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烦恼真的减少了吗?
一个居士来到寺里,和清净谈了一上午,谈了一些自己的生活,讲了当前佛教的很多存在的问题,告诉我看了很多书,每天念佛,最后说:“自从学佛念佛后,我的身体好了,事业顺了,家庭也和睦了,现在烦恼少多了。” 清净问她:“你的烦恼真的减少了吗?”她说:“是啊!”“你再好好想想。”居士沉思了片刻说:“好像还有一些。” 清净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朝三暮四》的故事: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人们称它为狙公。老人和猴子们商量说:“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太少了。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非常不愿意。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变成四个,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清净说:“你身体好、事业顺、家庭和睦了,看上去烦恼减少了,其实它们只是出去一趟穿了一件马甲,你就不认识它们了。”居士很疑惑,清净告诉她:“如果不能在心性上用功,体悟空性正见,想减少烦恼是不可能的。你身体多病的烦恼没了,却又多了购买衣服化妆品等等的烦恼;你事业顺了,减少了同事们的烦恼,却增加了和学佛同修们的烦恼;家庭和睦了,却增加了修学法门、与师父、道场、其他宗教的烦恼。因此,你的烦恼并没有减少,只是换了一种存在形式。”居士思索了良久,说:“经师父一提醒,感觉确实如此,那我该怎么办呢?” 清净说:“要在修心上下功夫,体悟苦空无常无我,念佛之余也要读读《金刚经》、《心经》和《六祖坛经》,要悟一悟。” 菩提心、出离心和空性见乃佛法的核心。佛学知识可以引导我们契入空性,获得解脱,但即使掌握部分理论也决不等于证得空性。若缺乏止观基础,兼无明师点拨,往往理解的都是似是而非,于生命改善并无太大作用。正因为如此,不少人虽读经念佛,谈玄说妙,依然习气深重,烦恼不减。其所学习的佛学知识不但没有令自己放下我执我见,反而更助长了我执我见,甚至以自己所学武装了我执,令它更加强大,乐于辩论,显示博学,目空一切,处处挑战,难以驯服,实在是可怜悯者。 明心见性是解决烦恼的根本,但由于被人推得难于上青天,致使无人敢于问津。其实证得“明心见性”,“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并非不可能。只要多多静虑思维,把学佛当“减法”,每日减少习气偏见,观想所思所作无非“梦幻泡影,如露如电”,某一日,自会有某种信息、言辞、事件令人猛然契入,尽知虚妄,了不可得。自此再翻阅祖师禅锋机语,万般公案,统通领略,一切无非醒人说梦而已。世间事理,处处圆融,即当如是,如是如是。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