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实行农禅并重 云居山真如禅寺作为中国佛教著名的禅宗道场,历来重视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传统。所谓农禅并重,就是劳动和参禅两不耽误,在劳动中参禅,在劳动之余禅修。一诚法师在江西的几十年,始终坚持和实践着农禅家风。他认为,21世纪的合格僧人,必须坚持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必须实践百丈清规,发扬农禅并重之佛门家风,促进道风建设,续佛慧命,广利群生。因此他经常埋首园田,要求僧众辛勤劳作,从他所写的诗作中显而易见,在性福大和尚像赞中有:“……领众熏修,重振宗风;为人为法,亦禅亦农。爱国爱教,愈老愈红;瞻之仰之,赞莫能穷。”[9]和本智法师原韵有:“容祖开山定梵宫,云公宝塔振欧峰;老人示寂常光照,继续农禅旧家风。”[10]在石城如日山普照寺开省佛协生产工作会议,该寺要求一诚法师题字留念而作此: “特来学农禅,方知此山美;钟声落人间,楼台真雄伟。”[11] 云居山僧众在一诚法师的带领下,衣粮唯靠自给,常住日以农作为事。僧众从事的农禅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种田。一诚法师在《回忆一九五九年春》作:“今来真如寺,农田学稼通;心中无所碍,高卧乱云峰。”[12]他在《云居山学稼》有感:“学稼真如寺,犁云万仞峰;禅心随朗月,高卧彩霞中。”[13]还有他写的《作务》:“千年农禅继芳规,打田搏饭供爨炊。肩挑双百力强健,如来家业许荷担。”[14]《埋首劳作》:“密密打地田土平,锄草灌禾意从容。归来倦卧白云里,不闻山外起雷声。”[15]另外,传印法师赴北京赠一诚法师云:“云居共榻已多年,暮鼓晨钟养性虔;佛印桥头贪揽月,莲花城里苦营田;弘扬净业昭功德,丕振宗风结梵缘;一雁分飞天宇远,神灵庇护到幽燕。”[16]这些诗作都反映出僧众种田的情形。二是采茶。云居山产茶,攒林茶最为著名(今之云居山茶)。 一诚法师与大众摘茶炒茶,自得其乐。他曾作有《云居山采茶有感》诗云:“三万新芽叶,称量只半斤;但知香透腑,莫忘孰辛勤。”[17]另有《采茶》诗:“一味圆悟主云居,三字赵州参膺祖。横林香透三千界,一芽一叶浸辛苦。”[18]三是砍柴。一诚法师还提倡砍柴,日为薪爨之给。他作有《砍柴》:“岭南樵夫赚袈裟,禅道许共野人达。斤斧不避稠林密,性火还随薪火发。”[19] “文化大革命”爆发,红卫兵冲击寺院,常住星散,唯余一诚法师与朗耀、自性、慧通四人,仍以牧牛、种田为务,人称“云山四僧”。一诚法师虽然被赶出寺门,强行安排在云居山垦殖场,却仍然从事破竹子、放牛等工作。由于他勤奋劳动,宽厚坚忍,擅长建筑工程的工作,便被留在山上充作农工,并担任原真如寺僧伽农场的生产队队长,与众一起进行劳作。 1978年底,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僧人重返寺庙,恢复宗教生活。一诚法师与体光法师等道友率先回到云居山,恢复云居山僧团。他们先是劈茅草砍竹子,搭盖茅篷,举行佛事活动,恢复出家人生活。1985年以后,真如禅寺僧伽林场借鉴世俗社会“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经营管理,调动僧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诚法师亲自带领僧众进行农耕,实践百丈祖师遗训。1987年即恢复真如禅寺僧伽农场。当年2月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时,一诚法师曾具体地说到云居山真如禅寺农禅并重的情形:“僧众们不仅每天上早、晚殿和日间出坡劳动,还坚持每日过堂,早、中、晚坐香四支,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动静如一’的百丈道风。 同时,利用三余之功,精进修持,年年冬天打禅七。”[20]劳动和参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体相成。在劳动中参禅,在劳动之余禅修,也因此进一步发明了“三余之功”这一概念。所谓“三余之功”,就是“忙者闲之余,阴者雨之余,冬者雪之余”。意思是冬天下雪的时候,阴天下雨的时候,忙后闲暇的时候也不浪费时光,精进一心,用于禅修。仅1987年这一年,真如禅寺稻谷收到7万多斤,红小豆、茶叶、马铃薯等都获得丰收,全年寺中生产总收入达7万余元,粮食、蔬菜等都达到了自给有余。而后,真如禅寺僧伽林场的农林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1988年农林及副业收入总计达8万余元,收割稻谷8万多斤,全寺僧人人均产值达千余元。在省佛协召开的江西省寺庙生产工作会议上,真如禅寺被评为先进集体,并受到表彰。 1989年,真如禅寺因“农禅好、道风严、规矩正”,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上海召开居士座谈会上讲话时,把云居山真如禅寺同福建莆田广化寺、四川成都昭觉寺,列为“都是道风好的道场,可以树立为样板”。1991年,中国佛教协会派出教务部释妙青、释妙华到云居山真如禅寺,就常住“农禅并重”传统的恢复与落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专题调研报告,报送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宗教局领导,并在《法音》刊出,供全国佛教界学习。到1992年,真如禅寺僧伽林场在耕作制度与技术,经营管理,责任制的落实诸多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农业、林业、副业生产又获大丰收,年产达10万余元。同时粮食和蔬菜等自给有余,真正做到了自力更生,以寺养寺。 云居山真如禅寺作为样板禅林,遐迩共仰。当记者问道:“农禅并重”一直是禅宗所提倡的,但此风似乎早已殆尽,为什么唯有您一直在您的云居山道场中坚持这样做?一诚法师对实行农禅并重的好处说到:“百丈法师早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遗训,讲究禅法就在日食日耕中。我在云居寺带领大家实践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和参学方式,一方面是要把寺院的开销建立在自食其力的基础上,通过僧人们自耕自作,自种自收来维持生活,而且我们还常常把多余的粮、茶、菜送给附近山里的贫困居民,直到现在每年仍有十余万斤的粮食分给周围的穷困群众……”[21]他在宝峰禅寺也大力倡导“农禅并重”的道风,所拟大殿(宝峰寺)联一组中就有:“真参实究明心见性为宗旨,道古奉戒农禅并重为家风。”[22] 一诚法师一贯要求僧众奉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祖训,坚持出坡劳动,精耕细作,勤奋不息的“农禅并重”道风,受到海内外高僧大德一致认同。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说:“由于一诚长老道行昭著,1985年被两序大众推举为云居山真如寺方丈。自是以后,几十年如一日,领众熏修,以身作则,精进不懈,使虚老之后的云居山农禅并重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著名于海内外。”[23]美国万佛城法界大学僧伽在家训练课总务恒持法师与该校副校长恒道法师等都称赞真如禅寺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寺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