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苦乐又从哪里来?来源于对外境的颠倒分别。世上的人常会认为:符合我的意志、意愿,就是快乐;违逆自己的意愿,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工作,生活,不想见的人见到了,不想做的事情碰到了,就是苦。小时候因为分别心比较轻,执着也比较弱,接触的人、事又比较少,所以内心的痛苦也就比较不明显。从少年到青年、壮年、老年,随着年龄的增大,分别心也就越强,接触的人、事又多,烦恼也就越深重。因此,许多年纪大的人会觉得,在世上生活了几十年,遇到虚假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他们对周围的人事,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总是不相信,不信任,内心里面有很大的负担,岁数越大,痛苦的痕迹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可见,痛苦、烦恼依心的苦乐而起,苦乐由颠倒分别而来。 为什么会产生颠倒分别?因为对世间、人生的真相不能明了。世俗的人对于世间、人生有世俗人的看法、观点。佛法不同于一般的世俗知见。佛法揭示了世间、人生的真相——无常、无我、苦,同时也揭示了苦的来源在于我们的心,而不在于外境。有了对佛法清净的信心、决定的信解,如法修学,也就不再起错误的分别,不再造业,感苦果,便能脱离惑、业、苦的轮回,到达究竟安乐的佛果。 但是,虽然我们往往有了少许的信心,却不能持久、坚固;懂得了一些佛教的道理,却又时常犹豫不决,不能够肯定所理解的是否正确、所学习的是否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离苦得乐。这就说明,我们对佛法还没有发起决定的信解。怎样才能发起决定解呢?无非二种:一种内因,一种外缘。 外缘是善知识、同行善友帮助我们作决定。比如要到一个又遥远又陌生的地方,一人独行容易迷路,并且信心不足;如果有几十个、几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人一起走,前面又有引路的人,大家走起路来就会很有兴趣,也很有气氛,信心十足,并且不用担心迷路。如果缺乏善知识、同行善友的帮助,没有他们作为增上缘,就不容易对佛法发起决定解。 内因是自己的决定,自己真正发起决定的心、坚定不移的心,永远不再起疑惑。培养这样的决定解,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防护内心。有的人会认为,烦恼、痛苦是外境所引起的,要熄灭烦恼,远离痛苦,只有让六根不与六尘相对,让内心不与外境接触,让自身不与社会联系。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比如我们一出门,不管愿不愿意,走在路上一定会看到、听到、接触到许多境界,内心一定会有相对应的反应;即便是整天呆在房间里面,还是能够看到墙壁,还是一样会起烦恼;甚至把眼睛闭起来,把耳朵堵起来,把手脚绑起来不让它们有所动作,但仍然会感到失望,因为贪、嗔、痴、忧、悲、苦、恼、我慢、怀疑等杂染一样都没有减少。所以,如果认为可以不接触境界,这种见解就是断灭见,就脱离了事实、违背了佛法。因此,我们经常会强调尽量远离杂染的境界,原因在于初学时信解不坚固,需要借助环境的保护让心少受染污,目的是防护内心,而不是为了远离外境。要防护内心,就要在根尘相对的时候用心,要帮我们自己洁净,让我们自己宁静,令我们自性的光明启发、显露出来。所以,外在的环境仅仅是其次,防护内心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发起决定信解、远离颠倒分别的关键。 第二:因对境界颠倒分别而引起烦恼的时候,不能采取压制的办法。如果内心的烦恼一直受到压制,日积月累就会出毛病,出故障。因为自己不让这些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烦恼发泄出来,烦恼的毒素就会一直深藏在心底,积压的时间长了,毒会越来越厉害,有一天突然间就会一下子爆发出来,人就出问题了。我们常听说某人性格变得古怪、孤僻、暴躁、狐疑、傲慢,甚至走火、入魔,这当然也有前生前世业力的影响,但跟烦恼受到压制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境分别、烦恼现起的时候,不能一味压制,而要尝试去观察烦恼的相状和来源,逐渐疏解,慢慢恢复清净的信心、正确的知见。 第三:防止随波逐流。有的人觉得,佛法清净心的坚固不容易,决定解的树立更加难,算了,人活在世,反正就这样子了,破罐子破摔,爱怎么过就怎么过。他们虽然也到寺院来拜拜佛菩萨,回家还是一样,该做什么还是照做——要么去攀缘,要么随业缘。渐渐地,仅有的一点信心也消失了,更不用谈决定解的发起了。 对世间、人生的真相——无常、无我、苦有深刻的认识,面临境界的时候善于观察烦恼,防护内心,如此便能逐步坚固佛法的信心,进而发起决定的信解。一旦具足了清净心和决定解,就会进入佛法的实际修行阶段,也就是第三步:修真实行。 三、修真实行 我们从学佛的第一天开始就在修行。但如果有人问:“你是不是在修行,有没有修行?”,大多都会回答:“我没有修行。” 无论法师还是居士,久学或是初学,不管有修行、没修行,都不敢很肯定地说:我有修行。为什么?本来信佛、学佛,就是要修行嘛,为什么自己不敢说呢?这并不是客气(当然偶尔也有客气的情况),而是对自己所作所为没有信心,还有怀疑。事实上,确实很少有人敢讲自己有修行、自己对自己所修的法门充满信心。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关键就在“修”与“行”中间的两个字:真实。真实是对虚假而言,修行是真而不假、实而不虚的。如果我们不是真正用心去修行,用真实的心去修行,而是用虚假的心,用颠倒分别、妄想执着、烦躁恼乱的心去修,就不能算是修行。为什么要用真实的心修行呢?我们常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地就是心地,心地里面种的因如果不真实,就没有好的结果。只有用真实的心修行,不断种真实的因,种正确的因,所修得的果才会圆满。 怎样才算用真实的心修行?这就需要真正的发心,需要有纯正的动机和究竟的目标,以此来摄导修行,才是真实的修行、真正的修行。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学佛修行的人都可称得上真实的修行。通常所说的学佛修行,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家庭、工作、事业、学业等方面都会给我们造成压力,让我们陷入迷茫、痛苦之中。因此,相当多的人学佛修行,只是为了摆脱当下的障碍,解决眼前的问题。第二种:有些人学佛修行,是因为恐怖三途的果报,想到地狱、饿鬼、畜生道众生所受的种种痛苦,希望来生来世不要到那么苦的地方去就可以了,至于到底会去哪里,自己也不知道,不敢肯定。这种人的修行以不去三恶道为他的标准,目标仅仅局限在人天小果,对于修行的最终目的不敢想,没有信心。第三种:认为,修行嘛,就是把烦恼一点点去掉,消除内心的痛苦,目标就是成阿罗汉,证辟支佛。也就是说,自己独自修行解脱,了生死,别人的事情跟我没关系。这就是经典里常说到的“自了汉”,释迦牟尼佛呵斥他们为“焦芽败种”。以上三种情况,顶多只是方便的修行,不是真实的修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