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六门教授习定论》要义(4)

甲三 明依六门而修定故得六种圆满 颂曰: 显意乐依处,本依及正依,世间定圆满,并了于出世。 此颂与“总标六门”颂相应。如最初说求解脱者,为显意乐圆满;若依心修定,必须依托积集解脱资粮,故积集义为显依处圆

甲三 明依六门而修定故得六种圆满

颂曰:

显意乐依处,本依及正依,世间定圆满,并了于出世。

此颂与“总标六门”颂相应。如最初说求解脱者,为显意乐圆满;若依心修定,必须依托积集解脱资粮,故积集义为显依处圆满;于住勤修习显本依圆满,因为如经中所说:“佛告诸比丘,汝等先当依定,能尽有漏,是我所说,若欲求出生死海者,离于正定,无别方便。”得三圆满,显正依圆满,明师资承禀,决定可依;有依修定人显修习圆满。诸有智者,如前所说,远离放逸,正修习时,世间诸定,悉皆圆满,并及于出世间定咸能证悟,显得果圆满。

三.本论的特点

吕澂先生云:“稽之历史,佛学部派中,上座部最重定学。由上座部分有化地部,乃至旁及大乘瑜伽行系,对于定学之研究,皆称完备。”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已两千余年,其十大宗派之分化与演变中,亦无不以静虑(止观)法门而修学之依止。如天台智者大师之《童蒙止观》、《六妙法门》、《摩诃止观》等。所以吕先生总结云:“而大乘谈定之书,则以无著所传《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之《三摩呬多地》、《佛所成地》、《声闻地》等为详,余如《显扬》、《庄严》亦有谈及,但最精粹之作则本论也。”(引自《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二之《六门教授习定论》

由此可知:由于吕澂先生对本论崇高之评价,故于学人对修习禅定来说,应了知本论的殊胜特点在何?依何经建立?其相互关系怎样?

谈起本论之殊胜特点,吾等应当知道:往往许多学人在修习禅定时不得其门而入,因为一般修定者均认为修习禅定只是停留在浮浅的调身(身体在静坐时之姿势:即端身正坐)、调心(因调身而使内心调节到安详宁静,使心不散动)、调息(因调身、调心而进一步使出入气息通畅匀称)等表面形式功夫上,根本不能深入细致地领会修习禅定之方法,更谈不上依本论去学修。

所以,吕澂先生又云:“佛法实践,通称瑜伽。”(引自《吕澂佛法论著选集》(卷二)中《六门教授习定论》p1068第2行)为此,为修定者指明了方向,找到了着力点。在他以《显扬圣教论》所云“依止三摩钵底,发起般若波罗蜜多瑜伽胜行,即此正慧能到彼岸,是大菩提最胜方便,故名瑜伽”为引证,而后又云:“因知瑜伽为正觉之方便,亦即是般若。而三摩钵底则其依止也。定即为佛法实践之所据,其要可不待言矣。”(引自同上)

“瑜伽”是依据《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建立,而《分别瑜伽品》主要是以瑜伽为定学之意义宣讲,故其内容是用二十六门中依慈氏与释尊对答而彰显大乘止观。

至于本论之优异特点,只有通过《分别瑜伽品》之比较研习得以彰显。

1、在“意乐(求解脱)”一门中,所言“于三乘乐脱,名求解脱人”等四颂,说明其为定学之本,即定之目的在于求解脱,因为瑜伽定学大小相共,故云“三乘乐脱”。亦即是说:因为三乘圣者之种性发心均虽有差别,但其修定之义趣均是求解脱,然而,此处最容易使学人误解成为修行只是为求解脱出离,勿须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因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因有众生而起大悲,因起大悲而发菩提心,因发菩提心而成无上觉。”又云:“众生是福德的海洋,众生是智慧的源泉”。所以《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止观依住门”云:“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是以菩萨法假安立,不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正是此义。

2、在“依处(积集)”一门中,如经言,必先修习多闻,谓于佛所说教义,随顺多闻,并能受持,而生正信,又与理契合,心地明朗,故又名净信(种植善根)。又因乐闻正法而思惟其义,决定胜解故断疑。因为断疑生信,除诸热恼,则对正法弘流,则更须潜心修学直至圆满成办。

由以上可知:此门正显依闻思修三慧学次第修学佛法直趣解脱出离。正如《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止观三慧门”所言之大义是:“依闻、思、修三慧止观,各有什么特点?”“依止于文,但如其说,能善意趣;随顺解脱,而未领受成解脱义,是为依闻慧修止观的特点。亦依于文,不唯如说,能善意趣;近顺解脱,而究竟现证解脱,是为依思慧修止观的特点。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证得相应解脱,是为依修慧修止观的特点。”

3、在“本依(于住勤修习)”一门中:即论述修止观前准备工作(住),因其中列举九住之说,亦即先有专注,而后才有能修止观。此九住虽相似于修止,但以作止观之准备,并非真正的止观。此为本论之特殊性——故名为本依。又在“修习(有依)”一门中,颂云:“心缘字而住,此是心寂处,说名奢摩他(止);观彼种种境,名毗钵舍那(观)。”又颂云:“复是一瑜伽,名一二分定。”可知定之前因(九住)虽偏属止,而为定之自体,但不仅限于止。因其定之自性适合止观而说。而为定之自性有一分(或止或观)二分(止观双运)之别。这正与《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之“止观所缘门”所言之“有分别影像或无分别影像”多是单修观或单修止之凡位菩萨而言,而事边际所作成办,是指圣者以破我法二执现观境中止观双运而言。

4、在“本依”一门中,所谓依本论而修学,无论是自己思惟,或从他教于静虑法而起加行是谓明人。如此分别为随法行种性和随信行种性。

而《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止观随行法行门”大意所言“菩萨学习依大乘教法,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名法随法行;若不依经论闻思修学,但依相信的大德高僧口头传授进行修学,名法随信行。前者主要依法不依人,正确性教大,佛称之为利根性;后者主要是依人为主,正确性稍差,佛称之为钝根性。为何佛对此二人不以非高非低评论,而只从根性利钝上来判别?主要是前者能随佛所说教法进行学习,在知见上能分辨高低邪正,见解较为敏捷;后者知见敏捷度稍差,故称钝根。但是法随法行亦必须有大善知识开示讲解,才能闻思通达,其间亦有随信行的成分;后者虽是相信人为主,但所信之人亦必善达法义,有一定修持,才能取信于人,故后者亦有随法行的部分。(引自唐仲容《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精释》)”

所以,判别随法行与随信行之差别谓依三法印、大乘一实相印,四依四不依之标准来衡量。希诸学人慎重,勿令废弃。

5、在“于住勤修习”一门中所言之“四种作意”是以荷负(任事而能期其圆满成就之胜任)为性。作意即作动其心,令心生起,而后进行思惟。有情则心以思为性,思后而有造作,故作意之体性是思惟。此门论述有四种作意与前住九相之间关系则《深密经。分别瑜伽品》未曾谈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