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信、愿;「阿弥陀佛」:行(2)

就像父母为子女一样,为了让子女过好日子,就发愿:「我将来挣一笔钱。」发了愿之后,他还要去劳作,流汗、出苦力,到处去辛苦工作。最后,他的愿望实现了,「我终于攒了一笔钱,一千万。」攒到之后,就把它放到一
就像父母为子女一样,为了让子女过好日子,就发愿:「我将来挣一笔钱。」发了愿之后,他还要去劳作,流汗、出苦力,到处去辛苦工作。最后,他的愿望实现了,「我终于攒了一笔钱,一千万。」攒到之后,就把它放到一张小支票里面,放个小纸条,说:「我儿啊,这个给你。」那这个儿子如果不相信、不接受,或者接受了也不认识,这样还是得不到,等于是当面错过。

阿弥陀佛亦复如是,怜悯我们只有造罪造业、不能修功立德,所以,五劫思惟发愿、兆载永劫修行,万德万行圆满具足,浓缩在这一句六字名号里面,说:「给你,十方的众生,你称念我的名号,来生我的净土!」我们当下接受了,当下信知这句名号就是救度我的一切功德,那我们当下就获得阿弥陀佛所赐的功德,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我们有了阿弥陀佛的佛行,还羡慕不羡慕菩萨行呢?羡慕也是羡慕,不过我们本身,站在哪个角度来讲。菩萨能六度万行、广度众生,可是,我们凡夫做不到。现在我虽然靠自己的力量做不到六度万行,可是我本身已经拥有了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一切功德,这样,也不感到遗憾说:「我如果没修这个法门、没修那个法门,我就感到遗憾。」也没有;也不会觉得不满足:「哎呀!我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能不够啊,再加上别的经、别的咒吧。」──「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了,还有不够吗?就圆满了,没有不充足的。

下面就得出结论: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因为这样的道理,因为六字名号具足这样的功能、有这样的一种含义,所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必定往生。

这样的解释稍微的教理化一些。

总之,善导大师是把六字名号解释为信愿行都圆满。「南无」两个字就有信,「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阿弥陀佛即是其行」。这个叫信愿行。

而且,这个信愿行不是我们凡夫浅显的修持功夫的信愿行,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所具足的,就是阿弥陀佛名号里面所圆满具足的信愿行,成为我们的信愿行。所以,这个是一切功德已经圆满了。

所谓的「功德资粮」、「信愿行三资粮」,在哪里呢?就其根本来讲,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所以,这六个字就是信愿行。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23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