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籍简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5)

意思是骂:我堂堂一个翰林学士,每天辛辛苦苦替你们这些和尚挑水,挑得大汗淋漓的,腰身都湿了,你们有什么福报消受得起? 寺里的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微微一笑,也唸了两句诗回答:“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意

  意思是骂:我堂堂一个翰林学士,每天辛辛苦苦替你们这些和尚挑水,挑得大汗淋漓的,腰身都湿了,你们有什么福报消受得起?

  寺里的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微微一笑,也唸了两句诗回答:“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意思是说:你担水给和尚吃,未必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功德;老僧只要在殿里修行,坐上一炷香的时刻,就是十方的供养,万劫的道粮,我都消受得起,你那区区几担水又算得了什么?

  为什么说一炷香就能消受万劫粮呢?《金刚经》上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这是因为万千的供养都只是小果有为的福报,而义解修行,是法宝,是大果无为的功德。所以,担再多的水,也只是有为的小供养,其福报是有限量的;而一炷香的修行是无为的大法施,其功德是无可限量的!


    □有与无的比较

  一般人认为“有不是无”,“无不是有”,有与无是不一样的。若以般若智慧观照世间万法,就能知道“无不是真无,有不是真有”的至理,无有之间,既非对待,亦非分别,而是纯然如一,理事无碍的。例如:

  有人问西堂智藏禅师:“有天堂和地狱吗?”

  智藏答说:“有。”

  那人又问:“有没有佛、法、僧三宝呢?”

  智藏答说:“有。”

  那人不停地问了许多不同的问题,智藏禅师全部都回答说:“有。”

  那人因此忿忿地责问:“和尚,你怎么老是说有呢?难道没有例外的吗?为什么我以同样的问题去问径山和尚时,径山和尚却说一切全是个无,和你说旳完全相反呢?”

  智藏禅师哂然一笑,就问他:“你有没有妻子?”

  那人答道:“有。”

  智藏又问:“径山和尚有没有妻子呢?”

  那人失笑说:“没有啊!”

  智藏也笑:“这样的话,我说“有”,径山和尚说“没有”,不是对极了吗?”

  那人听了立刻大悟,拜谢而去。

  “有”,是世法,是生活的发用;“无”,是出世法,是生命的本体;佛法,就是空有相融的中道之行,是真空妙有的圆融中道。


    □大与小的比较

  一般人的观念是“小的不是大”,“大的不是小”,其实小的也是大,大的也是小。

  有一个人到寺院里面,看到寺院里有一副对联写着“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这个秀才一看,心里想,须弥山藏芥子还有可能,而一个小小的芥菜子,怎么能把须弥山藏到里面。秀才就向知客师抱怨说:“唉啊!你们和尚讲话,真是不负责任,芥子怎能藏须弥呢?”

  知客师机智的回答:“秀才啊!你是一个读书的人,儒家有两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书你读到那里去呢?”

  秀才立刻拍拍肚子,都读到肚子里来了。知客师拿了一本书,“请你把这本书放到你的肚子吧!”万卷的书可以读到肚子里来,可是一本书放到肚子里放不进去,所以芥子藏须弥是理,万卷书是事,事是事,理是理,有时候当然事理要圆融,有时候从事会理,有时候要从理会事。

  一个人假如有了般若智慧,一沙一石里都有三千大千世界,一花一叶里都有如来的法身,因此《金刚经》说:“须菩提!虚空可思量否,东方南西北方可思量否?”须菩提说不可思量。虚空无相,无所不相,不能以大小来比较诸佛如来的法身,般若也是无相的,更不能说大说小,应该是超越大小。甚至我们现在的分别心,也不是般若的真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在时间的流程里,远近、大小的分别里,都是不可得,般若真心是超一多之外,有无之外,大小之外的。


    □轻与重的比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