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何等大事因缘?即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我佛应现世间,教化众生,五时设教,虽言有权实,显有迟速,原其本意,唯为此一大事因缘。令众生开悟而解脱,乃佛陀应化人间的本怀,亦一大圣教的根本旨归。迷倒众生唯有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方能出离生死之海。教下三藏十二部,种种施设方便,无非为此一事。禅宗更是直接以明心见性为标的。 然悟有二门,一曰“解悟”,一曰“证悟”。其间的分别极为重要,关系到禅宗的真生命。古时大德对此极为重视,开示学人,不殆烦劳。黄蘖禅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以来,不曾教人求知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第一不得作知解。”又云:“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黄蘖传心法要》)现今去古愈远、去圣愈遥,人根顽钝而知解发达。种种学术文化繁荣,所谓“知识爆炸”、“信息时代”云,直是现代人情量知见翻腾、卜识度量不休的同义语。详审解悟与证悟之别,对于今人就更其重要了。 何谓解悟?解悟即是从语言文字中求知解、从经藉言教中觅道理。何谓证悟?证悟即是离文字言说而直契真如实相,也即直契本心、从己分上参究得开悟,也名“真悟”、“实悟”、“彻悟”、“妙悟”。明末憨山德清禅师曰:“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然悟有解证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将去,逼拶到山穷水尽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然后即以悟处融会心境,净除现业流识,妄想情虑,皆融成一味真心,此证悟也。”(《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一) 解悟多落知见,遇着境界往往不得力。因为解悟所得,只是识心领略,所悟之理,不过是语言道理而已,于生命本分上便无真实受用。曾有解悟“心处无法、同体之义”者向益大师请益:“心外无法、同体之义明矣,如何大心不发而自利?法外无心,法法皆是法界明矣,云何逢缘又生取舍?”大师对之曰:“汝之所明者,语言道理而已。法尘妄影,尚不能自利,何况大心!已是取舍,何待逢缘,此即是汝烦恼习气。若果了同体法界,更有何习气何舍哉!”(《灵峰宗论》卷三)“果了”即是证悟! 解悟一般都粘带情识,依文解义,说明似与真际相符,用处却与妄缘不隔。古德所说:“说时似悟、对境还迷”,即是对解悟者言。《少林悬记》云:“后来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达理者少”,正是指后世学人滞于解悟、向文字中寻道理,所谓“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的现象。古来大德每云:“才开解路、便落生死”、“依他作解,障自悟门”,盖因解悟乃缘影妄心边事,堕在意根,不离分别妄见,于真参实悟,翻成障碍。憨山老人示曰:“知解习气未净,内熏般若,般若为习气所熏,起诸幻化,多生巧见,绵著其心,将谓玄妙,深入不舍。此正识神影明,分别妄见之根,亦名见刺,比前粗妄想不同,斯乃微细流注生灭,亦名智障,正是碍知见者。若人认以为真,则起种种狂见,最在所忌。”(《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一) 禅宗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名世,其真义即是要学人远离知解分别、情识妄见而直契真如、明见自性,当下契证本来大事因缘。故强调“参须实参”、“悟须实悟”。实参,即是决心超越生死无常,不求一点佛法知解;实悟,即是要当念顿空生死无常,不存一点佛法知解。知见解路,乃真参实悟最在所忌。但末世禅宗,知解之风日盛。例如公案,本来是禅匠们老婆心切,缘末世学人根性稍钝、不能当下证会而设,原是要学人横亘于心、唤起疑念、念兹在兹,作为开启本心的方法。然后世学人却卜识度量以妄心测之而有种种巧见谬解。圆悟禅师评唱雪窦《碧岩录》,即是要从正面扫荡关于公案的种种邪知妄见。圆悟门人大慧宗杲担心如此评讲公案,有使禅宗走向舞文弄墨、纯任知解的危险,甚至将《碧岩录》刻板付之一炬。但末世任知解、会道理、识量分别的种种流弊终于发展起来。中峰禅师总结当时只尚言通、不求实悟的禅风曰:“今时学者这病,在速于要会禅。禅无你会的道理,若说会禅,是谤禅也。如麻三斤,柏树子,须弥山,平常心是道,云门顾,赵州无,一一透得,是解禅语,亦非会禅也。若不妙悟,纵使解语如尘沙,说法如涌泉,皆是识量分别,非禅说也。当知禅语初不难会,凡一千七百则公案,俾之通会于片晌之间亦不难。如今之禅学者流,多是商量个语话,皆不肯回头扣己而参,所以古人目禅语为野孤涎唾,良有旨也。”(《天目中峰和尚广录·示云南福元通三讲主》)“解禅语”、“会禅”、“商量个语话”皆是识量分别的解悟,“回头扣己而参”才是证悟之道。解悟所得,无论如何高超玄妙,乃至“说法如涌泉”,总堕在识量分别中,若不向自心中真实契证,总是说食不疗饥、说药不疗疾。“苟非悟入,皆名妄解”,此等聪明境界,若执着不放,于生死饥疾之治疗,不惟无补,抑且有损。古人喻之为“识解障心,如油入面,永无出期”。有鉴于此,明末博山元来禅师对于禅宗行人“唯勉以真参实究,深戒知解”,“博山宗风,遂擅天下”。史家赞曰:“明兴二百余年,宗乘寥寥,得法师而丕振,猗与盛者!”(刘日杲《博山和尚传》)博山深悉末世病根所在,对于解悟、证悟之别,论之尤详: “禅者有二种悟门:一者,从文字语言中得解悟;二者,从已分上参究得彻悟。夫解悟者力弱,彻悟者力强;解悟者如闻人说物,彻悟者如亲眼见物。闻见虽一,疑与不疑,实霄壤之远也。” 博山进一步指出从文字语言中求解悟的诸种弊端,约有二种障、二种慢、二种怯弱心、二种安稳想,俱为禅病: “(1)从文字中解,未得彻悟者,有二种障:一者,文字障;二者,理障。文字障者,如人食蜜,愈食愈甜,于十二分教,深求谛理,生死分中,了无交涉,是谓之障。理障者,于实际理地,相似了了,如通身是宝,不得实用,于生死分中,亦无交涉,是谓之障。 (2)从文字中解,未得彻悟者,有二种慢:一者,我慢;二者,增上慢。我慢者,谓我今已悟,众生在迷,如我见处,人所不知,由引起慢。增上慢者,谓我已入至位,上无佛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佛这一字,吾不喜闻,由此起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