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硕鸣先生: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两岸未了情

南怀瑾,两岸未了情

纪硕鸣先生: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两岸未了情

 

【1992年6月,南怀瑾先生手书《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

 

********************************************************************************************************

作者:纪硕鸣(香港《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

 

南怀瑾先生精研国学,对儒、道、佛均有精湛的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诸门学问,他生前居于江苏苏州的太湖大学堂,其著作多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二零一二年人月两圆的中秋前夕,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于九月二十九日下午四点与世长辞,享年九十四岁。很多粉丝的家里都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他的整套书籍,足以说明「一代宗师」的头衔于他而言,当之无愧。学界对南怀瑾的评价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南怀瑾于中国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出生。在听闻南怀瑾去世的消息之后,乐清不少市民自发前往南怀瑾先生纪念馆拉起悼念横幅,上面写着「家乡人民怀念南怀瑾先生」。

虽然南怀瑾先生一生致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是国学大师、也是诗人,论著精湛,弟子无数。但鲜为人知的是,南怀瑾情系两岸,致力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是他一生愿望,更一手促成两岸的「汪辜会谈」,是沟通两岸关系的和平使者。

南怀瑾先生集国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为一身,在两岸三地享有盛誉,同样重要的是他的政治贡献。曾经在南怀瑾晚年多次探访并深谈的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肖武男对《亚洲周刊》表示:“其实,南怀瑾先生最关心、最在意的还是政治。在两岸交流中,他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南怀瑾先生与虔诚佛教徒肖武男多次会面,其中有二次会谈超过了四个半小时,谈话的内容却不是佛教、国学,而全部是有关政治,话题始终围绕着两岸。谈到当年两岸关系发展时,南怀瑾曾连说几个:“可惜、可惜。”

为两岸搭建密使平台

那是一九八八年,南怀瑾移居香港还不到一星期,当年在成都军官学校时的老同事、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找上门来。贾亦斌此行来香港正是希望借助南怀瑾的影响力,在两岸间搭建一个新的密使平台。一九九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南怀瑾的引荐下,中共中央对台办主任杨斯德与李登辉办公室主任苏志诚在香港南怀瑾的家中见面了。此后几年里,双方往来频繁。

李登辉执政期间的核心幕僚苏志诚与刘泰英等都是南怀瑾的学生。李登辉卸任后不久,岛内便爆出「两岸密使事件」。南怀瑾弟子魏承思二零零零年七月撰文披露“两岸密使会谈”,南怀瑾曾居间扮演关键角色。不过,台湾的消息称,一九八八年,大陆通过南怀瑾释出希望与台湾接触的消息,当时的台湾代表就是苏志诚与「中视」前董事长郑淑敏。对此,李登辉二零零五年曾称,当年苏志诚、郑淑敏赴大陆,“不是我派去的”,而是因他们两人的老师南怀瑾在香港,他们去香港找老师,才辗转秘密会晤当时的大陆高官。

曾起草两岸统一建议

在一九九二年一次会谈后,南怀瑾曾经亲笔起草《和平共计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份,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和平共计、祥化宿怨;二是同心合作、发展经济;三是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会谈时说得好好的,但建议书发出后却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回复,最后流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