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缘份,能与大家一起探讨佛法。诸位从全国各地来到莆田广化寺,虽然所走的路程不一样,但“条条道路通长安”,目的地是一样的。我们发心学佛也是如此。念佛、诵经、持咒、参禅等等,这些仅仅是方法上的不同,目的皆为圆满菩提;八万四千法门,行门虽然很多,宗旨不离究竟成佛。那么,应该怎样信佛学佛、修行成佛呢?第一是生清净心,第二是起决定解,第三是修真实行。 一、生清净心 一般说来,善男信女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参加法会,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因为寺院里的环境很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殿宇庄严,梵呗悠扬;觉得出家人也很好,心地善良,性格温和,礼待香客,关心居士。并且,哪个寺院法会规模越是盛大、人数越是众多,他们就越喜欢去凑热闹。这一类人仅仅是被寺院的表相所吸引,看到外表好才喜欢来,外表不好就不一定会来。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心态。第二种:为了求三宝加被,保佑合家老小身体健康、出入平安、免难消灾、吉祥如意。这种保平安的思想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不好,但不是信佛、学佛的纯正动机,不是修行的根本、成佛的正因。第三种:在家里没什么事干,刚好又有法会,就到寺院里跑一跑、住一住,换一个环境体验体验生活。这一类人的行为与修行完全是两回事,他们的心理与学佛的发心更是搭不上边。 以上几种,便是存在于一般信众中的最简单、最粗浅、甚至错误的观念。在座的大家都很有善根,应该要有参加法会的正确心态——清净心,要以清净心念佛,以清净心诵经,以清净心持戒,以清净心护持三宝。 有些居士以为,只要念多少声佛号,诵多少遍《无量寿经》,就可以见到阿弥陀佛,就可以如何如何。而事实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有一些出家、在家众,常感到很困惑:为什么光阴一年一年过去了,工夫却没有长进,还是在原地踏步,甚至背道而驰?问题出在哪里呢?因为他们的内心受到大量烦恼的染污,障碍了佛法的修学。轮回六道的众生烦恼非常重、非常多。既然烦恼深重,我们要如何修行,才能够清除内心的染污,减轻、减少烦恼,才能够越修越有进步,越修越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和喜乐呢?这就要从生清净心开始,把培养清净心作为修学佛法的前提和基础;要明了什么叫做清净心,自己有没有清净心,怎样生起清净心。 那么,什么叫做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信的一种作用,是信心对被污染的心地的净化。念佛强调信心,在净土三资粮——信、愿、行当中,信心最为首要。这里的信心主要指:相信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种种功德、种种庄严;相信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念佛往生理念、实践方法;相信六方诸佛、十方诸佛的作证(《阿弥陀经》里面,就引用六方诸佛来作证),证成释迦牟尼佛所说极乐世界的殊胜真实不虚;更重要的是相信阿弥陀佛在因地作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愿,尤其是其中的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往生愿”,这是念佛往生、十念往生的根据、来源。在四十八愿里面,这一愿特别的重要,称为“愿王”。 怎样判断我们对《阿弥陀经》的内涵、法藏比丘的四十八愿是真的相信,还是没有信,或是信疑参半?信以“净心为性”,如果真正有了信,便会生起清净心,由于清净心的净化力量,内在的无明烦恼就会越来越少。如此,便很容易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对照。比如,可以观察念佛时会不会生烦恼,对境时是否容易起分别。我们往往是不念还好,一坐下来念佛就妄念纷飞;一出念佛堂、大殿,对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种种外境,都会生起爱憎、忧喜、苦乐等种种分别心。也就是说,真正在用功的时候就骗不了自己了,自己最清楚自身的工夫、境界,最明白信的成分有多少。 那为何信心会生不起来呢?说明我们在学佛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不能化解,许多疑团没有去掉,许多障碍没有排除,使自己的内心不能生起正信,不能处于清净的状态。怎样克服障碍,建立信心,生起清净心?依净土法门而言,这就需要对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娑婆世界的杂染不净作一番对比。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是圣人的境界,依正二报都非常清净。而娑婆世界,无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我们有着身——血肉之躯,和心——心理状态两个部分,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名色”、五蕴之身。我们的内心烦恼深重,我们的身体不净常流,我们所依住的世间危脆无安,苦难充满。世间上种种杂染的境界,我们在家的护法居士、三宝弟子,体会是很深的。经常这样去观察,比较,就容易对佛法产生信心,生起清净心。 信心的初步建立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佛教的观点、知见能够真正深信不疑、坚定不移,则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对世间、对佛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就是第二步:起决定解。 二、起决定解 起决定解,就是要树立正确、坚定的知见。 我们信佛学佛,修行成佛,目的就是要“离苦得乐”——彻底远离痛苦,得到究竟安乐。如此,必须对世间、人生有深彻的透视,对佛法有决定的信解,才能够坚固信心,如理修学,最终圆满佛果。 什么是佛法的决定解呢? 第一:信解“世间是苦,人生是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世间的真相是无常、无我。无常的特点就是会变化。为什么会变化?因为无我,没有真实性、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我们的身体,青年的时候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就老了,不想动了。我们的心也是一直在变化,不能专注,不能集中,总是烦躁恼乱,妄想纷飞。又如车子,刚买的时候还是崭新的,用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逐渐就旧了,破了,不能用了。树木也是一样,最初还是一棵青翠的小树苗,慢慢长成了大树,变成了老树,最后枯死了。身体的变化状态是生、老、病、死;心理的变化状态是贪、嗔、痴、忧、悲、苦、恼、我慢、怀疑等烦恼不断出现,不断作怪,使内心不得清净,不能安宁;外在环境、资生物具也是在不停地变动,不断地从产生到变坏。世间上无论有情界、无情界、色法、心法,任何一个法都不是实在的,都是不停变化的。世间、人生的真相就是如此,一切都是无常的、无我的、苦的。 第二:信解苦的来源在于我们的心,而不在于外境。由于心对外境的颠倒分别,有了种种苦乐的感受,从而生起贪爱、嗔恚等种种烦恼、执着,发动身、语造作种种业,感得苦果。 苦乐的感受取决于我们的心,而不在于外在的环境。比如一座普通的民房,对于一个大富大贵的人来说,就会看不起,认为又简陋又不安全,不想去住;而对于一个平民百姓、一个穷人、甚至一个流浪汉,就会觉得非常快乐,住得非常舒适。同样的一座民房,富贵的人会生痛苦的心,而贫穷的人则会生快乐的心。又如,会吃辣椒的人看到辣椒就生欢喜心,越辣越有滋味;不会吃辣椒的人,闻到味道就会掉眼泪,就想远离,就会感受到痛苦。一个习惯于坐车的人,便觉得坐车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同时也感到很舒适;而对于一个经常晕车的人,坐车就是一种受罪、受苦。寺院里清净、整洁的环境,庄严、肃穆的氛围,对于一个三宝弟子来说,就会因此而生起欢喜心,世俗的喧闹对他而言太嘈杂了;如果是世间上一个比较没有品味的人,就喜欢把自己周围的环境布置得花花绿绿、热热闹闹的,装饰得非常没有格调,而寺院的环境对他来讲则会太单调。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外境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类型的外境。因此,苦乐主要在于心,而非取决于外在的环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