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家庭伦理观初探

佛教家庭伦理观初探 菩提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在一切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思想催化与作用下,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道德

佛教家庭伦理观初探

菩提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在一切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思想催化与作用下,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观念,正在不断地蜕化与演变。佛教———一种理智的宗教,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一如既往地为家庭的幸福与康宁,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国家的繁荣与进步,人类的文明与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拟以佛教家庭伦理观为主轴,辐射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剖析佛教存在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探索佛教家庭伦理观的真实内涵。以《阿含经》等早期佛典为线索,辅以中国儒家的伦理思想,结合现代人类的实际状况,针砭社会不良的思想行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能引导广大居家学佛者正确认识与理解父子、夫妇、兄弟等各方面的伦理关系,从净治身心开始,做一个有道德、遵伦理、守法律、勤奉献的公民。使出世与入世有机地统一起来,积极地开展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以家庭为单位,提升人的品质,净化社会,增进德行,建设人间净土。  

一、 家庭的原始概念与功能作用及伦理道德
  人类从远古走来,无论是穴居洞住、木屋草房,还是竹蓬瓦寨、石垒泥墙,抑或是高楼大厦、别墅山庄,从简单到复杂,从简陋到豪华,家的概念与意义似乎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变化。《象迹喻大经》中家的定义是:“如以木材、瓦砾、泥土,覆盖虚空,称之为家屋。”[1]《说文解字·宀部》中解释为:“家,居也。”[2]《玉篇·宀部》:“家,人所居,通曰家。”[3]《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4]《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孔颖达疏:“男子一家之主,职主内外,故曰家。”[5]《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6]《易经·家人卦篆》:“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子、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7]至此,家的原始概念已凸显出来:家是由夫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姻亲和血缘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共同生活体,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

  《杂阿含》九三经说:“何故名家?其善男子,处于居家,乐则同乐,苦则同苦,在所为作,皆相顺从,故名为家。”[8]由此可知,家不单是个人身心活动的场所,实际上它包含了家庭每一个成员的情感寄托、责任义务、奋斗目标、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杂阿含》一二七九经说:“于父母兄弟,捶打而骂辱,无有尊卑序,是则堕负门。”[9]也就是说,家庭应建立在长幼有序、相互尊重、礼让包容、体贴关怀的共同理念上,应具有温、良、恭、俭、让[10]的德行。殴打辱骂父母、兄弟是一种缺德行为,同样是堕恶道、遭苦报的要因。佛在《长阿含》一六经中开示说:“善生!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11]父母慈爱子女,子女孝顺父母,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其乐融融,家庭自然和睦、安宁。“善生!夫人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媟;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12]说明夫妻之间应互敬互爱,彼此尊重,信任关怀,礼让沟通。《孟子·滕文公》(上篇)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3]透过伦理在中国古代的字意来考量,伦,《说文解字注》说:“伦字从人仑声,辈也。”[14]理,《说文解字注》说:“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15]《小戴礼·乐记》更说:“论伦无患,乐之情也。”[16]《荀子·儒效篇》说:“人伦尽也”[17]。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天伦,古代特指父子、兄弟等关系,而伦理即人伦道德之理。引伸开来,伦理的中心思想重在人与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人类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

