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于“西园夜话”时答疑

在生活中实践佛法 ——于“西园夜话”时答疑 济群法师 西园夜话是“菩提静修营”的常规内容。修学佛法不在于听了多少,关键是对法义理解了多少,运用了多少,这样才能使佛法对人生产生作用。否

生活中实践佛法

——于“西园夜话”时答疑

济群法师

  西园夜话是“菩提静修营”的常规内容。修学佛法不在于听了多少,关键是对法义理解了多少,运用了多少,这样才能使佛法对人生产生作用。否则,即使听得再多,也不过是增加一些知识而已。在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疑问,为此,静修营特别安排了答疑专场,使学员在和济群法师面对面的交流中得到答案。——编者

  问:生活中如何运用般若正观?
   答:首先要获得般若正见。这两天所说的“《心经》的般若正观”,正是帮助我们从缘起的角度看待世间。在正观过程中,认识到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其本质都是空无自性的。当我们确立这种知见后,面对任何现象都要用《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观察。运用这一公式的过程,就是修习般若正观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导入实相般若。所以,关键是般若正见的建立和运用。若空性正见尚未确立,般若法门的观修自然无从谈起。

  问:能观之智和所观之境是否二元对立的存在?当心安住于空性,是否就没有能所?
   答:对尚未契入空性的凡夫来说,我们有能有所,这个能所正是妄识的作用。当心出现能所时,就会陷入能所的执著中。在禅修过程中,观照到境界是空之后,还要将依境界建立的妄心空掉,心空境寂,才能从观照般若契入实相般若。其实,佛菩萨境界中也是有能有所,但这些能所只是一种因缘假象,不会构成对立。因为他已体证超越能所的空性,心的重点是安住于空性,而非因缘假象。

  问:对在家居士来说,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佛法?
   答:佛法是人生的智慧,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一方面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世间,透彻人生真相;一方面是帮助我们摆脱迷乱状态,建立健康的观念,建立和解脱相应的行为。所以,真正的修行需要在生活中历练。尤其对在家居士来说,能将菩提心和般若正观带入生活,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能够历境炼心,磨砺习气。

  问:怎样理解“人成即佛成”?
   答:太虚大师所说的“人成即佛成”是有特定内涵的,是指圆满意义上的人,而非其他。如果是儒家的人,那可能成为儒家理想中的圣贤,却不是成佛。另外,这句话的提出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是针对当时教界盛行的经忏化、鬼神化、来世化的误区现象而说,提出修行应从做人开始。事实上,佛陀就是以人的身份修行并最终成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佛陀也是人,是圆满断德、智德和悲德的人,但必须遵循菩提道的修行才能圆满这些德行。

  问:怎样发起愿菩提心?我觉得发愿的偈颂有些笼统,是否要有具体的愿望?
   答:愿菩提心是代表人生最为崇高的愿望——以成就无上菩提,以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痛苦为目标。因为它是终极目标,自然是笼统的。为了便于操作,个人可参照诸佛菩萨的发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些更为具体的愿望。发愿能否具足力量,关键在于这一愿望是否真切。惟有发自内心的愿望,才能在生命中产生作用,成为推动我们前行的力量。如果仅仅是停留于口头的说法,是不可能产生多少效果的。

  问:《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中介绍了很多观修方法,能否按书中的方法去观修?
   答:对每一法门的落实,如思维暇满义大、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主要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轮番进行。当所观境生起时,就可安住其中。当所观境开始模糊,又需要继续观察,直到境界清晰。思维法义的过程,首先是帮助我们改变观念,然后是改变心态。关于此,我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系列讲座”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若能将那一百多讲仔细听下来,你就清楚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应用了。

  问:法性、空性和佛性是否一样?
   答:佛性、法性、空性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但这些名称的安立有所侧重,佛性是侧重从有情方面来说,空性、法性则侧重从法的角度去说。但不论空性还是佛性,本质是无二无别的。

  问:佛法所说的自性是什么?
   答:佛法所说的自性,有时是从世俗谛角度来说,这是佛法所要否定的。佛法认为,宇宙万有都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空的。这个无自性所否定的,正是有为法建立的自性,这种自性绝对是没有的。《心经》处处强调不、无、空,空的都是这种自性见。
   但佛法有时也建立自性,这是从圣义谛的角度来说,和《心经》否定的自性是不同概念。这种自性代指佛性或空性,是作为正面概念出现的。如《六祖坛经》所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此处,菩提自性就是指佛性,代表生命的觉醒力量。这种力量是生命本自具足的。

  问: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答:佛法中,将戒律称为无上菩提之本,是长养善根、迈向解脱的基础。在不少人的观念中,戒律似乎很神秘、很刻板,这是因为对戒律无知造成的误解。事实上,戒律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真善美的生活。所谓真,即追求真理;所谓善,即完善道德;所谓美,即庄严身心。
   而我们现有生命是无明制造的产品,是混乱无序的。受持戒律,是对种种不良习惯的修正,势必会和原有串习产生冲突。这种冲突会使我们感到压抑,使我们不愿持戒,使我们寻找种种自我保护的理由。但我们要知道,若想改善生命,就必须扭转这些不良串习。修行,就是通过对行为的修正,最终修正心态,修正人格,修正生命品质。在这过程中,戒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
   真正认识到戒律对自身的意义,持戒就不再是被动的约束,而会成为我们主动的选择。学生学习是辛苦的,运动员训练是辛苦的,社会上工作也是辛苦的,但没人因为辛苦而放弃,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学习、训练和工作的重要性。持戒同样如此,明了持戒的意义,即使暂时遇到困难,也不会成为阻碍了。

  问:盗戒的界限在哪里?另外我很喜欢吃肉,怎样克服这个嗜好?
   答:偷盗也叫不与取,其标准为,凡别人没有给你的有主物,都不可私自占为己有。哪怕挪动位置,也是犯戒的。
   至于不杀生,并不完全等同于吃素。佛陀开许吃三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不见是没看见这个肉为你而杀,不闻是没听说这个肉为你而杀,不疑是没任何际象表明这个肉是为你而杀。这种三净肉是可以吃的。当然,从慈悲的角度,不吃肉是更好,毕竟有人吃就会有人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