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修行】 4、三部九乘讲解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宁玛派所有的法门一共分为九乘,都是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才能修持的。出离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没有出离心,就没有学佛修行。 宁玛派的九乘里,最低的是声闻乘,然后是缘觉乘、波罗蜜乘、菩萨乘,最后才进入密乘。密乘有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又分为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阿底瑜伽是最高的境界,也就是大圆满法。声闻乘和缘觉乘两个是小乘,但是他们也已经有了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连声闻和缘觉的修法都没有,更谈不上菩萨乘和金刚乘了。 声闻乘和缘觉乘都有出离心的基础,但智慧不同。声闻乘有人无我的智慧,能断除人我执。缘觉乘除了有人无我的智慧,还有一些法无我的智慧,能断除法我执当中比较粗大的法我执。所以这两个法门境界有差别,层次也有高低。 菩萨乘(显宗)、金刚乘(密宗)是大乘,都以发菩提心为基础。发菩提心要有出离心的基础,有菩提心的人一定有出离心,有出离心的人不一定有菩提心,菩提心里包含了出离心。菩萨乘和密乘都是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修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圆满智慧,但是方法不一样。密宗里方便法门多,所以成就快;显宗里没有那么多方便法门,所以成就慢。就像坐汽车和坐飞机的区别一样,坐飞机方便,还特别快,一会儿就到。坐汽车不方便,需要很长的时间。显宗里经常讲“三大阿僧祗劫”,虽然不一定要那么长的时间,但是也差不多。 菩萨乘和金刚乘里都讲波罗蜜——空性的智慧、无我的智慧。菩萨乘讲的是显空无二;金刚乘的外部——事部、行部、瑜伽部里讲的是明空无二;玛哈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讲的是乐空无二。这些实际上都是无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声闻、缘觉、菩萨乘都属于显宗;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属于密宗。 事部主要是为了救度印度婆罗门族的人。婆罗门族崇尚洁净,他们的坛城、道场都一定要干净、整洁,还要摆很多丰富、庄严的供品。事部也有观想和手印,但不是很强调。他们修法的时候,所修者自己与所修的佛之间,执着心和分别心特别强,不管什么时候都认为“佛是佛,我是我,佛是功德圆满的,不管什么时候都在最高处。我是凡夫,我有烦恼习气、业障深重,不管什么时候都在低处。”把佛当作国王一样看待,把自己当作奴仆一样看待,他们在这样的见解下,从佛那里求加持。这样的见解还不是特别高,修法还不究竟。 行部里主要强调行为,口里要念仪轨、咒语,身要磕头、烧香、绕佛,心(意)要观想坛城、本尊、咒轮。他的见解是:佛和自己之间也有分别、执着,但不是那么强烈。“佛是佛,我是我,佛和我不能合二为一、不能融为一体,但是佛和我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把佛当作自己的朋友,修的时候,是朋友和朋友之间求加持、求成就。印度的贵族们特别强调行为,这里也是。 瑜伽部里不太强调行为,也有自己和佛可以融为一体的见解,但不是特别透彻、圆满,修的时候有正行、前行和后行的分别。修前行、后行的时候,我是我,佛是佛,我和佛有分别,但是,修正行的时候佛和自己是合二为一的。修正行的时候有誓言本尊和智慧本尊。誓言本尊是把自己所在的地方观想为坛城,把自己观想为本尊,把自己的眷属们观想为佛的眷属。这些是自己观想出来的,叫誓言本尊。智慧本尊是从清净刹土里迎请过来的那些佛、菩萨、眷属们(他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佛和菩萨、本尊和空行)。迎请到道场——自己所在的地方以后,与自己合二为一、融合一体,他们在这样的境界中修佛。到后行的时候,他们还要跟净土里的这些佛区分开。瑜伽部主要是这样修的,这也不是很究竟、很圆满。 无上瑜伽部里讲,无论什么时候我与佛都是一体的,没有我与佛之间的执着和分别念。无上瑜伽部分三个次第: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和大圆满,也可以说是玛哈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玛哈是“大”,大瑜伽;阿努是“随类”,随类瑜伽;阿底是“最极”,最高级的瑜伽。阿底瑜伽主要讲大圆满法。 玛哈瑜伽(大瑜伽)主要讲的是生起次第。生起次第里有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观想坛城、观想本尊、观想眷属、观想空行护法、观想光、咒轮;第二个要点是打各种手印——每个坛城、每个佛都有各自不同的手印;第三个要点就是念咒语、念咒轮。通过这三个要点来修佛,最后自己修成与本尊无二无别。 阿努瑜伽主要讲的是圆满次第。圆满次第分有相的圆满次第和无相的圆满次第。有相圆满次第修气、脉、明点——观想中脉、任脉、督脉,然后通过气修明点。无相的圆满次第是证得了法界一切法性空的境界,然后把自己的心安住于性空的境界中。根基不同、见解不同、修行层次不同,最后的成就也不同。 生起次第里还讲了三种三摩地,这里有一个显位等持和最后化空的修法,这些都是属于无相圆满次第。无相圆满次第的修法在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里都有,这种修法叫做生圆双运的修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