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教法师:语言崇拜与经咒的读音问题(2)

从前有位行脚 法师 ,晚上在山里路过一户农户院落,远远就见那个屋子发着“光”,当然不是指灯光。于是他便前去借宿。这户人家只有一位独居老农。安顿下来后, 法师 便问老农,你平时在持诵什么呀。老农说我常念观

从前有位行脚法师,晚上在山里路过一户农户院落,远远就见那个屋子发着“光”,当然不是指灯光。于是他便前去借宿。这户人家只有一位独居老农。安顿下来后,法师便问老农,你平时在持诵什么呀。老农说我常念观音心咒,唵嘛呢叭咪~“牛”!已经念了几十年了。法师听完忙纠正他说,这个字不念“牛”啊,你应该念“唵嘛呢叭咪~吽”!老农大惊,于是从此改念“唵嘛呢叭咪~吽”。但是因为已经几十年的习惯了,怎么也适应不好这个吽字,所以每念一句都要刻意想想,很是纠结。

过了几年,这位法师再次经过老农的住处时,却发现那个屋子不再发光了,于是便前去问询老农,你现在还持咒吗?念的对吗?老农说,我早就改过来了,但是我好像一直都念不好啊,于是便把这些年的困惑告诉法师。法师听完深叹一口气说,你还是念“唵嘛呢叭咪~牛”吧!

有人说这个例子不足为证,因为这个公案主要是宣讲的信心重要,目的不是讲经咒的发音。其实这个故事讲的不仅仅是学佛要有信心,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定力。老农一心不乱,专心念诵“唵嘛呢叭咪~牛”,他的内心已经很清净,所以有些境界。但是一旦内心纠结起来,虽然字念对了,“光”却消失了。所以关键不是要念什么,而是如何念,如何摄心。周利盘陀伽念“扫帚”证果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并且佛陀也反对在传播佛法的过程中统一语言,提倡用方言来传播佛法。

佛陀一生主要行化在王舍城,沙瓦提城这一带,这个地方叫做巴拉纳西。佛陀再往西最远所到的就是现在大概新德里那个地方。因为佛陀讲《大念处经》是在这个地方,古代叫做古卢国,这个是佛陀游化最西的地方,最东的地方在昂咖。我们说到的佛教中国就是从这个地方一直到现在尼泊尔的南端,然后再到印度新德里这一带地区,这称为佛教中国。佛陀在世的时候,所说的就是这一带的方言。

说佛陀反对统一语言的理由是这样的,在《律藏•小品•小事》里面记载,当时有两个婆罗门出身的兄弟比丘,他向佛陀建议说:“尊者,那些比丘们,他们不同名、不同姓、不同出身、不同家庭来出家,他们用各自的语言来污损佛语。尊者,请让我们用梵语来统一佛语。”梵语是高等种姓所说的话,比较优雅、高贵,不象那些低等人所说的话那么粗俗。当时佛陀就呵斥了他并且制定了一条学处,说:“诸比丘,不得用梵语来统一佛语。如果这样做的话,犯恶作。诸比丘,我允许用自己的方言,自己的语言来学习佛语。”从那个时候开始,比丘们就用方言来传诵佛语。

因此由于时光的推移,传播区域广大。探寻经咒准确如初的发音,是一件没有结果的无用之功,并且也与佛陀的教导相违背。不要执着用什么腔调和语言,不要盲目崇拜某种语言。如果念的语音,声调可以帮助我们摄心,有助于我们一心,就可以了。可见,持诵经咒的最大功德,应该是以此来摄心或都摄六根。心清净了,三业就清净,智慧就会显达,所谓“一念不生般若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