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观{738—839年),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华严宗的集大成者,被尊为华严第四祖。据说,唐德宗、宪宗因他长住清凉(五台)山赐号“清凉”,遂被称为“清凉国师”,可见他与五台关系之深。现在显通寺门二柱上的联书“冥真体于万化之域”、“显德相于重玄之门”,即出于澄观《华严经疏》中序文之一节。显通寺铜殿内,过去还曾祀有澄观像。 大历十一年(776),澄观登谒五台山,巡拜五台,寻访文殊灵迹,遂得拜见文殊菩萨的真容。然而,澄观并不满足。因为,文殊菩萨象征智,普贤菩萨象征理,而体现智理不二的当体是毗卢遮那佛。于是,他离开五台山而参谒普贤菩萨的圣地峨眉山,目的是拜见普贤菩萨。当时,登临峨眉并非易事,山道险峻,但他以极大的毅力登攀,终于得拜普贤菩萨的圣容。由于,澄观豁然悟解到文殊、普贤和毗卢遮那三圣圆融之念。他此后著《三圣圆融观门》一卷,即有可能是他自五台到蛾眉这一段经历的体验。 在峨眉山参拜普贤菩萨后,澄观又回到五台山,住大华严寺,并应寺主贤林和尚之请,宣讲《华严经》。此时已觉悟三圣圆融的他,深感法藏的《华严经探玄记》文章繁杂、文义简约,已不能完全适应需要。于是,从兴元元年(784)正月至贞元三年(787)十二月,历经4年,在五台山寒冷的环境中,澄观完成了六十卷《华严经疏》。此后,他还应贤林之请,在显通寺宣讲新著经疏。澄观后来被称为华严经疏主。 澄观在《华严法界玄境》中,提出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念容观的“三观”思想,实际上就是华严宗“四法界”的思想。在澄观以前,自北齐文宣王高洋始立华严斋会,华严信徒设华严斋会行华严忏法,礼拜卢舍那佛和十方佛。称佛名号,修普贤行,往生贤首国。例如,唐益州宏法师,志在华严,劝士俗、清信等五十或六十人为一福社,人各诵《华严》一卷。每十五日,一家设斋。庄严道场高座,供社主升座,余徒复位。各诵其经,毕而方散。又《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有:“真丹国土有菩萨住处,名那罗延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之句。五台山南台有那罗延窟,河南安阳宝山大住圣窟亦名那罗延窟。该处石窟系隋代高僧灵裕于开皇九年(589)开凿,窟门外侧浮雕那罗延神王(右)和迦毗罗神王(左),窟内三壁分别雕凿卢舍那佛(中)、弥勒佛(东)和阿弥陀佛(西)龛像,由此可见当时华严系统佛像之一斑。 但是,自澄观创“三圣圆融观门”说后,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像,开始流行起来。或许是由于澄观自五台至峨眉后才形成这一思想,这一华严三圣题材在四川似乎更为普遍。其中,资中重龙山93龛华严三圣像雕于大中八年(854)以前,属中唐遗物,为此一题材中较早者,窟中毗卢遮那佛螺髻,胁侍迦叶与阿难二弟子,两侧浮雕天龙八部众。文殊、普贤菩萨分镌于左右壁,各骑狮、象,各有一胁侍菩萨。门外侧各雕一身力士像。从雕刻技法和题材布局看,此一窟已呈成熟状态。此后,这一题材广泛见于四川各石窟中,如五代时的安岳圆觉洞49、63窟,宋代的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安岳华严洞等,规模日益宏大,雕饰更加繁丽,内容更为庞杂。关于华严三圣像的分期与内容排比,因本文所限不多赘述,只得以俟他日了。(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小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