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五)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泪水

来源:http://manyuer.bokee.com    作者: 王翔

三、当泪水滚落(下)

  写到这里,大家会奇怪我为什么用这样的题目,我虽然谈了很多做学术的态度,但是人的另一面是直面自己的黑暗的情绪和难解的心结。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确实是无法克制悲伤,人生的悲痛的经历很多的时候也是催人奋进的恶之花。民国时期的李叔同、欧阳竟无不正是因为如此而说出“悲愤而后有学”这样的话吧(贺麟论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其所述作,均切于身心,激于悲愤,故皆宏毅瓌伟,精力弥满,感人至深”)。2001年的时候,我写给小霞的信中也表达了这种“有学”之前的无处倾诉的“悲愤”,现全部抄录如下,以为借鉴:

  人是很复杂的,白天的我有很多的事要做,活动异常丰富,也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但是晚上睡下以后,每当怀想起伤心的往事,常常夜不能寐,几乎泫然而泣下。

  在唐传奇“李娃传”中,郑生尽管落魄街头,身世飘零,但李娃还是记着他,始终情义弥笃。而郑生“每听其哀歌,自叹不及逝者,辄呜咽流涕,不能自止。”久而久之,他也成了唱挽歌的高手,不为其他,只因为他的心已经魂消影绝,这才能“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歔欷掩泣。”

  这些天我也一直喜欢读慷慨激昂,一唱三叹的断肠之音,常常为它们而击节赞叹,正所谓“诗可以怨”,我的心中也一直积郁着幽怨不平之气,我交孙康宜的作业之所以选的是汉魏南北朝的乐府,尽选那些悲凉的调子,也是因为从这些悲歌中才能得到一丝的安慰。

  你的心里想必充满了欢乐,至少不至于时时彷徨。我们很久都没有谈这些了,我在夜里才会跟你谈这些,仿佛真正的自己又浮现在异乡,过去和你散步,和你在未名湖边坐在一起的短暂时光又回来了,但是一切都不会从来的。正是“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我也常自叹气,没有人生来就很坚强,谁要能在这时让我恢复往日心中的光芒,使我得到心灵的安慰和足以正信的真理,我就会马上追随他而去。以前读到“无边烦恼誓愿断”,心里是何等的豪情,可这时我也了解了“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含义。这些天我常听一曲沉郁苍凉的调子,极为动听,出自于坂本龙一的手笔,最能代表我的心声,希望你能是我的知音。  

  学习佛教之后的半年是相对解脱和平静的日子,但是渐渐地悲愤虽没有完全的消退,却演变成一种对生命和死亡的藐视,我承认这并不是对待无常的积极的态度。很长的一段日子里,似乎我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不再爱惜身体。自己的外在和行事越来越像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而内心里颇有一些金庸笔下的真正的东邪的味道,自己也希望喝到醉生梦死的酒。这时候学业的转型期尚没有完成,要独自的承受包括学业和寂寞在内的压力,3 年以来,有时候在深夜里的黑暗中的一瞬间我会落泪,每每也是因为想到身世之后的无处诉说叹息,这些都考验着我的毅力和对黑暗内心的承受能力。此时的我也更能理解胡笳十八拍中的那种“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的感受。

  就这样度过了漫长的与悲痛枕席于黑暗的日子,在外界无法求得帮助也就转而求助于内心,我个人求学的方向也因之而极大地改变。(参看《本源的追寻:我选择佛学的前因后果》)我在历史的阅读中,因为共鸣而得到安慰,因为向往光明和解脱而得到激励,在退了三步的时候能够迈进一步,无论怎样困顿和悲惨的结局,自己都要勇敢地承受住,生活本就这样残酷,如果自己不能够顶住,个人很容易会陷入无边的难以逾越的黑色的心情之中。我们深深的迷惘和忧伤是难以摆脱的习性,人生的快乐瞬间并不能掩饰我们将会遭受的无常和孤独。那种“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时刻;那种“从此萧郎是路人”的心如刀割的别离;那种北野武在"Kids Return"中所表现出来的无可挽回的变迁;都会加深我们的无助和悲观的气质。所以我知道,培养慈悲与爱心,奋力去找到一条精神的自由之路才是治本的方式。“长歌当哭”,“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密藏”,在《地藏十轮经》中,我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学习佛学,自己也开始收敛乖张的气焰而趋于平静。自己在阅读中也常常感染这超越了纷争和心结的宁静和安详,以及那些宗教实践者的芬芳悱恻之怀、光明磊落之心。

  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

  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回。九幽十类之中,悉离苦海。

  五风十雨,免遭饥馑之年。南亩东郊,俱瞻尧舜之日。

 

  干戈永息,甲马休征,阵败伤亡,俱生净土

  飞禽走兽,罗网不逢,浪子孤商,早还乡井。

  无边世界,地久天长,远近檀那,增延福寿。

  三门镇靖,佛法常兴,土地龙神,安僧护法。

  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历代先亡,同登彼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