  从上可知,家不仅是孕育个人生命成长的温室,还是种族繁衍与延续的载体,更是伦理道德的基础。今日社会,人们陶醉于物质的电光声色之中,在振臂高呼文明的同时,多少家庭伦理道德却被那迷乱的行径粗暴地践踏。父子反目断绝关系,兄弟诤斗见利忘义,夫妻离婚当作儿戏,姊妹攀比红眼妒忌,如是种种乱相深刻地反应了片面追求物质文明,若不能重视家庭社会伦理道德教育,人类生活秩序将陷入一片混乱的局面。因此,无论人类发展进步到怎样的程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都应当作为家庭伦理谨守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在家佛教徒,更应顺从佛陀的教诫,秉持佛法的信念,积极开创幸福和乐、美好的家庭生活。倦鸟日暮知返巢,游子月夜想回家。家是每个人生活栖息的地方,无论是东奔西走的政客,还是南北贸易的商旅,抑或是浪迹天涯的单身汉,总会在某一个时刻回家。鸟儿归巢,衔食喂养窝中的雏鸟;人朝出暮还,把收获与家人分享。基于人类相依共存的缘起定律,血缘构成了父母与子女间最为亲密的关系。在彼此依赖、互动交流、风雨同舟、资源共享的家庭生活中,每个成员都应承当各自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二、 父慈子孝知恩报恩的家庭伦理观
  人出生于世间必依于父母。因此,父母对子女有养育的恩德,子女理应敬重承顺奉事他们。《增一阿含经》卷五十说:“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长养恩重,乳哺怀抱,要当报恩,不得不报恩。”[18]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世尊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蓐(褥)、卧具、病瘶(嗽)医药,即于肩上放于屎溺,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19]在原始佛教的圣典中我们可以看到,释尊在成道后不久即回家为父王说法[20]。《净饭王般涅槃经》的记载更表现了释尊无比的孝心:“佛言:‘唯愿父王,莫复愁悒,所以然者,道德纯备,无有缺减。’佛从袈裟里出金色臂,掌如莲花,即以手著父王额上:‘王是清净戒行之人,心垢已离,今应欢悦,不宜烦恼,当谛思念,诸经法义,于不牢固,得坚固志。已种善根,是故大王,宜当欢喜,命虽欲终,自可宽意。’”[21]在父王逝世出殡之日,“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养育之恩,为是不孝之者,为是当来众生之等,设礼法故,如来躬身自欲担于父王之棺。”[22]从释尊的言行中可看出:知恩报恩是佛教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观。父母对子女的恩德可说是:义高云天,恩深巨海。但现实生活中,不论古今中外,忤逆爹娘者仍大有人在,尤其在今日世界,国际性的人口老龄化,引发了更大的遗弃老人的社会问题。为了挽救日益颓败的世道人心,必须从五戒十善的德行做起,从奉行孝道入手,所谓“百善孝为先”。唯有遵行这千年不变的道德法则,才能使社会得到改良,人心得以净化。孝道不仅是对父母的奉养与慰藉,或父母死后设供修福,丧事排场体面,更重要的是父母在世之时,能够令其归信三宝,若父母行于邪道则应劝谏去恶行善。《阿遬达经》说:“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皆听我所言致难。父母生子,养育哺乳,长大欲令见日月光,父母以天下万物示子,欲令知善恶。诸比丘!如是子以一肩负父,复以一肩负母,至寿竟乃止。复以天珍宝、明月珠、玉璧、琉璃、珊瑚,自生禽兽白珠,皆以著身上,尚未足报偿父母恩。父母喜杀生,子能谏止父母,令不复杀生。父母有恶心,子常谏止,令常念善,无有恶心。父母愚痴少智,不知经道,以佛经告之。父母贪狠嫉妒,子从顺谏之。父母不知善恶,子稍以顺告之。诸比丘!子当如是。为人作子,衣服欲好于父母,食欲甘于父母,语欲高父母上,至死后当入地狱中。为人作子,当孝顺事父母,持行如是者,死当生天上。”[23]通过以上引述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父母与子女的家庭互动关系,是建立在各尽其责、各守本分、互相依赖、彼此关照的基础上,绝不仅是单向的奉献和付出。父母有哺育、抚养、爱护、教导子女成长、学习知识技能等责任与义务;子女有赡养、孝敬、关心、继承父母家业、保持家族美德等义务与责任。俗语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真挚的、甚至是无我的。为了改正子女的错误行为,父母必须施以严厉的教训与处罚,尽管有时会招致子女忤逆的言行,但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以宽阔的胸怀原谅子女的无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爱之深,责之切”。这些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与鞭策。可是现实生活中,父母常常会主观地把个人喜好强加给子女。譬如:子女对文学、艺术、诗词等并不感兴趣,可父母偏从书店买来唐诗宋词、中外名著、艺术鉴赏等强迫子女阅读,结果是子女心理压力增加,心智不能得到启发,反而造成逆反心理,终于有一天怒气在忍无可忍中爆发。因此,父母的慈爱应充分理解、把握、尊重子女的兴趣与选择,因势利导,鼓励子女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指明适合其特点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会消融彼此间的隔阂,促进家庭生活的和乐、幸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人子女,当知恩报恩。就连出家的比丘在父母生病无人奉养之时,佛陀也听许比丘将所乞到的食物分一半给父母。若父母生病需要照顾时,比丘也可回家七日奉养双亲。由此可见,无论在家出家都应竭力酬报父母深恩。若能使父母离恶向善,转迷成悟,深信三宝,乃至超脱生死轮回,才是真正的报生生世世父母之恩德。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