成,其倡导者称之为大乘佛教(Mahayana),以区别于那些早期出现的他们称之为小乘佛教(Hinayana)的另一体系。大乘佛教徒对菩萨的修行生涯作了详细说明,将之视为佛教的共同理想,同时还提出了般若空观或『空性』(shunyata)是一切现象的真实本性的基本观点。由诸如龙树(Nagarjuna)、无着(Asanga)、世亲(Vasubandhu)和法称(Dharmakirti)等杰出思想家阐发理论的大乘经典,鼓励大胆鲜明的哲学学派。对普通信众来说,大乘经典谈到了上界那些能够帮助虔诚信众的佛与菩萨。自公元以来的最初六百年间,大乘佛教起先传入中国,又由中国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在这些国家,佛教发展为较之印度原始佛教更适合于远东地区思维方式的新的学派,在这些学派中被广为接受的是禅宗,如今已广泛流行于西方国家。

大约到了公元八世纪,佛教在印度逐渐形成历史上的第三个体系,即以秘密经文怛特罗(Tantra)为依据的金刚乘佛教(Vajrayana)。金刚乘佛教接受大乘佛教的教义,但附加上旨在加速开悟的祈祷仪式、神秘符咒及复杂的瑜伽修炼。金刚乘佛教由印度北部传入尼泊尔、XZang和喜玛拉雅山其它地区,迄今在XZang佛教中占支配地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