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句话「仲尼居,曾子侍」,这个「侍」,我们就可以想像一组图画,曾参在夫子旁边必定是毕恭毕敬侍奉在老师身边,随时听候老师的命令,对老师那种恭敬、谦敬,我们就知道他一定能够传承夫子之道。所以一个老师他希望传道给什么样的学生?必定是对老师有诚敬、谦恭的态度。对老师恭敬就是对道的恭敬,所谓尊师重道。曾子为什么能这么尊师?因为他是孝子,所以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古代的圣贤学问都是师道,儒、释、道三家统统都是师道,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教育,不是宗教。这个教育,这个师道,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孝经》是根本的经典,儒、释、道三家都以孝为根基。我们继续看下文: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继续看: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先看到这里。孔老夫子首先发问,可见得这部《孝经》是无问自说的。为什么孔老夫子不等学生提问他自己先说?因为这个道理太深妙,学生可能提不出来,所以孔老夫子他自己先提出来,说『先王有至德要道』,这个「至德要道」就是孝道。我们看唐玄宗的《御注》是这么说的,「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圣德之主,能顺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则上下臣人,和睦无怨」,这是注解经文第一句。所以孝道,这是德的究竟圆满,道,这是讲到方法,什么方法?开发我们自性宝藏的方法,道之要,要就是关键。换句话说,只有行孝才能够把德行之圆满,把自性的宝藏开显出来,这就是回归本性本善,成就大圣。所以古代的帝王,圣王,都用孝来治理天下,能够顺民心。为什么能够顺民心?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本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用孝来顺民心,自然民心归顺。所以要推行政治、要推行教育,最重要是什么?用孝,孝治天下,推行孝道教育,这么做就能够教化天下的国民,使到上下君臣之间都和睦,没有怨言。 这里的「先王」,尤其是讲孔子他眼中的古圣先王,一般讲历史上讲有三皇五帝,五帝就是到尧舜为止,尧舜以后,舜让位给禹,禹可以说是夏朝的开始,禹的位置就不是禅让,他是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就是启,启继承,开始了夏朝。夏朝完了以后是商朝,商朝完了以后是周朝。所以叫三代,三代的王也叫三王。所以先王一般是指五帝和三王。古代的这些帝王都是有圣人的道德,他们都有所谓至德要道,所以能够服众,他自己本身把孝行做得圆满,然后以孝心对待大众。像舜王,最明显的例子,家里父母这样虐待他,好几次想要把他置之於死地。譬如说有一次让舜下井里干活,他的父亲和母亲,他母亲是继母,想要谋害舜,让舜下到井里就往上填土,想把舜活埋,幸亏舜他有同父异母的妹妹给他事先报信,所以他事先已经在井里挖好通道通出去,没有死。回到家里好像没事一样,不仅是对父母毫无抱怨,没有这种怨言,连怨恨的心都没有,还是这样的恭恭敬敬的行孝,这叫至德。心里面没有对立、没有冲突,在他眼里父母永远是好人,只有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他这种境界,徐醒民老先生在讲解《孝经》当中,他说这种境界已经是出离六道轮回的境界,不在三界当中。佛法里讲的三界六道,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因为迷惑颠倒造业,所以在这个六道三界里面轮回。最大的迷惑是什么?自私自利,跟人的对立,跟人起冲突。你看舜他没有,父母这样虐待他,他对父母一点的冲突、矛盾、对立都没有,这是圣人的境界。所以感动了天地,感动了当时尧王,请他出来治理国家,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所以你看就是因为他有这个孝心,得到幸福的家庭。他两个女儿都是非常贤慧的,来到舜的家里面侍奉公公婆婆也是尽心竭力,没有以公主之身分自居。后来经过二十八年的治国,尧王看出这个人真是圣人,就把王位传给他,禅让,所以舜得到的是天下。因此孔老夫子赞叹舜,这个是至德,他的德行堪称为圣人,而富有四海,宗庙享之,子孙保之。