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4)

问:持八关斋戒到后半夜时,若坚持不住,可否休息一下? 答:八关斋戒并未要求不倒单,可以正常休息。受持八关斋戒,必须了解戒相,如是才能根据戒相正确持戒。与 五戒 相比,八戒的重点有两条:一是不淫欲,一是不

  问:持八关斋戒到后半夜时,若坚持不住,可否休息一下?
  答:八关斋戒并未要求不倒单,可以正常休息。受持八关斋戒,必须了解戒相,如是才能根据戒相正确持戒。与五戒相比,八戒的重点有两条:一是不淫欲,一是不非时食。五戒的要求是“不邪淫”,允许夫妻间正当的性生活。而在受持八戒的一日一夜内,须严格戒除一切两性关系。第六条“不著香华蔓,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及第七条“不坐高广大床”,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守护“不淫欲”这条戒。至于“不非时食”,也是要严格持守的,须等次日明相出后才可进食。具体时间以在室外可以看到掌纹为准。

  问:如何认识八关斋戒的意义?何为幽冥戒?
  答: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居士种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开设,其意义在于,在家居士可通过受持八戒而感受清净的出家生活。因八戒已接近沙弥戒,故如法受持一天八关斋戒所得的功德,可超过一生受持五戒的功德。
  幽冥戒是为那些鬼神所授,只要如法而行,也体现了佛法的大慈大悲。

  问:八关斋戒可以自受吗?
  答:八关斋戒应尽量礼请出家僧人传授,尤其在如法的道场,受戒效果会比较好。若所在地没有僧人或清净的道场,也可以自授。

  问:不忍用药毒杀蟑螂,又该如何对待它们呢?
  答:对蟑螂、蚊子等众生,我们同样要以慈悲心对待。尤其发了菩提心之后,应以一切众生为利益对象,平等对待。在生活中,我们要搞好环境卫生,防范它们的滋生。若在打扫过程中无意伤害了它们,是不犯戒的,不过性罪还是有。但因是无心伤害,业罪也不会很重。

  问:如果心外无法,无为心造,那么外境、外缘是否如龟毛兔角,是纯粹的假名安立?
  答:按中观的认识,一切缘起现象皆属假名安立,是无自性的,但并不否定缘起有。按唯识家的观点,心以外是没有法的,我们所缘的一切都是心的显现,都不曾离开我们的心。

  问:等流习气和异熟习气的区别在哪里?
  答:这是比较专业的问题。所谓等流,即因和果是相似的;所谓异熟,即因和果是不同的。如因是善或恶,果是无记。等流习气又称名言习气,异熟习气又称业习气。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是两种潜在的重要力量。

  问:道理明白了,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实践?怎样培养定力?
  答:如果真正明白了道理,自然就知道如何实践。今天所说的忆念三宝功德、发菩提心等,并非单纯的理论,而是希望大家将这些关键的教法落实于心行中。至于定力的培养,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通过不断强化形成持续稳定的心行力量。

  问:对于去除我执,理论上已经清楚了,可如何落实到实处?
  答: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智慧和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的力量,通过闻思和正见培养观的力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五蕴是空的,色身是空的,山河大地是空的,外在世界和我们的起心动念皆是因缘所生,其中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我和我所,只是我们附着于客观对象的一种感觉。这些现象本是无我的,只要我们不将自我感觉附于其上,便不会因此产生我执。这也是一种思维训练,经常做如是观修,我执便会逐渐淡化。

  问:对于出家众来说,怎样才能解行并重?
  答:事实上,解和行也不必完全分开,解的过程也是行的过程。如闻思经教,我们思索苦空无常,若这种思考非常深入,本身也是行的方式之一。因为在思考过程中,我们对世间的执著正在随之减少。一旦这些观念真正产生力量,修行也就走上了正规。正如经中所言:观无常足以得道。

  问: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答:说到“绝情”,佛弟子应以大慈大悲之心利益一切众生,这本身就是真情大爱。说到“绝法”,佛弟子应将佛法落实于心行,念念都要如法。说到“绝交”,对众生不仅不能绝交,还应视为自己的骨肉至亲,对他们产生对母亲那样的感恩心。所以,修行未必要做到这“三绝”。

  问:相对于一心念佛,诵经是否属于夹杂?是否该在早晚功课中保留?
  答:想将一句佛号念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有些人念着、念着就念不下去了,无法完全放下,也无法使阿弥陀佛在我们生命中真正产生力量。原因何在?正是因为不重视闻思经教,对这句佛号的内涵理解得不深入、不透彻,念到最后只剩下空洞的声音。这时,念“阿弥陀佛”和念“桌子”已没什么区别了。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非常深广。若想将这句佛号念好,必须有深厚的经教基础。从念他方阿弥陀佛到即心是佛,内涵极为深厚,若对经教缺乏认识,很难将佛号念得相应。所以说,“不要夹杂”是有前提的。若已对佛号理解得非常透彻,才可以“一心念佛”。否则,在尚未明了念佛究竟念什么之前,就将闻思经教视为夹杂,恐怕是欲速则不达。

  问:如何找到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
  答:寻找相应的法门,最好先亲近善知识,在其指导进行选择,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世人学门手艺尚须拜师,而学佛修行是将凡夫改造为佛菩萨的重大工程,更须依靠有修有证的师长指导。

  问:怎样对出家师父产生坚定的信心?
  答:学佛固然是要亲近善知识,但并非所有出家人都适合亲近。目前教界的问题也不少,僧人素质参差不齐,所以依止前必须谨慎选择。一旦择师之后,应对师父生起恭敬尊重之心,时常忆念师父的功德、智慧及恩情,以此坚定自己的信心。若带着凡人的眼光和习气,将拜师视为拜干爹、干妈之类。不是发心追随师父学佛修行,而是拉关系乃至说事非,那对修学是没有好处的。   问:可以佛道双修吗?
  答:这是不行的。学佛就是学佛,修道就是修道。学佛,是选择三宝作为我们的依赖。皈依三宝时必须宣誓:“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所以,皈依后就不可再选择其他宗教。

  问:修念佛法门,是否要要打坐和修定?
  答:念佛法门也包含打坐和修定。如以禅坐的姿势念佛,若能念到念念相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本身也是修定。一旦正念在生命中产生稳定和持续的力量,就是定的作用。

  问:如何看待网络弘法和网络学佛?
  答:网络弘法只是采取的媒体不同,但面对的众生和问题还是一样的。今天,网络使我们看到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法宝,也可以听到不同法师、不同宗派乃至不同语系佛教的开示,这种便利都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网络提供的资讯太多,许多人热衷于在网络到处闲逛、攀缘、论战。虽然看得很多,花的时间也很多,真正落实到生命实处的几乎等于零,甚至造作不少口业,殊为遗憾。若不能亲近善知识并选择一个法门深入修学,网络提供的方便,很可能会给学佛带来负面影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