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积累大福报的诀窍(2)

这里讲在见到悦意对境以及得到新东西时都要供养三宝,这是要大家养成随时随地作供养的习惯。一旦有了这样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顺便就能积累广大的福德。有了广大的福德,必然会出生世出世间的一切安乐。所以我们

这里讲在见到悦意对境以及得到新东西时都要供养三宝,这是要大家养成随时随地作供养的习惯。一旦有了这样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顺便就能积累广大的福德。有了广大的福德,必然会出生世出世间的一切安乐。所以我们应恒时精勤供养三宝。

如果欲求世间的安乐,应当精勤供养三宝。《地藏十轮经》云:“三界中安乐,皆由三宝生,故求安乐人,常供养三宝。”不信佛教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切安乐都是三宝带来的?但不管他们怎么想,以供养三宝而出生一切世间的安乐,这就是如来所说的真实语,也是无欺的世俗缘起。

欲求出世间的安乐,也应精勤供养三宝。有些人认为,只要有高深莫测的境界,就会得到出世间解脱的安乐,因此他们往往轻视供养三宝。其实这种好高骛远的想法是错误的。《前行备忘录》中有一个比喻,“头从高处系,颈从低处断”,意思是如果只抓住身体最上端的头,很可能身体从细细的脖子处断掉,而没有了身体的头也没有什么用处。这比喻有些人一味希求像头部一样的正行法,但因为没有积资净障等前行法作为基础,最终他们得不到任何实义。相反,如果从身体般的基础法起步,不管修任何法都能成功,因此,欲求解脱者千万不能轻视积资净障等前行法。

这些道理极其殊胜,我因此也非常感念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上师老人家通达了一切显密佛法,并且以身作则去实践这些道理,受他老人家言传身教的影响,传承弟子们对世俗和胜义的善根都很重视,真正做到了二资双运。在当今时代,这样的上师和弟子都是非常罕见的。能值遇大恩上师,这确实是多生累劫的福报,每当我想到这一点,内心总是有说不出的欢喜。我并不是故意说一些溢美之辞,自己内心深处确实有这样的感激之情。

下面讲在传法善知识前作供养。

我们在善知识前求法时,不应两手空空,什么供养都没有,这样的求法是不合理的。虽然正法与上师不需要财富,但如果自己明明有财富,却舍不得供养,这会耗尽自己的福德。具有法相的善知识不会为财富而传法,但为了不致耗尽自己的福报,尤其是为了显示佛法的珍贵,也为了表明对佛法的尊重,弟子应该慷慨供养。

《米拉日巴尊者传》中有一则鄂巴喇嘛为求法而供养上师的故事。鄂巴喇嘛是玛尔巴上师的弟子,有一次,鄂巴供养了玛尔巴上师大量财物后,对上师说:“上师啊!我的身口意都属于您老人家。这次我把所有的财产都带来了,家里只剩下一只母山羊,它是羊群的祖母,因为它实在太老,又是跛脚,所以才把它留下了。我把这些都供养给上师,请您赐予我殊胜的灌顶与口诀,特别是耳传派的甚深口诀!”说完向上师顶礼。玛尔巴上师笑着说:“哦,深远殊胜的灌顶和口诀是金刚乘的捷径,依靠此口诀,不需要旷劫修行,此身就能成佛,这是一切口诀中的特别口授,为上师、空行所付嘱。既然你要求法,那只羊虽然又老又跛,不拿来还不算全部供养,我的口诀还是不能传给你,别的法我早已传给你了!”鄂巴问:“如果我把这只老山羊供养了,您老人家肯传法吗?”玛尔巴上师说:“只要你亲自去拿来,我就传!”于是鄂巴一个人跑回去,把老山羊背过来供养上师。他把所有的东西供养后,玛尔巴尊者非常欢喜地说:“所谓秘密真言乘的学人,就是像你这样的弟子。其实,一只老山羊对我有什么用呢?但为了尊重法必须要这样做。”接着玛尔巴上师便赐予他殊胜的灌顶和口诀。

没有信心的人会觉得,玛尔巴上师的贪心真大,弟子供养再多财产都不满足,连一只老山羊都不放过。其实根据密宗的观点,在依止上师时,弟子必须对上师观清净心,应当想到:上师的任何行为都有甚深的密意。但现在有些人分别念很重,总觉得上师的行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甚至上师说一句话,他能挑出一百个毛病。这样的恶心劣行会障碍自相续产生觉受和证悟。其实上师本来没有任何过失,是弟子的心、眼不清净,才觉得上师有过失,这就像镜面上若有垢障,镜中显现的面容也会不清净一样。所以莲花生大士有这样的教言:应当一心一意祈祷上师,平时要以清净心和慈悲心来修炼妙力。

这里讲应该对上师作供养,但如果上师不愿意接受供养,弟子也没必要强迫上师接受。我曾见到这种情况:有一个弟子供养上师一百块钱,上师把钱推回去,对弟子说:“我不接收供养。”但弟子哀求道:“上师!您一定要接受。”又把钱塞到上师的衣服里。上师把钱掏出来扔得远远的,弟子又把钱拾回来,跪在上师面前苦苦哀求。上师想离开,弟子一直挡着不放,一定要上师接受……为了一个供养,给上师增添了许多麻烦。其实,在这种事情上,弟子应该随顺上师。法王如意宝曾说,如果上师不愿意接受钱财,弟子也没必要供养这些有漏的财物,只要内心作意幻供养就可以了,这同样可以积累资粮。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