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法藏‧澄观‧宗密 第三祖法藏(西元六四三─七一二年),生于长安,为究华严蕴奥,以在俗之身,入智俨之门。后来出家,住太原寺接受则天武后的皈依;剃发之时,他已二十八岁。依敕于太原寺讲《华严经》,深得武后的嘉赏,赐号贤首大师。他尝参与实叉难陀的《华严经》译场,从事译业,因之直接受敕于洛阳的佛授记寺以及宫中的长生殿,讲新译的《华严经》。在武后的外护下,华严宗便益发隆盛起来。他讲《华严经》达三十余遍,著书极多,有《探玄记》、《五教章》、《起信论义记》、《华严经传记》等凡三十余部六十多卷。以此而大成了华严宗,竟能对抗盛于当时的法相宗,确立了他的一乘教义。他在唐中玄宗先天元年(西元七一二年)七十岁,寂于长安大荐福寺。法藏寂后,虽有异端者出,中绝华严宗的正统宗义,但是,又有华严宗的四祖,清凉大师澄观,使之复归于正流。 澄观(西元七三八─八三九年)生于法藏寂后的二十七年,从诸学匠,深究一切佛教之学;在钱塘(浙江省杭州)天竺寺法诜座下,学了华严宗义。他的时代,正当荆溪湛然,复兴天台之世,亦为禅宗渐趋隆盛之际,故在他的思想上,也受了当时环境所影响,企及禅教一致,以及与天台融会,已显出那时的中国佛教,有了诸宗融会的倾向。 五祖宗密(西元七八○─八四一年),除了继澄观的法脉,高扬华严教学之外,亦详于禅,着有《禅源诸诠集都序》,主倡教禅一致,他为唐末以迄宋朝后的佛教风气,奠定了基础。他尚着有《原人论》,系以佛教的立场,概要性地对于儒道二教所作的泛论;他的《盂兰盆经疏》,说明了佛教和中国的祖先崇拜及孝道之间的调和与差别。另有《新华严合经论》、《圆觉经大疏》、《四分律疏》等共三十余部。寂于唐武宗会昌元年(西元八四一年)六十二岁;在他寂后转眼之间,便是会昌法难,继之而来的,是唐末及五代的战乱,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就一蹶不振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