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第三个问题,学佛之人应常怀平等心,远离一切善恶分别,既然如此,应对西方与娑婆等而视之,为何还要求生西方? 答:这个问题在理上讲是没有问题,在事上讲差别很大,理上绝对没有问题,娑婆跟极乐平等。再说我们跟阿弥陀佛也是平等,我何必要念他?是不是?我们两个虽平等,他成佛,我还在当凡夫,你说要不要跟他学?这道理在此地。人家已经学成功了,实在讲凡夫跟佛我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差别在哪里?就是人家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起心、没有动念,这就成佛了。我们这个做不到,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起心动念、会分别、会执著,那就永远当凡夫,所以凡圣差别就在此地。 我讲得很明白,如果说执著没有,还起心动念、还有分别,那是阿罗汉,没有执著;菩萨?菩萨分别没有了;佛?佛起心动念没有了。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讲到总的原则就这么一句话,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本来成佛,你跟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决定没有两样。麻烦就在这里,你现在为什么还要执著?你不执著你就成阿罗汉,为什么还有分别?不分别你就是菩萨,就这么回事!所以你常常想到什么事情不要执著、不要再分别,那么阿罗汉、菩萨这一生有指望;如果还是那么样的执著分别就没希望了,那就永远搞六道轮回,就这么回事情。 所以你想想要不要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去说老实话,断妄想分别执著比较容易,为什么?那个地方的生活环境好,人事环境也好,人心都是清净的,你看了不会生烦恼。可是我们要自己有清净心才能去得了,自己心不清净,到那个地方把人家的环境染污了,他们不会接受的;阿弥陀佛纵然慈悲,你到那里把人家环境破坏,大众不能接受。这个道理很重要,心净则国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这才是真正第一个条件,心要清净。 所以念佛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把清净心念出来,怎么个念法?我们今天遇到,分别执著了,遇到这些事情,赶快念阿弥陀佛把这个事情放下。所以用一念(阿弥陀佛这一念)止一切妄念,这是一个方法;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不要了,你要阿弥陀佛,你还是分别执著,然后你才晓得这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手段。为什么我们不用观想?观想难,譬如《十六观经》,为什么不用?观想想久了就著相,就执著那个相。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把那个相拿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相拿掉不容易,这句名号去掉很容易,因为名号是假名,容易去,相可不容易去。所以持名比执相要殊胜多了,就是将来你要放下比较容易;观想成功,放下是非常不容易,印象太深,就这么个道理。所以我们选择,这也是佛教导我们的,选择持名念佛这个方法,到极乐世界舍容易,不到极乐世界可不能舍,到极乐世界就可以舍。 问:第四个问题,如果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离苦得乐,是否是一种分别执著? 答:你对於净土经教应当努力再深入去学习,你就明白了。如果我们有分别执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行,这就是极乐世界的殊胜。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成就,都要断妄想分别执著,就是断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大小乘经教里头都说得很多。没有说不断烦恼能够出三界的,没这回事情,这三种烦恼是六道轮回的根本。最严重的就是见思烦恼,见就是见解,思是思想,就是你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你看错了、你想错了,这是最严重的,这个能够放下之后,六道轮回的因就没有了。所以只要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再执著了,你就很容易脱离六道。 脱离六道是证阿罗汉果,但是没有离开十法界,六道之外还有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圣法界,你在那里面,还没有办法证得一真法界。必须再要把分别舍掉,分别是尘沙烦恼,放下,破一品无明,破一品无明就是起心动念没有了,也放下了,这样你才能够超越十法界。十法界外面叫一真法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极乐世界也是华藏世界,都要断惑证真。唯独净宗这个法门特别,不需要断,但是要控制住,它虽有,不起作用,这叫带业往生。八万四千法门没有带业的,带业只有这一门,所以这比较容易多了。那个断实在是难,控制住那就容易太多了,你只要能控制住。 所以时时刻刻提高警觉,用什么控制?用这个名号来控制,我们不管是善念、是恶念,欢喜都不行,七情五欲只要一动,阿弥陀佛马上把它压住,这叫会念佛。压久了它就起作用,不念佛也能控制得住,这个时候你就保证往生,只要能控制住,那个时候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功夫好的可以自在往生,自在往生就是想早去也行,想到我寿命终的时候也可以,或者寿命已终我还想住几年也可以,这叫自在,生死自在。这个理跟事都要清楚、都要明了,所以这不是执著。我们就是因为执著,烦恼习气在这个世间断不了,我们换个环境,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那个地方修学的环境比我们这里殊胜太多! 问:下面一个问题,能听见佛菩萨说话,请问这属於内在的还是外在的?还是属於前世修因所得? 答:这个话很难讲,能听到佛菩萨说话,是真的佛菩萨、是假的佛菩萨?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现在冒充佛菩萨的太多了。你要是知道这些事实真相,就是听到、看到也不要放在心上,常常想著《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生欢喜心,这就对了。《楞严经》上讲得好,凡是见到这些相,你不把它放在心上,对了,一放在心上,著魔了,你就吃亏上当,为什么?你著相了。立刻妄想分别执著全部带动了,而且你还会炫耀:我看到佛,听到佛,你们功夫都不如我。不知道自己著魔了。很多,要小心谨慎。 所以你这是听到,你心里想对你自己的修学是有帮助还是有损害?你要从这上看,他跟你讲的对你所修的这个法门是有障碍还是有帮助。我修的这个法门,对我的法门有帮助的我可以听,如果他说这个法门不行,你要去改学另外一个法门,那就麻烦来了,这决定不能接受。《金刚经》上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选择一门,就是一门深入,你一生不改变才会有成就。常常改变,常常听别人的这些意见,自己没有主宰,很难成就,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问:第六个问题,夫妻的卧室如果同时作为书房,是否对佛经及圣贤经典不恭敬? 答:像在香港居住这么拥挤,每家的房子都很小,我看到我们许多同修的房间大概只有四、五百尺的样子,那就是没有法子;甚至於房间比这个还有更小的,只有这一间房。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可以用一个橱柜,把经书放在橱柜里,不用的时候门关上,这样就很好。佛像也是如此,我们拜佛的时候把橱柜打开,拜佛,拜完之后把它关起来、收起来,这是个恭敬心。所以有个小佛龛。像日本的小佛龛,这么小小的佛龛它都有个门,很有道理,平常不拜佛的时候他把门关起来,你看不到佛,拜佛的时候他再把门打开。所以那个设计都很有意义,而且也很恭敬。我们对经书也是用这个方法,这样就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