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赞法师:般若思想在中国汉族地区的发展

巨赞,般若思想
如果不把佛法一味当作死板的教条,而可以作为活生生的真理来看的话。我以为应该从般若思想谈起,般若思想可以在《阿含经》里找到根据(1),但在部派佛教烦琐的义学里就显得很支离。因此龙树在其所著的《大智度论》里一再说明迦旃延尼子的义理“非释子所说,不可信受”(2),并斥责他的弟子们“是生死人,不知诸法实相”。《大智度论》在汉文藏经里属于“释经论”的一类,是解释《大般若经》的,当然,龙树也就是般若思想的发掘者和弘扬者。
在龙树出世弘化之后不久,部分般若经典就流传到中国汉族地区。第一部分是后汉灵帝熹平元年(公元老派172年),印度的竺朔佛在洛阳译出题名为《道行经》的般若经抄一卷,稍后有月氏支娄迦[译出的《道行般若经》十卷。曹魏废帝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中国比丘朱士行因为《道行般若》的译文晦涩,意义难明,不便于研究和讲解,发心去印度求取“正品梵书”。到了于阗,就抄得九十章,六十余万言(二万余颂),当时于阗的许多声闻学徒不许他的弟子弗如檀(意译为法饶)送到洛阳。于阗沙门无叉罗和竺叔兰共同把它译出,并用《放光般若经》(二十卷)作为经名,则在东[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汉译《般若经》,经过朱士行等人三十一年的努力,才有比较信达的译本。就这一件事情上看,也可以知道,中国佛教徒自始就非常重视般若经典的。
从《道行般若》译出之后,到宋代惟净翻译的《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前后八百多年,共译出般若经典七八百卷,而以唐玄[法师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为总集。〈大般若经〉的全部理论非常繁复,而从“缘起性空”这一简明的原理出发。“缘起”即待缘或依他而起的意思。待缘或依他而起的一切事物不会是坚实、自在的,我们不能在一切事物之中得到坚实不变、常存不坏的本然的实体(自体),所以称之为“空”,“空”其实就是“无自性”的代用语。无自性的一切事物,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不从自他共生,也不是无因而生,故曰不生(或作非生)。灭亦然,故曰不灭(或作非灭)从不生不灭或非生非灭的概念又可引伸为非常非断、非有非无、无住无著、无行无得等等。所谓离四句、绝百非,不外乎说明在瞬息万变的一切事物之中,没有丝毫坚实自存的东西,我们的思想上也不应有任何偏执,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缘起现象,所以〈般若经〉中的“遮诠”或“否定词”,并不能作主为虚无主义者否认客观世界存在的用语。
般若经中的“遮诠”使我们理解缘起现象,同时也如实地显示了缘起现象的性质,因此,不生不灭、非常非断等概念就成为缘起现象的无性之性了,无性之性也就是“空”,它是从缘起的事而[通的理,不是实有一物作为缘起现象的实性,故曰无性,但缘起现象的性质确实如此,故又可称之为性。从这里安立如下五义:1、无性之性真实不虚,远离颠倒,亦不变异,称为真如。2、无性之性遍虚空界诸有情处,一切平等,不异不别,名为法性。3、平等法性,非心意识所能缘,远离邪恶,无明不生,说为本性清净。4、真如与一切法无二无别,本性清净亦无二无别,故贪、[、痴等烦恼与诸佛无上菩提同属清净。5、虽去清净,而于一切都无所得,称之为“中”。
与此理境相应的菩萨行,则为:于一切法都无所执,无住无著,行无所行,也没有少分实法可以说为能修能证。这和〈阿含经〉的义理比较起来,的确有了深广的发展。龙树在这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阐扬。
龙树著作之译成汉文者约二十五种,而以〈大智度论〉和〈中论〉为最重要。下列三义是它全部理论中最主要的环节:1、区别声闻乘空与大乘空。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五云:声闻辟支佛智慧,但观诸法空,不能观世间涅般为一。”又,卷三十八云:“涅般际为真,世间际亦真,涅般与世间,小异不可得,是为毕竟空相(按即大乘空)。”2、佛不破世间,如〈大智度论〉卷七十云:“但破于世间起常、无常颠倒,不破世间,如无目人得蛇以为缨络,有目人语是蛇非是缨络。佛破世间常无常颠倒,不破世间。”3、能转世间为道果涅般。如〈大智度论〉卷十九云:“菩萨以般若力故,能转世间为道果涅般。[菩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般。”
龙树的重要著作,大都是[摩罗什译成汉文的。在此以前,佛教传入中国虽然已经有了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般若经典尚无全译,龙树的著作还没有译出,中国佛教徒即使与般若有缘,也只能凭自已受过玄学清淡影响的智慧,依据不完全的经文加以推测,自然不免有所偏失。例如东[时代(公元318年至419年)的六家七宗之中,就有人认为无”(无即空之旧译)在万物之前,能生万物,可见那时若干有学问的佛教徒对于缘起性空的意义还不大明白。不过著名的道安却已有了比较正确的体会,吉藏在〈中论[〉中,就曾称誉过他在般若思想方面的理解,与罗什、僧肇的立义相同(十一)。但就现在看来,道安受了时代的限制,理解上虽大致不差,而深度不够,可以称他为中国汉族地区般若思想启蒙阶段的优秀学者。
从罗什、僧肇到三论宗的集大成者吉藏(公元401年至623年)共两百多年,是中国汉族地区般若思想的[立阶段。罗什自已的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现存的四五十条有关教义的回答,皆不足以见其思想的全[,僧肇是他的得意弟子,撰写〈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著作(现存),以“动静不异”、“用寂体一”、“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等理论阐释〈般若经〉义,般若思想在中国汉族地区才和玄学清淡的思想严肃地区分开来,因而[立了典型。吉藏自称得罗什、僧肇的传承,而距离罗什、僧肇那样久远,传承的史实也没有可靠的证据,但他敢于那样说,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罗什、僧肇相继圆寂之后,弘扬《成实论》的学者很多,他们虽然也讲到法空和二谛的相对关系,而仍旧执有实法,与《般若经》意不符,吉藏针对他们的偏执,力加破[,以显示《般若经》和龙树的宗旨,就这个意义上说他继承罗什、僧肇的学统,自无不可。
吉藏注解各种经典的著作很多,而以《三论[》和有关三论的作品如《大乘玄论》等为最重要。《大乘玄论》卷四云:“以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虽曰假名,宛然实相。不动真际[立诸法,虽曰真际,宛然诸法。以真际宛然诸法。故不滞于无;诸法宛然实相,即不累于有,不累于有故不常,不滞于无故非断,即中道也。”这是就《般若经》中真如与一切法无二无别的意义加以发挥的。又云:“圣人以无心之妙慧,契无相之虚宗。即内外并冥,缘智俱寂,不知保以目之,强名智慧,虽立智慧之名,实不称般若之体。”这是上文所说“无得”的解释,都很确当。不过吉藏的思想体系是在和当时的成实论师争论中形成的,理论上虽然承继了罗什、僧肇的传统,而立论的方式不能不受成实论师的影响。因此他始终围绕着二谛的相对关系,组织和发挥他的思想,而没有能够更进一步显示出二谛和谐融摄的精神,并从履践上体验无得无碍的宗旨,这是在般若思想的[立阶段所不可避免的缺点。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