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精神、心量和修行 何来福报
观察一些人事,就会感到佛法之妙。人,很难突破自己福报的总量的制约。每个人只要自己扪心问一问自己,能否承受得起大福报,就会在心中有一本帐,对自己的境况基本可判断大概: 一、自己精气神足吗?事业成功一般而言必须有过人的精力,才能自己做事超过常人,才能显出不凡业绩;伟人,每天睡眠休息时间都很少,精力过人;秦基伟将军指挥上甘岭战役时七天七夜不休息,一般人谁能扛得住?中国芯片一公司董事长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时,晚上十二点休息,早上三点起床读书,不仅读专业书籍,而且读管理书籍,试问有多少学生能有这般精力?一友所识著名医学博士,每天晚上一点休息,凌晨四、五点即起床工作,不仅专业好,而且爱好广泛,摄影、旅游等样样在行;对朋友说:“我让你见识一下中国真正的科学工作者的形象。”许多人每天不睡九、十个小时精力就不够用,甚至睡了那么多时间还是精力不济,那无形之中比有大成就者少做多少事呵?差距怎能不大。 二、自己心量够吗?有福报就必须有心量,相由心生,心量大,则人站立,则有“昂昂千里之资”,举手投足,则气度恢宏大方;若心量小,言谈话语、待人接物、处理事务则处处刻薄、寡恩、计较、算计,久而久之,形象猥琐,令人生厌,如何能承受福报?即使短暂有些福报,也基本处于消耗状态。甚至有些读书人,由于先天和后天熏陶的不足,没有修行的引导,虽有些读书考试才能,但为人历练不足,不知感恩,影响福报;一研究生,毕业后就业,与人出差,人家开车接送,反以为受之安然,不但不感恩,反而言语放肆;一研究生,自以为自己是上层机关,车接车送,视为当然,言语傲慢;一研究生,与人言谈,礼数不足;种种薄福行为,怎能不削弱自己福报? 只要仔细观察世人的精神、气概、行为、言语、度量、待人、心量、面相等,大致就可判断一个人的福报浅厚;为什么要修行呢?就是要修正自己生命行为中的种种薄福之行,积累福报资粮;由于每个人都有其优劣短长,所以每个人都体现了其福报和灾祸的两面性,各有其由,各有其源,各受其福,各受其报;条理清晰,脉络连贯,因果不昧。天生之人,由于习气影响,大致就顺着自己的业力做着好坏参半的事情,承受着好坏参半的命运,过着眼泪和欢笑、成功和失败、沮丧与自豪、耻辱与光荣、自卑和骄傲、条理和混乱的无奈的生活,心,永远随着外境的些微变化而起伏,实在是“众生可怜悯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