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是出家修道追求解脱的主要手段;是佛法的重要部分.佛法的修学纲领,不外乎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其中勤修三学是保证,息灭三毒是手段,净化三业是目的。当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也是佛教日益世俗化的关键时刻,如何修持是保证僧团的清净尤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由于佛教宗派的不同,共修持方式也各具有特色。如禅宗参禅、密宗修密、净土念佛、天台观心等诸多法门。各宗派在修持理论上虽多有融通之处,但各宗自成体系,天台以“止观双修”为主;禅宗以“顿悟成佛、无修之修”为主;净土则提倡“念佛往生”等修持方法;以示中国佛教的修持特色。天台主张“止观双修。定慧双开”来源于当时佛教分成的两大派系,北方佛教重“禅定”南方佛教重“义理”。在《慧思传》中记载“宏门义重,至于禅法,盖蔑如也”盛行义理的是《般若》、《三论》、《成论》基本上都是大乘空宗的学说,北方重禅定,倾向苦行,盛行禅法与净土。智者大师把“止观双修”作为天台宗最基本的修持方法和重要修持原则。在南北朝时期,南义北禅各执一端的佛学在“止观”学中得以统一。其中,天台的《摩诃止观》、《六妙法门》、《童蒙止观》等著述,集中了智者大师对止观学说的总结和阐发。 天台的“止观”作为一种修持方法,在理论上已受到当时佛教的关注。那时已流行的《大乘起信论》对止观学说作了系统的说明:“云何修持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耶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双现前故,”又指出:“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还主张:“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大乘起信论》将止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本着“止观俱行”的主张,把禅定与般若合并为“止观门”以“止观”统摄佛门去实践修持。慧思大师提倡禅修,他有感于南地偏重义理,轻视禅观的情形,双开定慧,白天谈教理,夜里修禅定,并说:“禅智方便般若母,巧慧方便以为父,禅智般若无著慧,和合共生如来子”以定慧双举,打开了通向义北禅的合流之路。 智者大师在《童蒙止观》中谈到:“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籍,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当知此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从这段文里不难看出智者大师对于止观学说的独特阐述,不在于他对前人“止观俱行,止观双修”主张的总结和重申,而在于他以天台的圆融思想“说自己心中所行的法门”。以圆融不二理解止观、定慧的关系,强调止观法门内在的统一 智者大师更强调“止观”是同一修持法门,而非分别彼此的两种方法,他在《摩诃止观》中指出:“止观自相会者,止亦名观,亦名不止,观亦名止,亦名不观”。正是以天台的圆融思想理解止观双修的主张,在修持方面才得于更好的贯彻,其次,智者大师联系了“三谛圆融、一念三千”的学说,对止观作了重新的解释,他以为止观修习的根本内容和目的,在于把握体悟“诸法实相”而“实相”之理,即是空、假、中三观的圆融互具,《摩诃止观》把止和观各分为三,止三种,即:一,体真止,二,方便随缘止,三,息二边分别止。观亦有三:一、从假入空观,二、从空入假观,三、中道第一义谛观。天台止观的修持方法最终落实到“一心三观”上,这样,在一心中修持三止三观,把握“圆融三谛”体证“诸法实相”达到中道理境,形成了天台“圆顿止观”的修持观念。 天台的止观学说。对佛教思想产生可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即丰富了天台学说的特色,也影响了其他佛教宗派的修持观,元照大师在《童蒙止观》序中指出:“若夫穷万法之源底,考诸佛之修证,莫若止观,天台大师,亲承灵山,承止观也,大苏妙悟,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故入道者不可不学,学者不可不修”。显而易见,止观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系统关系。 天台以定慧并举,止观双修为原则,表现出对“观心”法门极为重视,智者大师在《法华会义》序中指出,“心即实相,初观为因,观成为果,以观心故,恶觉不起。心数尘劳;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这一点形成了向内用功的修持特征,这一内向性的特征对其它宗派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惠能大师提出,“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并把止观,定慧关系规定为体用关系,在《六祖坛经》中提到,“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在惠能大师看来,“佛”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在每个人的心中,“自心”不觉悟,即便整天诵经、念佛、坐禅、行善都是无功办道,因此“明心见性”、“自心”的觉悟是成佛的根本条件,而“见性”在本质上不需要累世的修持,是在人们当下一念心,都有可能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这是禅宗顿悟见性的修持观,以其“直指心源、当下成佛”与天台的“止观双修”形成了区别。 明代蕅益智旭大师所著的《教观纲宗》中,一开始即提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以教观并重修习实践相结合,使止观双修,定慧双开成为各大宗派公认的修持标准。事实上,古今大德的左判右摄,都是为了使人更加明白佛法的内容和修持的系统方法,天台止观修持的学说,在古代南义北禅学风修持方法的分歧达成了新的局面,也代表了佛门修持的整体风格,落实到具体的修行实践中。(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作者:门真) 编辑: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