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坚吉堪布:一切善业都应以菩提心为摄持

确坚吉堪布,菩提心

  实修的时候要以菩提心作为中心。一切修持都应围绕着菩提心而进行,一切善业都应以菩提心为摄持。

  我们不能仅仅想到自己的享受,不能仅仅为了自己能获得解脱。一定要考虑到天下如母众生,要为了利乐众生而证取无上菩提,为实现这样的终极目标进行修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样一种忧患意识,忧患如何使正法发扬光大,如何让众生离苦得乐,不至于被邪说误导等等。这才是作为大乘行者应当考虑的。如果总是考虑自身的利益,考虑自己是否能往生净土,是否能获得健康平安等等,这个境界就未免太低了一点。我们常常看到那些效忠国家的大臣,以及现代的伟人,他们整天所想的都是忧国忧民。譬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首先想的是天下疾苦,然后才考虑自身安乐。世人尚且有这种无私奉爱的精神,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更应该全心全意地利乐众生。为了如母众生的究竟离苦得乐而发心修证无上菩提,这才是我们修行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既然如此,道次第里为什么要分下、中、上三士道来修心呢?这是因为终极目标需要由一系列的阶段性目标逐步完成。三士道是我们到达终极目标前必经的阶段,所以三士道是共同必经之道,称为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和共上士道。下土道和中土道修持完毕之后,必然会进入上土道;要进入上土道,也必须先经历下士道和中士道的阶段。下、中士道是为进入上士道而作准备的。这也是三主要道里把下、中士道的内容摄入出离心的原因。因为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前行,即使在修下士道、中士道的时候,我们也要把目标锁定在成佛上。如果由菩提心作为摄持,思维人身难得、苦谛等等的话,就不会成为真的下、中士道,而是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所以,每次上座观修出离心的时候,我们都要先发菩提心:“为了能究竟成佛,我必须斩断对现世的贪著,因此现在需要修持出离心。”在观修菩提心时,也要先进行出离心的串修,生起了出离心的觉受后再修菩提心。虽然在讲解的时候,三士道可以分开来依次解说,但在实修的时候,每一道都应当与另外两道互为摄持,否则我们最初修“出离心”时,就不会成为大乘道了。

   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进入大乘道,而要另外设立下士道和中土道呢?这是为了利益不同根器的人。大乘根器者可以快速进入上士道,那些心量小的人也可以渐次修心,他们先从下、中士道起修,最终也能进人上士道。另外对那些连出离心都没有生起,却自以为大乘行者、密乘行者的人,为了他们能正视自己所处的阶段,而分为三士道进行修持。因为菩提心的生起,是建立在不忍他人受苦的悲心上,而悲心来源于对苦的认识,我们只有先了解自己的苦,先解脱自己,才能感知他人的苦而生起悲心。所以,最初应在共下士道修心。否则,不可能真正生发菩提心而进入上士道。就像是楼房的地基一样,没有这个地基,你所谓的高楼大厦也只能成为设想中的空中楼阁而已。

   讲完这个三主要道以后,要是大家能遵循这样的次第,修行就不再是做游戏了。这三者就如同我们的腿、心和眼睛一样重要。试想,如果没有出离心,我们怎么会有起步运作的能力,向解脱的目标去迈进?没有菩提心,怎么能辨别是非善恶,不至于走入歧途?没有正见,怎么能看清前进的方向,明确修行的终极目标?尽管大家以前也学了不少密法,灌了不少顶,修持也有一些感应,但那毕竟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沙滩上的建筑也许能起一段时间的作用,但经不起风雨的吹打,终究是不坚固的。你们要是按照三主要道来修的话,终究能够到达圣贤们所达到的解脱彼岸,必定能获得解脱。解脱不是有三级解脱吗?即小乘罗汉的初级解脱,大乘菩萨的解脱,以及佛的终极解脱。我们只要达到小乘罗汉的解脱,也就不再受世间八法的干扰,内心不再被世间的苦乐所动摇,永远保持一种常乐我净的涅槃乐境。如果依照三主要道来修持,就已经超越了罗汉。因为罗汉仅仅获得自我的解脱,解脱了烦恼障而跳出生死轮回,但他还没有菩提心,不能破除微细的无明所知障。那么我们不仅能获得自我的解脱,还有了菩提心的种子,福德资粮很快就能圆满,就有能力带领众生一起迈向终极的解脱——成佛。大家如果想真正地修行,就应该踏踏实实按照这样一个次第来修学,这是一切欲求解脱者必经的道路。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