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要领(2)

无始以来,我们所发的是凡夫心,是贪嗔痴,由此造就现今的凡夫品质。当我们认识到凡夫心给生命带来的过患,就要以正确发心进行对治。 正确发心有二,一是出离心,一是菩提心。若发心过程中产生偏差或夹带杂质,会失

   无始以来,我们所发的是凡夫心,是贪嗔痴,由此造就现今的凡夫品质。当我们认识到凡夫心给生命带来的过患,就要以正确发心进行对治。
   正确发心有二,一是出离心,一是菩提心。若发心过程中产生偏差或夹带杂质,会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
   发心代表着生命中的强烈意愿,但刚发时只是一念,须以观察修不断强化,方能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声闻行者希求解脱,视世间如牢狱,三界如火宅,片刻不想停留,是为出离心。事实上,出离心若能发得真切、猛利,解脱便已成功一半。
   作为菩萨道行者,同样要发起出离心,而且愿意帮助一切有情共同解脱。这种推己及人的悲悯之心,为菩提心,是成就佛陀品质的根本。
   菩提心的生起和强化,也要辅以相应的观察修和安住修。除了心理引导外,还须受持、修习菩提心仪轨。   (三)戒律
   戒,为正顺解脱之本,亦为无上菩提之本。与解脱道和菩萨道修行相对应,戒律有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之分。别解脱戒,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弥戒律、比丘戒等,通过远离五欲尘劳、约束行为来止息妄流相续,从而降伏烦恼,趣向解脱。
   菩萨戒,则在止持基础上增加了作持,止恶与行善并进。菩萨戒提倡的六度万行,既是成就无上菩提的资粮,也是瓦解凡夫心的利器,还是考察菩提心是否成就的标准。
   菩萨戒主要有梵网、瑜伽两大系统。相比之下,《瑜伽菩萨戒》的开遮更为善巧,而《梵网菩萨戒》是大菩萨境界,凡夫行持起来难度较大。
   在汉传佛教界,绝大多数出家人都受过菩萨戒,在家众受过菩萨戒的也相当可观。但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人受了菩萨戒,却不知菩提心为何物,只是有名无实的“菩萨”。
   有鉴于此,我根据中观、瑜伽二大体系关于菩提心修习的传承,及《菩提道次第论》的菩提心教授,编写了受持、修习菩提心的仪轨。受持菩萨戒前,应从发菩提心、力行慈悲开始训练。   (四)正见
   正见,为八正道之首,是一切法门的指南。发心不可能一步到位,持戒不可能马上圆满,包括对皈依的深化,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过程中,正见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我们纠正心行偏差,剔除其中杂质。
   对解脱道修行来说,缘起、业果的正见极其重要。生命是习惯的积累,我们做什么、想什么,未来生命就是什么。此外,无常见、无我见、空性见,都是修学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菩萨道的修行同样离不开正见指引,空性见才能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
   获得并巩固正见,离不开亲近善知识、闻思经教。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这个学习过程最好是一门深入,在一生修学中,具足一宗正见即可。
   建立于意识层面的闻思正见往往很粗糙,如何使之趋于精确?一是通过师友间的切磋去芜存精;一是通过禅修获得实证。   (五)止观
   止,为禅定异名,梵语奢摩他,又名三摩地,包括有所止和无所止。小乘禅观偏向有所止,即有止的对象。而禅宗及藏传佛教大圆满、大手印的修行,则属于无所止,通过特定方法直接契入空性并将心安住于此。梵语毗婆舍那,汉译为观。包含观照、观想、观察修几个层面。
   许多人误读禅宗,将止观的修习片面理解为无分别。因为不重经教而缺乏闻思正见,又无善知识把手提携,造成多少禅和子的盲修瞎练。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极不稳定,且建立于颠倒认识之上。若直接从无分别入手,如何调整错误观念及颠倒心行?所以,必须以有分别的观修为前提,使心从颠倒状态中摆脱出来,乃能进入无分别的禅修。
   同时,止的修习也必不可少。止,虽是佛教与外道的共法,却是修观的重要基础。若能具备止的基础,再以正观照破我法二执,契入空性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了。 四、结说   综上所述,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不仅是佛法修学的核心要素,也是贯穿始终的修学次第。把握这五大要素,也就把握了由学佛至成佛的关键。同时,它们又像长养万物的大地,是一切修学法门得以确立的共同基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