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为何少了“中国味”?

学生,中国味

来源:文汇报     作者: 戴焱淼

    天天上网,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说一口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文言文。这在今天的青少年学生中已不是个别现象。
   
    一份关于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问卷调查显示,67.3%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应有的文化、历史知识,40%的学生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差,32.2%的学生坦言“不会写信、作文困难”,41.5%的学生认为自己“写字难看”。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家长、老师,都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不足反应强烈,希望学校“要由浅入深地学习中国文化知识”并认为“很有必要”的占受访者的83%,80%的人认为在中小学应设立“国学”教育专门课程,88%的人认为需要专门设立写字和书法课。
   
    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学校教育对经典教学的缺失,令一些教育专家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学生托福可以考出高分,而对自己民族的传统经典却背不出几句,这类现象值得反思。

                                         传统经典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
    
   加固成长中最底层的基石
   
    ■黄玉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最近从台湾、日本考察回来,感触最深的是,那里的中学生比我们的学生更有“中国味”。比如,凡老师的讲话中有问候语,学生们便立即齐声应答,仿佛古代的请安;与老师共同进餐,老师不动筷子,学生决不先吃;上完课,老师不出教室,学生决不会蜂拥而出。
   
    对此,我也有同感。在我班就读的韩国学生,虽然成绩并不优秀,但行为举止却彬彬有礼,绝没有“耀武”的姿态。他们前来提问更是谦恭周到,“老师”叫个不停。我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中国味”吧。在他们,这些行为举止是十分自然的事,仿佛已经内化为不自觉的生活习惯。而这种礼节规矩在我们学生身上却几乎不见踪影。这看似小事,看似形式,却不能不令人担忧中国文化血脉在我们这里中断的危险。
   
    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是儒释道传统中最基本的理念,然而如今被一些人所无视,“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传统文化中为人的底线,而现在却被不少人视为“唱高调”。“做事做人要凭天理良心”,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其实也就是传统文化在民间的通俗表述,和康德所谓崇敬“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是一个意思。可是如今,这对天理的敬畏,这做人的底线,也受到极大冲击。
   
    近年来,国学热在社会上悄悄兴起,“国学”也开始走进校园,这可能与上述现象有内在联系,至少说明传统文化正开始回归。
   
    然而,到底什么是国学,众说纷纭。简言之,有两种说法,一是广义的,相对于西学,把中国传统文化都包括在内;一是狭义的,专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以经史子集为内容的经典。
   
    从广义角度看,其实我们平时教学中也有不少“国学”内容。语文课本中,从初一到高三编选了两百多篇优秀古诗文、诸子语录;历史课上我们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如史传、文物、典章、制度;其他科目的教师也会在课堂上传播渗透一些传统的道德;即使日常生活中,也不时传递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因为这些都是不自觉的,零碎的,偶然的,片言只语式的,支离破碎的,走了样的,所以这些微弱的“国学”遗留物很难起什么效应。
   
    我认为,在中学里我们应该倡导狭义的“国学”,也就是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让学生读一些经典,遵循一些传统的行为准则,并通过学习,通过长期熏陶,养成习惯,内化为自觉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仅仅在形式上的“听话”、“守规矩”、“有礼貌”。国学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而且已经成为我们成长中最底层的那块基石。
   
   
给学生勇往直前的原动力
   
    ■陆继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国学院,由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教授出任院长。当时,年逾八旬的冯老十分激动地说:“国学是我们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民族智慧的精华,是我们这个民族顶天立地的柱子,也是我们无形的强大的精神长城。没有她,我们站不起来。她也是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原动力。没有了她,一个民族就没有根底,就没有了扎根大地永不可拔的根。读到这番话,联想到现在的社会状况和中小学教育,想到人文教育中的缺失,我不禁感慨万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论语》中的经典如今十分醒目地镌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大厅里,被誉为处理国家关系的“黄金法则”。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1789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国《人权和公民宣言》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仅此一例,就可见冯其庸先生所说“精华”、“柱子”、“长城”和“根”的意义和影响了。我们现行的中小学语文课本虽然也选了几条《论语》,但可惜这一条并没有入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