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礼仪漫谈(发帖人:且听风吟 ) 一、礼的产生、演绎及佛教礼仪的由来 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与中国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悠久的历史传统,尤其是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但是这两个文明古国的“礼”之产生的原因却是一致的,都是从原始宗教形式的祭祀而来。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某些不可抗拒的现象,认为有一个神在主宰着的,只要对这些神进行祭祀,就能够获得好处。举行祭祀就需要有一定的规矩和动作,这种规范的动作就是最初的“礼”的形成。如《说文解字》说:“祭神以致福,为礼。”后来引伸为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等等。《论语?为政》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时的“礼”是一种孔子所理想的社会大众普遍遵行的行为规范,所以《论语?学而》又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是说:礼的用处就是从容不迫地遵从自然的法则。先王(文王)之所以能够完美,是因为无论小事大事都合乎此礼。孔子一生到处讲学,其所教导的概括起来讲,不外乎仁、义、礼、智、信五常,可见“礼”的重要性。所以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然而,荀子却主张人性本恶,他说:“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也就是认为必须以圣人所制定的教化、礼仪约束人之行为使之向善。他著的《礼论》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到此,明显地成为了一种法律,用来控制、约束人的行为举止。后来又引伸为礼貌、礼节甚至礼品、礼物等等,所谓“以礼相待”、“来而不往非礼也”。越后来,“礼”的含义就越丰富。还设立了“礼部”(掌管礼乐、祭祀等的官署)、“礼官”(掌礼仪之官)、“礼堂”(讲学习礼之堂)、“礼教”(礼仪的教化)、“礼法”(礼仪和法度)、“礼书”(祭祀程序之书)等等......所以,中国真不愧是“礼仪之邦”。 在印度,最初的“礼”也是一种祭祀的仪式。印度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大约在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时,出现了著名的“四吠陀典”,提出:“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等三大纲领。其中《沙摩吠陀》意译为歌咏明论,即是“礼仪美言智论”之意。《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第十二个颂说:“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长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出首陀罗。”因此,而对每一个种姓的行为都作了极不公平的规定,这种“礼”的规定长达数千年之久。不过,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佛陀出世、六师等沙门思潮的兴起,都公然反对种姓制度。佛教在反对婆罗门教的不合理的制度之外,同时也吸收了其中一些仍然有用的礼仪,从而形成了独立而又系统的“佛教礼仪”。及至佛教传入我国,中国人便用自己的尺度“礼”来衡量能否接受这外来的文化,经过长期的观察与适应,与儒家文化相接合,能够接受的就全部接受,不能够接受的就进行改革,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教礼仪,律宗的成立、佛教各种清规的产生、各寺庙的共住规约,都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 二、佛教礼仪的意义 在佛教中,礼仪又叫行仪、威仪等,是一种礼节、节制,具体是指佛弟子们的日常行为规矩、准则。在佛成道后的十二年中没有制定戒律,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十二年后才有人做了不符合佛法的事情,所以佛陀才开始制戒的。佛教把一切行为分为三个部分:身业、口业、意业。日常行为不外乎行、住、坐、卧四威仪,这四威仪只是三业中的“身业”。修行就是对这“三业”进行修改、修整。“佛教礼仪”就是对“身业”与“口业”的一种示范。如马胜比丘的威仪行路,感动目连、舍利弗来归依佛,成为佛的两大弟子。如偈云: 守口摄意身莫犯, 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 如是行者得解脱。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的“守口摄意身莫犯”之礼仪,其目的就是“莫恼一切诸有情”,从而达到“如是行者得解脱”。所以佛教的修行人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规则。从一出家开始就是沙弥的“十戒二十四威仪”,然后等受了比丘戒就有“二百五十条戒律”,到受了菩萨戒的“十重四十八戒”时,统称“具足戒”,就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为什么佛陀要制这么多的行为规则?正如古大德所说:“形仪敛束,敬道顺俗;内长信心,外生物善故。”这是“佛教礼仪”的真正意义所在。 为什么佛教对表面的行为也这么注重呢? 所谓“行于内,表于外”,佛教认为行为就业,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是要受“因果律”之约束的,善恶好坏取决在人,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来创造的,如果能够使自己的行为如法如律,便能够解脱眼前和将来的痛苦与烦恼。 三、佛教礼仪的内容 1、佛弟子之行仪 佛弟子是指学佛的七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如上述所指出的那样,从一学佛开始,就产生了对行为举止的调整,在不同的阶段,而有不同的规矩,从“三皈五戒”直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善因法师著《学佛行仪》一书,详细讲述了佛弟子的日常生活当中最普遍的都需要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有二十四条:敬佛、敬法、敬僧、居庵、事师、事亲、居家、待客、读书、为官、经商、务农、司工、作务、礼诵、坐禅、受食、睡眠、入众、看病、寂居、出外、务丧、住禅堂。 2、一般信众之礼仪 对佛教有好感,也相信佛教所讲的道理,但没有正式成为佛教徒的,我们都把他称为一般信众。一般人到寺庙里去,虽然不是正式的佛教徒,但为了礼貌起见,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仪,这里分以下几点:入寺、进门、请教、称呼、合掌、问讯、烧香、拜佛、观赏、听经、法会(浴佛、普佛、课诵、忌日、朔望、拜忏、焰口、水陆)、用餐、入厕。 四、佛教礼仪的特性 1、宗教性:佛教虽然主张现世的自我完善,但是他对佛、菩萨、老师的崇拜,并且认为通过这种礼仪上的恭敬能够获得善业的美好的果报,这是佛教礼仪具有的“宗教性”一面。 2、对治性:佛教的戒律分止持和作持:止持是防止过错、叫“诸恶莫作”;作持是努力向上、叫“众善奉行”。 3、区域性:佛教产生于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宗教,一般说来有三个系,即传入中国汉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的“汉语系”,也叫“汉传佛教”;传入XZang的“藏语系”,也叫“藏传佛教”。传入东南亚及我国云南一带的“巴利语系”,也叫“南传佛教”。在各个不同的地区里,佛教的律制与礼仪也随着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而产生不同的礼仪,这一点在佛陀时代也是允许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