做为帝王,他德称为圣人,德为圣人,尊为天子,他的尊贵做到天子,他的富,四海之内都是他的财产,而且子孙绵延不断都纪念他,后人以宗庙来祭祀他,这可以说是一个人达到圆满的成就。在他当时治理的天下国家真的是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和睦,天下太平,用我们现在话说,和谐世界,他那时候达到了。凭什么达到的?就是一颗孝心,以孝来治理天下,这是先王的要道,因此能够让天下人和顺,让国民百姓和睦,上下都没有怨言。 夫子讲到至德要道,他就问曾参,说『汝知之乎』?你知不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曾子立即从座位上起来,因为原来是坐著的,现在听到老师提问,马上就起来,这是对老师的恭敬。『参不敏,何足以知之』?我并不是聪敏的人,我怎么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这句话,我们看到曾子是如此的谦虚,谦虚的人才能受教。如果是态度傲慢,对老师不尊敬,那肯定学不到真实的东西,没有真实学问。茂森也在美国和澳洲教过书,在美国大学教过四年,在澳洲大学教过四年,现在回国来不在大学教书,为什么?觉得大学里的学生很难真正学到东西,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对老师的这种恭敬心没有。像我们在美国教书,这些学生们能把老师当作朋友就算不错了,不会把你当作老师的。上课的时候还拿著可乐,甚至边喝边吃,吃著零食,更有甚者,可以把两个腿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大大剌剌的坐著这样听讲课,老师站在台上讲,他就这么坐在台下听。你看这样的心态,他能学到什么东西?什么都学不到,所学的都是皮毛的常识,对他的人生毫无用处。所以我们了解,一个人真正能够尊师重道,他才有受教的基础。所以我们在传统文化里面从事教学,倒是发现有不少人对於老师很尊敬,他能尊敬老师那就是尊重道业。所以当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孔子你看看到曾子这么样的恭敬谦卑,夫子必定是把他平生所学和盘托出,不这么样教导这样的好学生对不起他。 所以,曾子说「参不敏」,我并不聪敏,「何足以知之」?怎么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你看多好的一副受教的态度,这是谦虚,但是也是真诚的话。确实,曾子虽然他有大学问,而且行孝也做得很好,但是跟孔子境界还差一个等级,所以对孝的体会还并不是那么圆满,对先王的至德要道能体会一些,可是不是足以知之,足就是满足,不是圆满的体会,能体会得一部分,但是不圆满。谁能体会得圆满?只有圣人体会圆满了,曾子还不是圣人,他是贤人,贤人跟圣人还差一个等级。所以曾子在这里就请教,先王的至德要道,请老师为我详细的解说。所以你看,孔子见到曾子如此的谦敬,那必定是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下面说『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说了两条。这个「夫」就是语气助词,没有意义的,就是孝。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就是孝,一个字。这个字能什么样?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也就是我们现在梦寐以求的和谐世界,就一个孝字就能做到,它是「德之本」,道德的根本。为什么说是道德的根本?因为孝是天性,人本来就有孝德,这就叫性德,是从他的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本性就是道,流露出来的就叫德,所以孝它就是本性自然的流露,不用人教的。你看看一个小孩子,很小,一个婴儿,他对他母亲这样的依恋,完全是没有丝毫的那种隔碍,跟他母亲是心连著心,不会离开母亲一步,母亲对孩子也不会离开一步。所以父子有亲,父母跟儿女那种亲情是天性。所以行孝就是顺著这个天性而行,因此称为德之本,根本在此地。所以只要把这个德之本保持一生,对父母的那种亲爱永远保持,而且能够发扬光大,把这个孝心对待所有的人,这种人就叫圣人。所以圣人,并不是说某人天生就是圣人,或者某人天生不可能成为圣人,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能成圣人。如何成圣人?把我们这个天性保持一生不改变,把我们的孝心扩展到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就是成圣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