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4)

问:底下一个问题说,佛在忉利天为母讲《 地藏 经》时,当时听经的弟子们是否也都有神通到天上参与法会? 答:有的,有神通的都能到天宫参与法会,像佛的这些常随众,都有神通,都有这个能力。我们在「凡圣迷悟示意


  问:底下一个问题说,佛在忉利天为母讲《地藏经》时,当时听经的弟子们是否也都有神通到天上参与法会?

  答:有的,有神通的都能到天宫参与法会,像佛的这些常随众,都有神通,都有这个能力。我们在「凡圣迷悟示意图」里面显示的很清楚,诸位要常多看,只要你把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放下,你这个能力就恢复。所以六种神通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不是外头来的,本来就有的。为什么没有了?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三种障碍住了,所以这个能力不能现前。你放下执著,就证阿罗汉;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放下妄想,你就成佛。这三样东西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佛只能够说明白,佛没有办法把我们去掉,解铃还是系铃人,我们自己迷了,还是要自己去觉悟。

  佛告诉我们,觉悟的秘诀就是放下。放下,你先要看破,这是假的,不是真的。《般若经》上讲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会念,会念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迷惑。这是佛说的,不是自己境界,所以自己要真正去参去悟。六百卷《大般若》总结,就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真的,一点都不是假的。

  所以学佛的同学,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像印光大师讲的,作「死」字想。你看我睡觉了,不是死了,一切都空了,每天晚上都死一次,第二天你又复活了。你想想看,你睡著的时候,这个世间什么是你的?你作梦,到梦中境界去了,哪一样是你的?从这里会觉悟。你能够常常作如是观,你对这个世间什么事情看得很淡。看淡好,看淡就很容易放下,不再执著、不再分别,你的心就恢复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智慧才能通达诸法实相。

  问:底下一个问题说,在家居士送往生,为了庄严道场做一些莲花,上面写著「花开见佛」和纸幡上面写佛的名号,用后将之火化可以吗?

  答:可以。

  问:第八,请问何谓「带业往生」?

  答:这个「业」就是一切造作,佛给我们讲的,执著是业,执著善是善业,执著恶是恶业。善业,三善道,果报在三善道;恶业,果报在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谓带业往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业习没有断。跟其他法门不一样,其他法门一定要断。譬如说你的见思烦恼如果不断,你就不能证阿罗汉果。阿罗汉,一般讲有四个等级,我们讲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须陀洹,初果就要放下见惑,就是一切错误的见解,他放下了;换句话说,他的见解是正确的。在经上讲的,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他断掉了,证须陀洹果,小乘初果。我们《华严经》上讲的初信位的菩萨,我们现在讲十信,现在是第十信,初信位的菩萨断八十八品见惑。

  这八十八品见惑,简单的说,佛把它归纳起来,归纳为五大类,第一个是身见。由此可知,初果或者初信位的菩萨,不再执著这个身是自己,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初果证得。初果证得的是少分,二果斯陀含,他所证得的是半分,一半,三果证得的是多分,四果证得的是满分,圆满。这就是见思烦恼断了,我们《华严经》上讲的执著,对世出世间法都不执著,证阿罗汉果,在《华严经》里面讲的七信位的菩萨。我讲的时候,把这位子配成四果四向,刚刚好,小乘的四果四向。

  如果再把分别放下,那就是菩萨,菩萨有三贤十圣。在别教讲是三贤菩萨,如果说《华严经》里面讲是圆教初住菩萨,这是圆教,《华严》是圆教,初住菩萨。妄想也破一分,所以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一分法身就是圆满法身。他为什么不叫圆满?因为无始无明习气没断,无明真的没有了,还有习气没断。所以往后,华严会上往上去的还有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是习气。习气没有障碍,不障碍,所以他跟佛一样,在十法界里面应机说法广度众生,他没有障碍。这个一定要晓得。

  带业往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断,见思烦恼没断也能往生。这是无比殊胜的法门,断烦恼真不容易。他不断烦恼,怎么能去?伏烦恼。你要有能力把你的烦恼伏住,所以用念佛的方法。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这个要真用功夫,我们看看念佛的真用功夫的人不多。真用功夫,怎么个用法?念头才一起,南无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就打掉,这叫真用功夫。譬如说我们眼睛看到顺自己意思的,顺自己意思就喜欢,喜欢是烦恼。喜欢是情爱,一生起,「南无阿弥陀佛」,把它压下去,让你心都变成阿弥陀佛;遇到不顺境,生气了,心里不高兴,南无阿弥陀佛。你能够用一句阿弥陀佛把你的喜怒哀乐摆平,这叫功夫,这叫压住。

  所以念佛不是早晨念一个钟点,晚上念一个钟头,不是,那是练习,叫早晚不要忘记。真正功夫是什么?在起心动念,在自己七情五欲,这个麻烦大了。所以心才一动,古人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心起心动念,这是念头起来了。什么叫觉悟?念佛人这一句佛号提起来,就是觉悟。我用这一句佛号把我所有这些喜怒哀乐统统换过来,让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其他的念头没有,这个叫功夫,这叫会念佛。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照样还有喜欢,照样还要发脾气,有没有用处?没有用处,那个不能往生。

  所以会念,会念的就是他能用这句佛号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这是我们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他能保持。时时刻刻都能保持,就用这一句佛号保持著自己的清净心。这五个,用一个就行,我们净土宗最著重的是清净,心净则佛土净。只要心清净,当然就平等,当然就真诚,一个得到,五个都得到。所以《华严》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叫会念。天天念佛,还照样发脾气,还照样起贪瞋痴,那就不会念。那个念佛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往生,这个要知道。我们自己要是真正想往生,就要真下功夫。真下功夫,用这一句佛号要摆平自己的烦恼习气,这叫带业往生。你并没有断,到西方极乐世界再断。

  问:下面第九个问题,请问何谓「因果不空」?

  答:因果为什么不空?你们想想为什么不空?分别、执著没有放下,当然就不空。譬如说某人跟我过不去,怀恨在心;怀恨在心,将来以后总有报复,一遇到机会他就报,那就冤冤相报。你报的时候,他也不甘心,他并没有说「我过去欺负你,你今天欺负我,算了,拉平」,结就解开了;他并不是这么想,他说「你欺负我,我还要报复你」,所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这叫不觉,它就不空。哪个人要是觉悟了,「算了,我就受了!下次我不再报复他」,这个结就解开了。你从这个地方去想,你就知道因果为什么不空?分别执著没有断。分别执著断了,因果就没有了,冤冤相报就没有了,讨债还债也没有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