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对“老师”“师傅”的称呼还有一种“上师”,这不仅仅是密宗的称呼。笔者认为即使不是密宗学人,对待老师,师傅也可称之为“上师”。一个“上”字,增加更多的“崇敬”;因为“善知识”的恩德不亚于“父母的恩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善知识”给予我们慧命,生命是一世,慧命是永世!让我们感恩善知识,以感恩上师之心,感恩我们的老师,师傅(师父)!我们的学佛才有希望,我们的解脱才有希望! 关于皈依僧(善知识)的问题,很多修行者认为:我现在没有缘分遇到善知识(出家人)啊!没有缘分皈依他啊!或者有的修行人认为,我已经参加过皈依仪式了,是出家人主持的,已经三皈依了,也已经皈依僧了。 是否真正的皈依僧(善知识)的衡量标准:心皈依善知识,以师傅,师父,上师(崇敬)的态度皈依善知识;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更重要,时常亲近善知识,时常求教师傅给予指引。这才是这正意义的皈依僧(善知识)。 所以,皈依善知识,不一定是皈依出家人;形式上皈依善知识,内心没有皈依善知识不算真皈依;内心皈依善知识,但没有亲近善知识,时常请教,求教,属于皈依不到位。 只有善知识才能观照到你的根基,当下的修学次第,当下的修学状况,及时调整,纠正。所以需要真正的皈依善知识,真正的亲近善知识,才是学佛人今生成就的根本。 我们在亲近善知识时,询问问题的态度决定我们收获的大小——探讨,请教,求教。 如果以探讨之心亲近,那你的谦卑之心,信心有问题,没有真正皈依;如果是请教,谦卑之心,信心拥有,还有差距;如果是求教的态度,谦卑之心,信心到位;收获巨大。信一分,收获一分,信十分收获十分。以十分的信心听过善知识的开示,之后的行动力远比信一分的行动力高;所得到的效果是信一分的十倍。所以“信是道元功德母,能养一切诸善法”。各位同修,您信您的师父吗?信的程度如何?到十分了吗?您的修行精进度如何?什么原因?与此有关系吗? 关于找不到善知识的说法。首先问自己找善知识的心是否谦卑。如果有谦卑之心,即可达到儒家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没有谦卑心,善知识即使在身边,你也看不到。 所有的善知识都知道,他不会求你问他问题,拜他为善知识,因为你不具备受教育的态度,与学佛无益! 让我们真正认识三皈依的重要性,真正认识皈依僧(善知识)的重要性,真正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以谦卑之心,求教之心,感恩之心苦寻善知识,获得指引,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起点决定终点!(全文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