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获药师佛的庇护

药师佛,庇护

怎样获药师佛的庇护

 

录自:赵嗣崇编著的《白话药师经》

1.药师法的修习方式

药师佛智慧无边,福德威神力无边,众苦充满的娑婆世界众生,如何才能得到药师佛的 救助加被呢? 要得到药师佛的救助,必须皈依药师佛,接受药师佛的教诫,修习药师法。 所以法会上,释迦佛嘱咐大家念诵药师佛名号,供药师 佛像,书写、传播、诵读药师经,还要供养弘扬药师法的法师,以修习药师法。 经云:
    复次、曼殊室利! 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 琉璃 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花,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象。 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诵持名号
    「净信男子、女人」指有清净信仰的佛弟子或善根深厚的人们。「得闻」即指有可能、有机会听闻到。 药师佛有十个名号,释尊这里只举「如来、应、正等觉」代表药师佛具备的「所有名号」。对药师佛所具的名号,能听任何一个,都是一种难得的因缘。善良的人们既有因缘听到了药师佛名号,就应经常念诵,所以释尊要求大家「闻已诵持」。经常念诵持久不忘,在紧急危难时刻,就可能忆念药师佛名号,得到药师佛的救助。八识田中有念佛的种子,可以生生世世不堕恶趣,即便因宿世恶业,堕入恶趣也会因忆念药师佛名号而获解脱。
    念诵佛的名号为什么可以得护佑加持呢? 因为佛与真如同在,是 真理 的体现,佛的法身永存,无时不在,无处不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念他的名号,佛就会有所知有所应。 佛的名号是一种特殊信息,通过这种信息,念佛人和佛就沟通了。 念佛人 自性清净佛性与佛的法身相应,念诵中,自性清净佛性渐渐被证明,善根日增,智慧显现,念佛达一心不乱,即可与佛同在,与真如同在。真如是无欠无缺、无坚不摧的,念佛者与真如同在,一切外邪都无法干扰。 与真理相应,与真理同在,以真理作后盾,还有什么比这更无所畏惧呢?这就是最大加持力。
    现代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潜意识在人的意识中占有统治地位,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支配人的行为。潜意识相当于唯识学中的藏识即第八识。 念佛名号,可使佛的概念潜移默化地进入潜意识,即所谓八识田中种下佛性种子。反覆念诵反覆强化,即所谓不断熏种。潜意识中的佛的形象越来越鲜明,甚至在梦中也会出现;慢慢地自信心越来越充足,心情越来越舒畅,由此,便可远离一切恶事。经常念佛会产生有持无恐的心态,正气凛然,邪气何能干扰? 这是加持力直接显现。
    念佛名号也是一种心理自我暗示,能自我鞭策,促使人积极向上,积善成德。善业必感善果,必得善报,这也是加持表现。
    所以,念诵佛的名号,无论你认识它的价值或不认识它的价值,都会对你的身心产生护持的作用。净土法门,重视念诵,无论修东方净土还是西方净土,坚持念诵定有效验。
    持名念佛必须正心诚意,轻慢、怠惰与佛法不相应。 既不相应,怎么能有明显的效果呢?所以念佛以前应沐浴盥洗,保持身心清净。
    「晨嚼齿木,澡漱清净」,是念佛前净心准备。
    「齿木」是古代人用来刷牙的小木条,可以用杨枝做,大小如指头,长约五寸。嚼齿木的一端,木中苦叶可除口臭,用嚼松的木条一端刷洗牙齿,相当于现在牙膏和牙刷的合用。古代印度的风俗,重大庆典请僧用斋,先派人送去用鲜花装饰的齿木,表示敬重。 这里念佛前先用齿木清洗口齿,表示对佛的尊敬。除刷牙外还应漱口洗澡,保持清洁。
    刷牙、洗漱,这是正式修法念诵时必须的形式,以唤起人的慎重感和敬仰心。 但念佛也可以不分时间地点,不拘形式地进行默念。只要能正心诚意地念诵,都会有效果。
    供佛物品
    修药师法应供养药师佛的像。 供佛用的东西叫供具。最基本的供具是花、涂香、水、烧香、饮食、明灯等六种东西。这六种供具分别代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
    烧香是用来燃点的香。 大日经说,燃点烧香具有使佛法显通法界的意义。燃烧香时,香气可顺风、可逆风自然流布,能清除看得见的地方、或看不见的各处地方的秽气。菩提香也是这样,由智慧之火点燃,由解脱风吹送,随悲愿力自在流转,普薰一切。
    燃香的作用在于净化空气,净化心灵,醒神开窍,启迪智慧。现在的寺院中,许多信众燃点劣质的香,发出的气味和浓烟不但不能清除秽气,使人神气清爽,智慧开发,反而污染空气,使人气闷昏沉,所以,许多寺院要求信众不要烧香。如果所烧的香,失去它应有的意义,不如不烧的好。诚信的佛弟子,供佛烧香,一定要烧优质香,气味幽雅的香,散逸出沁人心脾香味,清除身心邪秽。这样烧香,才有益处。
    涂香是用来涂身的香。 大日经疏说,涂香有清洁的作用,可除去身上的污垢秽气,除去心中的热恼。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