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督徒变成佛教徒的心路历程(5)

答:对了!对了!对了! 【佛教是包容其他宗教的】 问:刚才老师讲到以前也曾想要当基督徒,我的过程也是,我也是觉得基督教没有给我一个安慰,没有办法让我想要继续去追寻,反而给了我很多疑惑。像我有一个满好的

答:对了!对了!对了!

【佛教是包容其他宗教的】

问:刚才老师讲到以前也曾想要当基督徒,我的过程也是,我也是觉得基督教没有给我一个安慰,没有办法让我想要继续去追寻,反而给了我很多疑惑。像我有一个满好的朋友生病了,那个时候我还是基督徒就去向他传福音,我说这是神要救你,因为神是爱你的,衪藉着这个生病让你休息,重新检视自己,所以你得救了,祂是要救你的,我们也拼命祷告,朋友也生起一线希望。当病人活着的时候,我们说这是神的旨意;当病人死了,我们也说是神的旨意,而如果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妈妈生了重病了,我想她一定是想要活下去的,如果神爱她的话应该让她活下去。但是如果好了,你要感谢上帝;死了,你也要感谢……所以我突然产生了疑惑,好像开悟了,原来这只是大家一种互相依靠的社会行为,就在那一瞬间,我对基督教的信仰就停止了。后来因缘际会我回台湾,有时间看了一些书,才慢慢觉得佛法解释的道理我比较能接受。

我想问老师,是不是像耶稣基督这些宗教所处理的问题就是生死的问题,可是佛教还处理到“无明”到“本明”那一段,我很好奇可不可以这样去想:基督教也好回教也好印度教也好,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一些怪人或者先圣先贤,他们对于宇宙或者是对于人的自我自性有怀疑、有好奇,所以他们就去追寻,然后真的有所谓的灵魂出窍,看到超越了肉眼的境界,看到了宇宙的真相,所以才会有这些宗教的书。基督教的排他性很高,接触到佛教以后我觉得佛教是包含基督教的,但我也不去跟基督徒辩论,因为我觉得我们是无争的,我不知道这样子的想法是不是健康?

另外一个问题,我不晓得大家在追求佛法的时候,所期盼的是什么东西?老师说是在追求我们的自性,我很想要有比较多的时间来看书,可是我觉得现在这一世的生活就把人绑得紧紧的,我最近之所以会比较急迫想要寻找答案,可能就是到了某一个阶段,因为我觉得四十多岁了,到底要走到哪里去呢?这一生都被俗务所绑,我实在是有很多的困惑。

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佛法是不是包容的”?你的印象也是我的印象,我认为佛法是包容其他宗教的,反而是其他的宗教不接受佛教的包容。以我母亲为例,她接受天主教,所以她接受圣母玛利亚,我母亲觉得圣母玛利亚就是观世音,问我同不同意?我说同意。她说圣母抱着一个小娃娃那就是送子观音嘛!我说我同意,我没有问题。她又问:基督教的上帝存不存在?我说:如果可以接受上帝就是佛性,就是每一个人的自性即所谓的上帝,如果这样子的话我就没有办法分辨天主教和佛教的差异了,就找不到差异,根本就一样。为了这件事,我母亲特别去请教神父可不可以这样子?但是神父不同意,我就说那是他不肯,我可以接受也能够谅解他们的不同意,并不是说他们一定要同意,他们不愿意也可以,如果是不愿意相等,那么天主教就是天主教、佛教就是佛教,所以我的看法跟你相似,认为佛教是比较超然的。

【在生活中以境验心就是修行】

第二个问题你问的是生活中的俗事,我们面对这些俗务同时又想要追求心灵层次的深度,这两者好像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告诉你,佛法看这两件事情是一件事情,我们是拿外面的事情来检验自己的心,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俗务就是我们所面对的“境”──环境、命运和遭遇,这些都是我们拿来检验自己的心的境。因为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子的命运,会有这样子的遭遇,都跟我们内心里很多的见解(有的是邪见、有的是正见)、很多的认定与执着相关联。

譬如说我们会变穷或者变富有,跟我们的内心都有关。如果你心中的思想、见解是“赚钱是很难,很不容易的,要很辛苦才可以赚到钱”,那你就会变穷;如果你心中认为赚钱不难,是可以办得到的,那你就会变富有。再譬如说你可能发现周遭环境对自己有敌意,于是你总是面对一种斗争的环境;也可能你面对的是大家相处很和谐,是很友好的,这样子的环境差异也跟你的内心是有关系的。如果你内心是有憎恨的,你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就会斗争;如果你心里是仁慈友善的,那你所面对的世界就会变成友善的世界,这互相之间是有关联的。

所以说,我们要把自己不好的见解、不好的念头清除掉,但是如何清除?你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心里面有这些东西啊!那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心里面有这些东西呢?如果你面对的世界让你痛苦、让你不舒服、让你不顺利、让你很难过,这个时候机会就来了!你就要从这里面返回来找,到底我内心里面哪一个见解是不对的,才会造成这样的痛苦,想办法把那一个见解找出来,整理一下,这就是在修行!是不是修好了呢?很容易检查的,如果外面不好的事情变好了,那就是调好了,就是改好了──这就是“以境验心”的修行方法。

这样的修行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都可以做,而且很有效,这样子才叫真正的修行,不是在那里打坐、持咒、拜佛、读颂经典才是修行。“以境验心”可以修心,生活又可以改善;不但生活改善了,你的环境、你周围的朋友也都会受到影响,甚至整个世界会因为你这样子的带动而变好。佛法的可贵处就在这里!

中国道家在这方面用得还不错,他们用在哪里呢?用在健康身体,用在养生上,他们所谓的境就是身体的状况,把身体的状况、健康的状况当作境,然后以这个境来验心、调心,这样调来调去、修来修去,修得很有成绩,练得身体都很健康。但是这种修对我们来讲还不够,因为这样只是身体变好,而层次则不够深入;我们要做的是深入心灵层次,而且要非常深地深入进去。以“以境验心”的方式来检讨,来修行是做不完的,因为有非常非常多的深度:可以是个人化的层次,如身体的健康方面,层次比较浅一点;或在事业、教育、家庭、生活等方面做改善;还可以再深入到带动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每一个层次要检讨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不一样,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而且是做不完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