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教无常观浅析(2)

那么获得解脱的圣人与同处世间的凡夫有何不同呢?佛教认为,对凡夫来说,“受乐时增贪,受苦时增嗔,受不苦不乐时增痴,不仅身受苦乐,心亦沉溺于苦乐中并增长三毒”;对于圣人来说,“多闻于苦乐,非不受觉知,彼

那么获得解脱的圣人与同处世间的凡夫有何不同呢?佛教认为,对凡夫来说,“受乐时增贪,受苦时增嗔,受不苦不乐时增痴,不仅身受苦乐,心亦沉溺于苦乐中并增长三毒”;对于圣人来说,“多闻于苦乐,非不受觉知,彼于凡夫人,其实大有闻;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杂阿含》第470经)。可见,身受虽同,心受却异,关键在于圣人彻悟了诸法之虚妄不实,于是不再有所损益,于是得到了自由。

正因无常并不直接带来痛苦,这就为菩萨在生死海中广行万行提供了可能。菩萨,简单地说,是指发心上求佛道,下济群生者。菩萨发心,往往因为不仅感觉到自身所受诸苦的煎迫,更扩而大之,产生了对众生的深切同情,从而产生了普渡有情的广大愿心。对于初发心,未断我执的菩萨来说,要做到尽量多地为众生服务,为求道精进,的确是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但是,《金刚经》一再强调,菩萨不仅要有广大彻骨的悲心,更要有对空性——无我的体认,圆融二者即要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算合格。对于一个合格的菩萨来说,随顺愿力与因缘而度化众生,大概就不是件苦事了。从中,他获得的是迥异于俗世悲喜的纯净愉悦。同时,更应看到,释迦佛立于中道的圆满教法,是色空不二的,即就在动中体验静并超脱于动静、断常两边。关于这一点,僧肇论师曾在《物不迁论》中有过极高明的论述。他根据“昔物不至今”的前提,得出了“物不迁”的结论,并形象地描绘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堪称惊人之语。但他并非以常来反对无常。他明白地说明了自己的意旨:“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耳。“当然他是有所针对的。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窥到圣境之一斑,动静不二,色空不异。那么重要的便不是避世,试图摆脱无常的世间,而是在当下远离贪执,转五浊恶世为净土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佛教的无常观并非如世人所理解的那样是悲观消极的,相反,它肯定人的自由意志,肯定人却苦就乐的追求,也就是承认人有能力与权力去追求最高尚最深刻的快乐,并指出了可行之路。如果抛却某些人因理解偏颇,所行不当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外,其积极意义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至少要比时下流行的消费主义、犬儒主义要高明得多,对人亦更为尊重、关心。(信息来源:摘自《禅刊》)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